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含答案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含答案3第1页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含答案3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单选题1.下列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属于两汉的是A.世袭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2.唐代科举考试没有出身门第的限制,考生可自行报名投考。这一做法A.选拔了优秀官员 B.扩大了统治基础C.强化了士族特权 D.固化了社会阶层3.下表为曹魏到北宋《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对此表认识正确的是(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 A.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低主要由战乱造成 B.北方地区的寒门子弟入仕比例比较低C.九品中正制促使士族子弟入仕比例下降 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度有关4.隋朝开创的选官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造就了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5.有人在浙江某地发现一石雕牌坊,北面镌刻谏议坊,南面横额刻有兵科给事中史立模。史立模以文学德行选擢兵科给事中。史立模说:今之给事中,即古谏议也,以言为职。由此可知,史立模当时的职责是(   A.稽查兵部诸事 B.负责考满和考察 C.参与审核计簿 D.类似大计的功能6.唐宋时期……要求地方官避本籍,中央高官避亲属:美国则要求地方官选举时选出的必须是本州的居民,因此,在地方治理中美国摒弃了政务官的地区任职回避。在回避制度上,中国和美国(   A.都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 B.都有各自独特的政策出发点C.都有利于对地方事务的管理 D.都遵循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7.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如表1为唐宋时期科举进士的录取情况。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亟需(   时代统治(年)录取进士总人数平均每年录取数唐朝290744826宋太祖1718812宋太宗21148771宋真宗25176071 A.提文官制度 B.完善科举制度C.重视文学发展 D.强化君主权力8.东魏、北齐时期,吏部铨选除看重门第外,还开启了考试取人之法,虽然录取结果并非完全取决于成绩,依然看重门第,但士族和寒人均可参加。这反映出当时(   A.选官权力逐步下移 B.门阀势力呈现颓势C.按才选官成为趋势 D.各个政权统治稳定9.历史学家钱穆曾评价某项制度: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层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向上…….”据此推断,该制度应为(   A.郡国并行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10.汉代的许清、许劭为当时著名贤士,他们开办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评论乡党,褒贬时政。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无不声名大噪,这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此举反映了(   A.读书人极重视声名 B.察举制社会影响大C.世家大族势力扩大 D.社会重学风气浓厚 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自春秋战国时期起便产生了 “举贤才”的理念,儒家理论主张精英治国,春秋战国时期其他诸子百家也有一些人提出过贤能治国的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墨子的“尚贤”理论。 中国传统社会奉儒学为经典,尊孔子为圣人,科举制更是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政治思想付 诸实践。汉代开始实行察举制度,并逐渐在考察推荐中加入考试的环节。为了防止在选举 人才的过程中有人弄虚作假,以及杜绝“人事因缘”和“属托之冀”,考试在选士中的成分越来 越大,最终,科举制的出现取代了察举制。自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建立进士科之后,经过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到宋代,科举制已成为一种“至公”的制度。明代人认为:“我朝二百年公道,赖有科场一事。清代科举制度为保证考试公平、防止作弊,其复杂严密程度真是登峰造极。——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材料二  中国科举制对西方产生的影响可追溯到16世纪。从1570年至1870年,英国出版的介 绍中国科举制的书籍就有70多种。英国于1793年.1816年及以后,多次派外交使节到北 京实地考察中国的科举制度。目前,西方学术界公认: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源于中国的科举 制。西方国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相继实行文官制度。在此之前,英、美等国政坛均实行“政 党分赃制针对“政党分赃制"的积弊,英、美率先进行了改革,效仿中国科举制建立了独立 于政党政治之外的政府官员的“考选制“考选制''的建立意味着西方政治体制中官僚政治 的产生。从此,西方政治精英中出现了一批不同于传统政客的、经考试进入权力体系的职业 技术官僚。现代西方政体中的所谓“文官”或“公务员”主要是指这批职业技术官僚。“考选 制''的实质是将“业务标准”引入政治录用,以提高统治效率。-----摘编自房宁《科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科举制的现代政治学诠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官制度与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1D 2B 3D 4C 5A 6B 7D 8B 9C 10B11(1)原因:先秦诸子举贤学说的影响;汉朝儒学地位独尊,扩大了儒学的社会影响力;察举制度提供了考试选官的方法;九品中正制弊端日益暴露;南北朝时期士族衰弱和隋朝国家统一。(2)相同之处:都采取考试选拔的方式;考试程序严格,体现公平性;扩大统治基础;提高统治(行政)效率;都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关试卷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素养达标,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