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现象,如高茎为D,如矮茎为d,方法步骤,分离定理,演绎推理,检验结论实验,假说演绎法,以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经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现象: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一代总是高茎的。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84∶1 ≈ 3∶1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
提出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比例分离呢?
决定显性性状的是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
决定隐性性状的是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
如:纯高茎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纯矮茎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 如:纯高茎DD,纯矮茎dd。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如:F1中的高茎Dd。
本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统计实验结果,彩球组合有几种?每种组合的数量是多少?计算彩球组合类型之间的数量比。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求平均值。计算彩球组合类型之间的数量比。
DD∶Dd∶dd ≈ 1∶2∶1
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假说成立。
87株高茎 79株矮茎
1 : 1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提出问题(观察和分析)
提出假说(推理和想象)
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假说正确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假说错误
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
1.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 ) ① 子一代产生的配子比例 ② 子二代性状分离比 ③ 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 ④ 亲本杂交后代分离比例 ⑤ 子二代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 A. ①② B. ③⑤ C. ③④ D. ①③
2.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④和①
为什么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测交结果预测: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实验结果完全符合!假说完全正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集体备课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探究,方法突破,视角应用,视角1测交实验,视角1分离定律,视角2假说演绎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堂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念检测,拓展提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