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海南省澄迈中学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海南省澄迈中学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海南省澄迈中学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海南省澄迈中学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4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海南省澄迈中学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海南省澄迈中学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含解析,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南省澄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
    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发型的形成与头发角蛋白中二硫键(—S—S)的断裂与再生有关,右图是角蛋白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S只能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
    B.在烫发过程中,分子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C.肽链盘曲折叠程度仅由二硫键数量决定
    D.卷发剂处理的过程中涉及肽键的变化
    【答案】A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特点为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再形成蛋白质,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键数目=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
    【详解】A、根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可知硫元素只能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A正确;
    B、烫发过程中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存在二硫键断裂和部分二硫键重新合成,因此分子质量会发生变化,B错误;
    C、肽链盘曲折叠程度除了与S-S的数量有关外,还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C错误;
    D、卷发剂处理的过程中涉及二硫键的断裂和重组,不涉及肽键的变化,D错误。
    故选A。
    2.谷氨酸的R基为-CH2-CH2-COOH,它分子中C、H、O的原子比例为(    )
    A.5:9:4 B.8:11:3 C.7:12:4 D.5:10:5
    【答案】C
    【分析】氨基酸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2H4O2N-R,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由题意可知,谷氨酸的R基为-CH2-CH2-COOH,氨基酸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2H4O2N-R,故谷氨酸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7H12O4N,C符合题意。
    故选C。
    3.在2020年12月的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上,新一代AlphaFold人工智能系统基于氨基酸序列,精确地预测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其准确性可以与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X射线晶体学等实验技术解析的空间结构相媲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结构的多样性有关
    B.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独特的空间结构,是表现其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
    C.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改变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D.蛋白质空间结构并不稳定,加热变性后空间结构被破坏,便会失去生物学活性
    【答案】A
    【分析】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本身的空间结构多样造成的。
    【详解】A、氨基酸是小分子物质不具有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A错误;
    B、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才能表现其生物学活性即功能,B正确;
    C、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改变会影响蛋白质结构,也包括空间结构,C正确;
    D、蛋白质空间结构并不稳定,一旦发生不可逆的改变,便会失去生物学活性,即变性失活,D正确。
    故选A。
    4.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 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只需向左方移动装片即可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检测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个
    【答案】D
    【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为,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故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
    【详解】A、图①为物镜,若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放大倍数变大,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小,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若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c细胞位于视野左侧,则应向左侧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换上高倍镜能看清c 细胞的特点,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图③中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细胞质的流动方向还是顺时针,C错误;
    D、分析题意可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即长和宽分别比原来放大4倍,细胞面积比原来放大了4×4=16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细胞数目的1/16,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64/16=4个,D正确。
    故选D。
    【点睛】
    5.下列为两种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衣藻等都属于蓝细菌
    C.蓝细菌没有核糖体,水稻叶肉细胞有核糖体
    D.以上两种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D
    【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1.原核生物的细胞核没有核膜,即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2.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而原核生物细胞内的DNA上不含蛋白质成分,所以说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真核细胞含有染色体。
    3.原核细胞没有像真核细胞那样的细胞器。原核细胞只具有一种细胞器,就是核糖体。真核细胞含有多个细胞器。
    4.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与真核植物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原核生物为肽聚糖、真核为纤维素和果胶。
    【详解】A、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发菜、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都属于蓝细菌,而衣藻属于绿藻,B错误;
    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蓝细菌和水稻叶肉细胞均有核糖体,C错误;
    D、图中两种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D。
    6.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下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变化会影响 K+通道结构的改变
    B.葡萄糖进入胰岛 B 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C.K+和 Ca2+通过通道蛋白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D.Ca2+内流促进胰岛素以自由扩散方式释放
    【答案】D
    【分析】血糖含量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
    【详解】A、由图可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变化会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K+通道蛋白的结构,从而使K+外流受阻,A正确;
    B、由图示可知,胰岛B细胞通过协助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B正确;
    C、通过通道蛋白运输离子的方式为协助扩散,C正确;
    D、胰岛素为大分子,通过胞吐出细胞,因此Ca2+内流促进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释放,D错误。
    故选D。
    7.人体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包裹细胞自身物质的膜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衰老损伤的物质或结构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溶酶体水解酶包括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
    B.图中的水解酶(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C.图中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过程体现膜的流动性
    D.溶酶体分解后的部分产物可能通过耗能的方式排出细胞
    【答案】A
    【分析】1、溶酶体:“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排出细胞外。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详解】A、溶酶体水解酶包括催化多糖、蛋白质、脂质、DNA和RNA等的降解,不包括淀粉酶、纤维素酶等,A错误;
    B、水解酶大多是蛋白质,蛋白质类的酶在核糖体合成,B正确;
    C、图中溶酶体膜与自噬体膜的相互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正确;
    D、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被细胞再度利用或者排出细胞外,可能以胞吐的方式,胞吐是一个耗能过程,D正确。
    故选A。
    8.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其中C酶的作用是使A受体胞内肽段(T)磷酸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因此在传入纤维末梢以主动转运的形式分泌
    B.产生动作电位时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对H区的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H区神经细胞A受体总量将明显增加
    D.为证实A受体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所用的短肽应分别与T的氨基酸序列相反和相同
    【答案】D
    【分析】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详解】A、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存在突触小泡内,通过胞吐的方式出细胞,A错误;
    B、产生动作电位时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
    C、据图可知,谷氨酸与N受体结合,促进C酶活化,促进A受体胞内肽段向膜上转移,因此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有利于接受神经递质,完成细胞间信息的传递,C错误;
    D、实验的自变量为短肽,要验证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导入实验组的短肽含有磷酸化位点,导入对照组的短肽不含有磷酸化位点,则实验组所用短肽应与T的氨基酸数目相同序列相同,对照组所用短肽应与T的氨基酸数目相同序列相反,D正确。
    故选D。
    9.运载某些大分子时,细胞会通过网格蛋白小泡来转运。如图所示,细胞对运载分子胞吞过程需要运载分子与特定的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网格蛋白聚集在有被小窝侧,有被小窝进一步内陷形成有被小泡,有被小泡须在动力蛋白的作用下与细胞膜割离。有被小泡的外表面包被着网格蛋白,在脱包被后开始转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分子物质在被细胞胞吞前,需要与受体先结合再被识别
    B.动力蛋白将有被小泡与细胞膜割离需要消耗能量
    C.囊泡运输会导致某些生物膜的成分更新和面积的变化
    D.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A
    【分析】1、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是大分子物质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也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2、披网格蛋白小泡形成和运输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①被膜小窝的形成:小窝被膜网格蛋白是披网格蛋白小泡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体。在胞吞过程中,吞入物(配体)先同膜表面特异受体结合,然后网格蛋白装配甘氨酸的亚基结合后面,使膜裂隙成小窝状。由于这种小窝膜外侧结合有许多网格蛋白,故称为网格蛋白被膜小窝。它将近在一分钟之内就会转变成被膜小泡。
    ②披网格蛋白小泡的形成:在形成了网格蛋白被膜之后很快通过出芽的方式形成小泡,即披网格蛋白小泡,小泡须在发动蛋白的作用下与质膜割离。由于此时的小泡外面有网格蛋白包被,故称为被膜小泡。
    ③无被小泡的形成:披网格蛋白小泡形成之后,不久脱去网格蛋白的外被,成为无被小泡。在真核细胞中有一种分子伴侣Hsc70催化披网格蛋白小泡的被去聚合形成三腿复合物,并重新用于披网格蛋白小泡的装配。
    【详解】A、大分子物质在被细胞胞吞前,需要先被受体识别再结合,A错误;
    B、动力蛋白将有被小泡与细胞膜割离类似胞吐,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囊泡运输过程存在膜的融合与割离,会导致某些生物膜的成分更新和面积的变化,C正确;
    D、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A。
    10.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甲图可知,CO2的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B.由乙图可知,B点以后,载体蛋白数量是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限制因素之一
    C.由丙图可知,缩短日照时间可促使A植物提前开花
    D.由丁图可知,B点后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甲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CO2浓度增加到一定范围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乙图表示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丙图中A种花日照时间短,开花的时间长,日照时间长,开花的时间短,说明属于长日照植物,B种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图丁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影响。
    【详解】A、甲图分析可知,二氧化碳达到一定浓度才开始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光合速率升高,达到一定浓度时饱和,A正确;
    B、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为主动运输,需要有氧呼吸供能,在一定范围随着氧气浓度升高而升高,氧气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受到载体数量限制,达到饱和,B正确;
    C、对于A植物,随着日照时间延长,开花时间缩短,C错误;
    D、B点后浓度的生长素为高浓度,抑制生长,D正确。
    故选C。
    11.植物根细胞吸收的含氮无机盐主要为NO3﹣和NH4﹢,对这两种离子的吸收机制如下图(已知NH4﹢的吸收由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进出根细胞所需载体蛋白不同
    B.根细胞吸收NH4﹢需要直接消耗细胞内ATP
    C.ATP合成抑制剂会抑制根细胞对NO3﹣的吸收
    D.根细胞吸收NH4﹢的速率与载体蛋白a的数量有关
    【答案】B
    【分析】据图分析,NH4+的吸收需要蛋白a,由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属于主动运输;H+的排出是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蛋白b,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H+运输进入细胞是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蛋白c,属于协助扩散;NO3-运输进入细胞是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蛋白c,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根细胞依赖蛋白c吸收H﹢,而依赖蛋白b排出H﹢,A正确;
    B、NH4﹢的吸收由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不需要直接消耗ATP,B错误;
    C、根细胞在H﹢顺浓度梯度内流时同向吸收NO3﹣,但是细胞内H﹢排出需要消耗ATP,所以ATP合成抑制剂会抑制根细胞对NO3﹣的吸收,C正确;
    D、根细胞吸收的NH4﹢需要通过转运蛋白a完成,蛋白a的数量会影响吸收速率,D正确。
    故选B。
    12.CLAC 通道是细胞应对内质网中钙超载的一种保护机制,可避免因钙离子浓度过高引起的内质网 功能紊乱,该通道功能的实现依赖于一种位于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 TMCO1 。研究发现,内质网 上的跨膜蛋白 TMCO1 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钙浓度,并形成具有钙离子通道活性的四聚体, 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从而消除内质网钙过载给细胞带来的多种威胁,一旦内质网中的 钙离子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钙离子通道活性随之丧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LAC 通道和载体蛋白进行物质转运时,其作用机制是不同的
    B.内质网中钙过载时通过 TMCO1 释放钙离子的过程要消耗 ATP
    C.敲除编码 TMCO1 的基因不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
    D.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过高,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答案】A
    【分析】CLAC通道是细胞应对内质网钙超载的保护机制,该通道依赖的TMCO1是内质网跨膜蛋白,则TMCO1基因缺陷的细胞可能会出现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异常。
    【详解】A 、CLAC 通道和载体蛋白进行物质转运时,其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前者只允许与自己 通道大小相匹配的物质通过,而后者是通过与被转运物体结合而实现的,A 正确;
    B 、内质网上的跨 膜蛋白 TMCO1 是钙离子通道,可使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顺浓度梯度运出内质网,不消耗 ATP ,B 错误;
    C 、敲除 TMCO1 的基因,细胞将失去应对内质网钙离子超载的能力,引起内质网功能紊乱, 而内质网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所以敲除 TMCO1 的基因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 ,C 错误;
    D 、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过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D 错误。
    故选A。
    13.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常用药,该物质在人体内转化成NO,NO进入心血管平滑肌细胞后与鸟苷酸环化酶的Fe2+结合,导致该酶活性增强、催化产物cGMP增多,最终引起心血管平滑肌细胞舒张,从而达到快速缓解病症的目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O进入心血管平滑肌细胞不消耗ATP
    B.人体长期缺铁会降低硝酸甘油的药效
    C.NO可以提高该反应的活化能,进而使催化产物cGMP增多
    D.NO与鸟苷酸环化酶的Fe2+结合可能使该酶的结构发生改变
    【答案】C
    【分析】酶是生物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发生。反应速率与酶量、底物的量、温度、pH等都有关。
    【详解】A、一氧化氮进入心血管平滑肌细胞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A正确;
    B、硝酸甘油在人体内转化成一氧化氮,与鸟苷酸环化酶的Fe2+结合,达到快速缓解病症的目的,人体长期缺铁会降低硝酸甘油的药效,B正确;
    C、NO可以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从而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进而使催化产物cGMP增多,C错误;
    D、一氧化氮与鸟苷酸环化酶的Fe2+结合可能使该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该酶活性增强,D正确。
    故选C。
    14.NO3-和NH4+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NH4+的吸收由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NO3-的吸收由H+浓度梯度驱动,相关转运机制如图。铵肥施用过多时,细胞内NH4+的浓度增加和细胞外酸化等因素引起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的现象称为铵毒。铵毒发生后,适当增加硝酸盐会缓解铵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通过AMTs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B.NO3-通过SLAH3转运到细胞外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C.铵毒发生后,增加细胞外的NO3-会使细胞外酸化增强而缓解铵毒
    D.载体蛋白NRT1.1转运NO3-和H+的速度与二者在膜外的浓度呈正相关
    【答案】B
    【分析】1、像水分子这样,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类。
    2、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NH4+的吸收是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的,所以NH4+通过AMTs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不是来自ATP,A错误;
    B、由图上可以看到,NO3-进入根细胞膜是H+的浓度梯度驱动,进行的逆浓度梯度运输,所以NO3-通过SLAH3转运到细胞外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B正确;
    C、铵毒发生后,H+在细胞外更多,增加细胞外的NO3-,可以促使H+向细胞内转运,减少细胞外的H+,从而减轻铵毒,C错误;
    D、据图可知,载体蛋白NRT1.1转运NO3-属于主动运输,运输H+属于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超过一定范围后不成比例,D错误。
    故选B。
    15.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会解离为R-(带负电的蛋白质)和H+两种离子,H+被细胞膜上的H+泵(具ATP水解酶活性)逆浓度梯度泵出细胞,使细胞呈现内负外正的电位差,成为细胞积累阳离子的主要动力。由于R-(不能扩散到细胞外)的吸引,溶液中阳离子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内,最终膜两侧离子浓度不相等,但达到了离子扩散速度相等的平衡,称为杜南平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解离出的H+被膜上H+泵泵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通过杜南平衡在细胞内积累某阳离子时不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C.将H+泵出细胞外的过程中,需要ATP提供磷酸基团将H+泵磷酸化
    D.当细胞达到杜南平衡状态时,细胞膜内、外不再发生水分子的交换
    【答案】D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蛋白质解离出的H+被膜上H+泵泵出细胞外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所以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
    B、由于R-(不能扩散到细胞外)的吸引,溶液中阳离子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内,最终膜两侧离子浓度不相等,但达到了离子扩散速度相等的平衡,此过程不消耗能量,B正确;
    C、在主动运输过程中,ATP可提供一个磷酸基团将转运蛋白磷酸化,所以将H+泵出细胞外的过程中,需要ATP提供磷酸基团将H+泵磷酸化,C正确;
    D、水分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所以当细胞达到杜南平衡状态时,细胞膜内、外还发生水分子的交换,D错误。
    故选D。
    16.下图中E、F、G为3个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透析袋E中装有溶液甲,透析袋F和G中装有溶液乙。E、F、G3个透析袋的上端分别与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e、f、g连接。开始时3个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与烧杯里的相同。透析袋E和F的容积相同,但G的容积较大。3个透析袋均置于盛有溶液丙的大烧杯中。已知3种溶液的浓度高低顺序为甲

    相关试卷

    海南省澄迈县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海南省澄迈县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学科能力诊断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学科能力诊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