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全册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运动的描述一课一练 试卷 12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一课一练 试卷 12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一课一练 试卷 12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一课一练 试卷 1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一课一练 试卷 9 次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基础知识运用,解答——知识提高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 课题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课一练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用最小刻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 )A.238.0毫米 B.23.8厘米 C.237.90毫米 D.2.38分米2.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3.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某小组有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做法,正确的做法是( )A.图甲所示的做法,只需一次测量 B.图乙所示的做法,需要多次测量C.图甲所示的做法,需要多次测量 D.图乙所示的做法,只需一次测量4.测电磁炉(1800W)烧开1升水所需的时间,测量三次(结果如下表),则烧开1升水所需时间的测量结果应该为( )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时间5分13秒5分09秒 5分14秒A.5分13秒 B.5分09秒 C.5分14秒 D.5分12秒5. 下列各种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 )A.眼睛迅速眨一次 B.人正常呼吸一次C.人打一个哈欠 D.人心脏跳动一次6.下面列举的产生误差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测量仪器不可能十分精确 B.环境的温度、湿度对仪器有影响C.人在估读时不可能十分正确 D.由于外界干扰,没有完全遵守实验规则.7.关于误差的说法,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测量中的错误就是误差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D.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8. 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宽度是 。9.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其中错误的步骤是C,应将C步骤改正为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10. 为了探究误差产生的原因,小名和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1)找出几把不同的刻度尺(可以是分度值不同,也可以是制作材料不同),从中取出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将它们的零刻度线对齐,再看看它们的10cm或15cm刻度线是否还对齐;换用其它尺子仿照上述方法再做两次。(2)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根直线,由几个同学独立测量直线的长度,注意:使用的是同一把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直线的起点。现在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① 15cm的刻度线不再对齐说明了: ;② 同的人测量的结果的最后一位不完全相同,说明了: ;③ 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参考答案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答案】A【解析】A、238.0mm,“8”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分度值为1mm,故A正确;B、23.8cm,“3”对应的单位是cm,所以分度值为1cm,故B错误;237.90mm,“9”对应的单位是0.1mm,所以分度值为0.1mm,故C错误;2.38dm,“3”对应的单位是cm,所以分度值为1cm,故D错误。故选A。2.【答案】C【解析】A、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属于错误的操作,应及时改正,而不是通过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来减小,故A错误;B、刻度尺不精密时,应选用精密的测量的仪器,而通过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的方法不正确,故B错误;C、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样做是为了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故C正确;D、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不会避免错误的出现,故D错误;故选C。3.【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甲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因此正确的是图乙;在长度测量中,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4.【答案】D【解析】三次加热的时间分别为t1=5min13s=313s,t2=5min9s=309s,t3=5min14s=314s。电磁炉烧开1L水所需要的时间t=(t1+t2+t3)/3 =312s=5min12s。故选D。5.【答案】D【解析】A、正常情况下,1s时间眼睛可以眨3~5次,一次需要的时间在0.3s左右,故A错误;B、正常情况下,人1min呼吸20~30次,一次的间隔时间在3s左右,故B错误;人打一个哈欠的时间在5s左右,故C错误;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75次左右,跳动1次的时间接近1s,故D正确。故选D。6.【答案】D【解析】A、测量仪器不十分准确是造成误差的原因之一,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环境的温度、湿度造成测量仪器发生变化,即也是产生误差的原因之一,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人在估读时不可能十分正确,也是产生误差的原因之一,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由于外界干扰,没有完全遵守实验规则,这是错误,不是误差,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7. .【答案】A【解析】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该A正确;B、误差与错误是不同,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故B错误;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不能避免误差,可以减小误差,故C错误;D、认真测量不能避免误差,可以减小误差,故D错误。故选A。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8.【答案】1mm;1.32【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50cm对齐,右侧与1.82cm对齐,所以物体的宽度为L=1.82cm-0.50cm=1.32cm。9.【答案】(1)A; 用铜丝的绕圈总长度L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2)DBEC。10.【答案】(1)刻度尺刻度线不均匀;(2)不同人的估计值不同;(3)测量时估读值因人而不同,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误差由测量工具引起,也由测量的人引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文件包含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