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宋集权,北宋的建立,具体措施,名为抚问实则监视,集权影响,澶渊之盟,统治危机,边防压力,财政危机,变法图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宋仁宗年间,群盗劫掠高邮。知军州事晁仲约知道不能抵御,于是让官员和当地富绅备酒出迎。酒足饭饱之后,还送他们一批厚礼,群盗由此离开高邮。事闻于上后,当时的枢密副使富弼要惩罚晁仲约,但参知政事范仲淹不同意,他认为贿赂盗贼固然违法,但地方无兵无械,无从抵抗盗贼,这么做是无奈之举。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5
看完这个故事,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范仲淹(989-1053)
947年,后晋被契丹灭亡,禁军统领刘知远建立后汉。952年,后汉灭,禁军统领郭威经澶州兵变而黄袍加身,建立后周。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汴京、汴州)史称北宋。
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权动荡的教训!
崇文抑武、强干弱枝(内重外轻)、分散牵制
2、集权的理念(原则)
收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①行政: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成为虚衔。
②财政:设诸路转运司(漕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多数上缴朝廷。
③军事: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更戍法)。
分权:分散机构权力,避免专权
②地方:设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①中央:枢密院管军政,三司掌财政,与宰相(中书门下)分权;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分享调兵权和统兵权。
宋仁宗年间,群盗劫掠高邮。知军州事晁仲约知道不能抵御,于是让官员和当地富绅备酒出迎。酒足饭饱之后,还送他们一批厚礼,群盗由此离开高邮。事闻于上后,当时的枢密副使富弼要惩罚晁仲约,但参知政事范仲淹不同意,他认为贿赂盗贼固然违法,但地方无兵无械,无从抵抗盗贼,这么做是无奈之举。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5
“不收为兵,则恐为盗”(P51历史纵横)
你觉得宋仁宗可能会听谁的意见?
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 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 ,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臣又见枢密使狄青……虽其心不为恶,而不幸为军士所喜,深恐因此陷青以祸,而为国家生事,欲乞且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青,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欧阳修(任职于台谏)
青在镇(陈州),每月两遣中使抚问,青闻中使来,辄惊疑终日,不半年,病作而卒。 ——冯梦龙《智囊全集》
北宋官僚权力制约交叉错置、彼此制约,构建起一个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制约系统,这就充分保证了政治权力的平稳运作。就整个北宋而言,虽然也出现不少的贪官、庸员,却少有叛臣、逆臣,其关键就在于对政治权力的有效监督及制约。 ——王志立《北宋官僚权力制约机制评析》
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中央集权
两宋“三百年无内乱”的奇迹
消极:“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助长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神宗时,以陕西用兵失利,内批出令斩一漕臣。明日,宰相蔡确奏知,上曰:“昨日批出斩某人,已行否?”确曰:“正欲奏知”。上曰:“曰此事何疑?”确曰:“祖宗以未尝杀士人臣事,不意自陛下始。”上沉吟久之,曰:“可与刺面配远恶处。”门下侍郎章惇:“如此,即不若杀之。”上曰:“何故?”曰:“士可杀,不可辱!”上声色俱厉曰:“快意事便做不得一件!”惇曰:“如此快意事,不做得好!” ——侯延庆《退斋笔录》
蔡确和章惇以什么为武器对抗皇帝旨意?
思考: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澶渊之盟后,岁遣使介,修领国之好。逮今百数十年,而北边之民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 ——苏辙
“岁币”和“岁赐”造成的吗?
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教材P51
【庆历新政】(1043-1045年)改 革 者:范仲淹(参知政事)支 持 者:宋仁宗改革目的:整顿官僚机构改革结果:失败失败原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青苗法)
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市易法)
征兵制取代募兵制(保甲法)
提示:①王安石变法立法甚多、领域甚广,操之过急 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新法树敌甚多,形成改革派(新党)和保守派(旧党)两大阵营,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日益严重
(1046年)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宋史·王安石传》
后人讥笑北宋:“宋人议论未定,而金兵已渡河矣。”
鄞县成功,全国失败,失败原因何在?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宋徽宗)
“浙东女子尽称王。”(宁海十里红妆传说)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
划定疆界;南宋对金称臣和“岁贡”;杀害岳飞
南宋地位稍有上升;宋对金“世为侄国”,“岁币”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的深处有余温。 ——黑格尔《美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备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治新变显集权,如何收权,中央权力,地方权力,如何分权,重文抑武,守内虚外,政治特点,“变”的影响,危机渐重致变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授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武将夺权,①加强地方控制,②分散机构权力,二边防压力,三财政危机,改革的先行者,四王安石变法,困“家法”,南宋的偏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