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形象寄情山水、恬淡闲适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迟暮英雄形象
矢志报国、建功立业的将士形象
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6、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
7、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思乡怀人、孤独惆怅的羁旅者形象
亲友送别、依恋伤感的送别者形象
高考设题方式: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做简要分析。
点绛唇 李清照 蹴[cù]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chǎn )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3、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方法一: 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小 园 黎 简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①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9.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5分) 答:幽竹、寒花(菊花)寓含高风亮节之意,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的象征。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辉映,烘托出一个品行高洁具有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温馨而富有生机、高雅,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方法二: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方法三: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方法一: 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方法二: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方法三: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1、答题用语:诗歌写出了(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特点)的什么(类别)形象。 如:诗歌塑造了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形象。
2、答题思路 (1)概括形象(特点+身份) (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性格是如何展现的) (3)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最爱东山晴后雪 杨万里
只知逐胜勿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看出诗人心境的悠然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塞下曲
唐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①骎骎:马走得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 名,三国魏称卢龙郡,在今河北迁安县西。此地形势 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1、这首诗刻画一个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的边将形象。(概括)2.颔联:秋月本为寻常之物,但与戍楼联系起来,就暗示出了 边将的思家之念。铁衣是边将随时披戴之物,覆以重 重的霜花,足见边地之苦寒。 战马,更连牲口也苦于久 戍边地,更不必说人了,足见戍边之久。(分析)3、表现了经久不息的残酷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 的苦难,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情感)
赠蜀府将唐•温庭筠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注】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问: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渭上秋夕闲望魏野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树不鸣蝉。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注】①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问: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6分)
野 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例探究,“六看”,高考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阐释,诗歌形象类型,人物形象分析,根据诗句判断人物形象,小儿垂钓胡令能,方法二关注意象,常见设题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