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搭一搭,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总结,板书设计[来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长方体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沪教版数学第三册P69-70。教材分析:《长方体的初步认识》是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从教材来看,“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由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物体,所以教材在一年级时已经使学生从直观上初步认识了一些物体的形状,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基础,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开端,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立体几何知识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情分析:从学生方面来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空间想象力还不够丰富。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2、能动手搭长方体框架。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手、乐于合作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归纳能力以及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教学难点:1、长方体的12条棱不都相等。2、搭长方体框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模型、小球,小棒。
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长方体模型: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2、揭示课题
师:关于长方体有许许多多的奥秘,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索长方体的一些奥秘。(板书:长方体的初步认识)[来源:学*科*网] 二、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小组合作,仔细看一看,用手摸一摸,说一说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是怎样的? (生回答) 1)认识面①电脑演示②思考:a、长方体有几个面?[来源:Z*xx*k.Com]b、长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c、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③生回答④小结 2)认识棱①电脑演示②思考:a、长方体有几条棱?b、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吗?c、哪些棱的长度相等?③生回答[来源:Zxxk.Com]④小结 3)认识顶点
①电脑演示②思考:a、一个顶点与几条棱连在一起?b、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顶点?③生回答④小结 4)小结长方体的特征:一个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来源:Z|xx|k.Com] 三、搭一搭
1、准备工作:搭一个长方体要几个小球,几根小棒?小棒应怎样选择?(生回答)2、动手搭一搭。3、师生交流。出示:有8条棱相等的长方体框架,观察比较,有何异同?(生回答,教师补充板书)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填空 2、判断(1)一个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2)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3)长方体的12条棱都不相等。 ( ) 3、动脑筋:要搭一个完整的长方体框架,还需要几个小球?几根小棒?(1) 还缺( )个小球 还缺( )根小棒 (2) 还缺( )个小球还缺( )根小棒 五、总结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课件演示回顾 六、板书设计[来源:学+科+网]长方体的初步认识摆面 面 棱 顶点 (6个) (12条) (8个) 都是长方形(可能有2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 不都相等 有3组,每组4条每组的棱长度相等(可能有8条棱相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精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沪教版 (五四制)五、 几何小实践角与直角一等奖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统计表初步精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创设情境,深化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新知,课堂总结,作业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