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练习题
展开高中地理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2.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来源:学。科。网]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来源:Zxxk.Com]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乡城市市民所接受,下面为“1986~ 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完成下列小题。
[来源:Z.xx.k.Com]
3.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A.2000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11年
4.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2000年7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该工程全长16千米,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建设成本 B.保护海洋生物
C.避免破坏景观 D.利于海空交通
6.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
A.提高通行速度 B.降低施工难度
C.保持水流畅通 D.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下图示意某岛国城市、铁路与河流分布,该国中北部地区是其重要的甘蔗种植和蔗糖工业基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该国铁路发展较晚,推测该国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状况 B.河流状况
C.耕地资源 D.城市分布
8.该国甲—乙—丙段铁路以货运为主,运输的货物主要是( )
A.咖啡 B.蔗糖
C.水稻 D.香蕉
9.该国铁路未沿着海岸地带选线的主要原因是海岸带( )
A.沼泽湿地广布 B.地质构造复杂
C.耕地面积较广 D.高山、峡谷众多
下图为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型,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是( )[来源:学科网ZXXK]
①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②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
③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 ④减轻生态破坏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
A.资金 B.地形
C.技术 D.移民
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有“通天大道”之称,盘山公路全长10.77 km,海拔从200 m急剧提升到1 300 m,大道两侧绝壁千仞,空谷幽深,共计99个弯,180°急弯此消彼长。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2.天门山地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是因为
A.公路运输速度快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C.公路运输量大
D.公路运输价格低
13.天门山盘山公路线路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了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二、综合题
14.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据图分析评价波的尼亚湾沿岸铁路线布局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答案】
1.A
2.D[来源:学科网ZXXK]
【解析】
1.图示地区有海拔1300m以上的山地,图示地区地势变化应该是中部较高,河流放射状流向四周,该地区平原面积较小,图示地区不是平原的主体部分,农产品运量较小,B错。该区域铁路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因为东北地区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林木资源丰富,人口较少,本地需求量小,主要向外运输,A正确。图示区域位于长白山地区,东北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地区,该区域工业品运输量小,C错。东北地区主要的山地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资源广布,平地土层深厚肥沃,石材资源较少,应不是运输主要对象,D错。故选A。
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铁路的修建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而经过多年的砍伐,林木蓄积量减少以及近年来,我国环保力度的加大,对于森林的开采和砍伐进入严格限制阶段,原木生产量减少,所以导致铁路废弃,D对。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设施及运速慢等问题均可以进行技术改造,并非是铁路废弃的原因,AB错。铁路密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废弃原因与密度大小无关,C错误。故选D。
3.D
4.B
【解析】
3.新理念指的是低碳环保,从图中看2011年自行车出行占比开始上升,公共交通出行占比明显上升,小汽车出行比例开始下降,公共交通占比上升加快,说明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2011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市民出行方式变化,骑自行车比重上升,减少汽车和公共交通比例,不会扩大城市地域范围,也没有改变城市服务功能,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没有产生影响,排除ACD选项;从图中看市民出行方式变化指的是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占比上升,小汽车出行占比减少,可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B正确。故选B。
5.D
6.D
【解析】
5.厄勒海峡是当地主要的海运通道,邻近哥本哈根机场。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有利于飞机飞行和海洋轮船航行,故D正确;采用海底隧道方案建设成本更高,A错误;采用海底隧道对保护海洋生物无明显作用,B错误;大桥采用海底隧道,建设成本高,不会仅仅为了避免破坏景观,该说法欠妥,C错误。
故选D
6.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可以减少工程施工和通车后对萨尔特岛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保护萨尔特岛生物,D正确;新建人工岛对提高通行速度作用不大,A错误;新建人工岛施工难度更大,B错误;新建人工岛与保持水流畅通无关,C错误;
故选D
7.D
8.B
9.A
【解析】
7.该国铁路发展较晚,铁路沿线经过的城市较多,该国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城市分布,便于城市间的经济联系,D对。铁路发展的晚,世界铁路建筑技术水平较高,自然因素不再 是决定因素,地形、河流状况、耕地资源不是主导因素,A、B、C错。故选D。
8.由材料可知,古巴中北部地区是古巴重要的甘蔗种植和蔗糖工业基地,该国甲—乙—丙段铁路以货运为主,因此运输的货物主要是蔗糖,B正确。故选B。
9.根据图例,该国沿海地带沼泽分布广,铁路未沿着海岸地带选线的主要原因是海岸带沼泽湿地分布,A对,D错。该地是古巴岛,位于板块内部,地质构造稳定,B错。岛屿面积小,耕地面积小,C错。故选A。
10.A
11.B
【解析】
10.①尽量走直线,可以起到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的作用,①对;②根据材料,该路线“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并没有特意避开聚落,②不对;③减少弯路,缩短公路里程,可以节省建设投资,③对;④根据材料,“开隧道,建桥”等要破坏植被,加重生态破坏,④不对。
故答案选A。
11.A. 高速公路属于跨区域的公路,不是地方性公路,资金不是最大限制因素,A不对。
B. 该地穿过川东地区,地形起伏较大,需要建设众多的桥隧,因此主要障碍是地形,B对。
C. 中国修建高速公路技术成熟,因此技术水平不是限制因素,C不对。
D. 该公路穿过大量的山区等,聚落较少,移民因素影响较小,D不对。
故选B。
12.B
13.C
【解析】
12.读图可知,图中公路呈之字形,沿山路修建,天门山地势陡峻,坡度较大,道路修建工程难度大,造价高,相比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公路建造难度较小,故以公路运输为主,B正确。故选B。
13.读图可知,图中公路呈之字形,可以影响该公路的选址的因素是地形因素。在山地地区,公路修建要沿等高线修建,呈之字形,以减低坡度,C正确。故选C。
14.【答案】有利因素:位于河流下游,海湾沿岸地区地势平坦;分布在海湾沿岸的聚落(城市)、人口较多,经济活动频繁。
不利因素:铁路线跨越众多河流,需修建大量桥梁。冻土光布,修建难度大
【详解】
据图可知,该地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其中部为山脉,多河流且发源于山地向两侧流入海洋,波的尼亚湾沿岸铁路线布局沿着海岸线,位于河流下游,海湾沿岸地区地势平坦,工程难度小,多城市和人口,经济活动频繁,对交通的需求大。但铁路线要跨越众多河流,需修建大量桥梁,增加投资。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