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一年级上册2 小小的船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2 小小的船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 小小的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的、船”等10个字。会写“月、儿”等4个字,学会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认识门字框1个偏旁。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儿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积累偏正短语。【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积累偏正短语。【教学难点】结合插图,想象儿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会认“的、船”等10个字。会写“月、儿”2个字,学会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认识门字框1个偏旁。2.正确朗读课文。结合插图初步感受儿歌描绘的图景。【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1.猜谜语:远看像张弓,近看两头通,无脚也能行,水上大英雄。(打一交通工具)谜底:船。教师提醒学生“船”是三拼音节,翘舌音。2.学生交流对“船”的了解。(1)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过什么船?(2)展示鸭子船、小木船、帆船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船的名称。3.揭题:生活中一般都是在水里可以见到船,有个小朋友再天上看到了一艘船,一艘小小的船。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板书:2 小小的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容易读错的字多读几遍。(1)认读生字。①指名学生读,教师正音,带拼音齐读,教师提示学生“闪”是翘舌音。②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2)认读词语。①开火车读,教师正音。②去掉拼音齐读。(3)学习偏旁。①呈现门的图片及门字框,提示学生门字框源于“门”字。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系门的样子进行识记。提示学生:汉字中,四四方方像一个框框把里面的部分围起来的偏旁一般称“框”。②学生讨论如何识记含有门字框的字:“闪”,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识字方法,鼓励学生一字多法识记生字:门+人=闪(加一加) 闪电(组词识记) 请一个同学双脚平开,站到门框下。(演一演)拓展识字:说说含有门字框的字还有哪些。(4)师生交流识字方法。学生分享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补充: ①两:一横一框,一对小人藏中央。(编字谜)头:一点一点大。星:土中长出一个太阳。②看:展示看夕阳、看大海的图片,学生边做动作边认读。(做动作)③星:展示星星图片及“红星路三段”的路牌,学生联系生活认读“星”。(联系生活)(5)识字游戏——给星星涂色。创设情境玩识字游戏——给星星涂色,可指名学生读,也可全班一起认读。(6)读准短语。呈现“的”字短语,指名学生认读,教师提醒重点读音。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儿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①双音节词:“月儿”“船儿”要读成双音节词而非儿化音。②叠词。 “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中“的”读成轻声,读得又轻又短,读出韵律感。③把叠词放入短语中,开火车读。2.借助插图,整体感知。(1)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图上有什么? 预设:一个小朋友坐在月亮上,周围是蓝天,还有很多星星。(2)引导学生说一说月亮有什么特点,让他们想到了什么。预设:月亮弯弯的,让我想到了小船。(3)启发学生想象:小女孩会坐在月亮上干什么?预设:唱歌、摘星星……三、观察示范,练习书写1.学写新笔画横折钩和“月”。(1)教师范写新笔画横折钩,范写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书写要点:起笔写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横平竖直,横短竖长,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2)老师带读“月”字组词,学生跟读。(3)学生观察“月”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的占位。(4)教师范写“月”,提示学生书写口诀:竖撇直直长又长,横短折长钩儿小,两横靠左不靠右,空白匀称个子长。(5)学生描红、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坐姿和执笔方法。2.学写新笔画竖弯钩和“儿”。(1)教师范写新笔画竖弯钩,范写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书写要点:从上往下,起笔时稍重,向右转笔写弯时行笔要平,出钩时先顿笔。 (2)老师带读“儿”字组词,学生跟读。(3)学生观察“儿”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的占位。(4)教师范写“儿”,提示学生书写要点:竖弯钩起笔比竖撇略高,靠近竖中线。底部基本齐平。(5)学生描红、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坐姿和执笔方法。四、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本课生字的读音你都掌握了吗,和老师一起来给下面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吧! 2.课下请同学们把本课学习的生字写3遍,注意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巩固生字词,理解文中“只”的意思。会写“头、里”。2.结合插图,想象儿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背诵课文。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积累偏正短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闯关创设复习闯关的情境,借助课件引导学生用在闯关游戏中复习旧知。1.第一关:生字卡片。(1)教师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卡片,相机正音。(2)全班齐读生字卡片上的词语。2.第二关:词语转盘。(1)教师点击课件中的转盘,指名学生随机喊“停”,认读箭头所指词语,教师相机正音。(2)全班齐读转盘上的词语。3.第三关:朗读比赛。男女生对读课文,教师评价。 二、精读课文,加深理解1.学习第1句。(1)自读第1句,借助插图找一找“小小的船”在哪里。(2)学生观察小船图片和月亮图片后讨论交流:小船与月亮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后总结:月亮和小船形状上相似,都是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因为月亮离我们很远,看上去很小,所以说“小小的”。这句话是说月儿像小船。(板书:弯弯的 小小的 两头尖)(3)联系生活,启发学生联想:月儿除了像小船,还像什么? (4)男女生对比读含有叠词的句子及去掉叠词的句子,体会叠词的可爱、有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弯的月儿小的船,小的船儿两头尖。 (5)多种形式朗读第1句,注意停顿,读出节奏。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①创设情境,教师范读。②指名学生读。③伴乐齐读。2.学习第2句。提出问题:齐读课文的第2句,结合插图想一想:小女孩坐在月亮船里看见了什么? 预设:我坐在小小的船里,看见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教师相机板书。(板书:我在船里坐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1)结合插图,创设情境,随文识字:一起来看看星星和天分别是怎样的?预设:闪闪的星,蓝蓝的天。相机识字“闪”:门内站个人。(字谜)(2)播放视频,激发联想:你想到了用什么来形容星星和天?学生举手回答:星星像宝石,天空像大海。(3)联系课文,结合图片和音乐,想象画面:小女孩坐在月亮上会干什么?(4)联系生活,继续想象:假如你坐在月亮上,你会干什么?预设:给夜空拍照片,给星星吹一首歌曲……(5)多种形式朗读第1句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①创设情境,教师范读。②指名学生读。③伴着音乐,按节奏读。3.朗读全文,感受夜空的美丽。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自然亲切,让我们把儿歌多读几遍,感受夜空的美丽吧!(1)开火车轮读儿歌,看谁读得好!(2)想象夜晚看月亮看星星的场景,齐读儿歌,注意读出儿歌轻快的节奏。三、背诵课文,积累短语1.背诵课文。(1)学生听歌曲《小小的船》,跟唱。(2)课文原文填空,学生填一填,背一背。 2 小小的船( )( )的月儿( )( )的船,( )( )的船儿( )( )(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 )( )的星星( )( )的天。2.积累短语。(1)教师说前边的词语,用提问的形式要求学生来说出后边的短语。什么样的船? 船 小小的船什么样的月儿? 月儿 弯弯的月儿什么样的星星? 星星 闪闪的星星什么样的天? 天 蓝蓝的天(2)教师提问,学生结合图片,照样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积累偏正短语。什么样的西瓜? ( )的西瓜什么样的小草? ( )的小草什么样的苹果? ( )的苹果什么样的菊花? ( )的菊花预设:大大/圆圆/甜甜的西瓜 绿绿的小草 红红/甜甜的苹果 黄黄的菊花四、观察示范,练习书写1.学写“头”。(1)老师带读“头”字组词,学生跟读。(2)学生观察“头”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的占位。(3)教师范写“头”,提示学生书写要点:★第一点和第二点一上一下,第二点略左。★最后一笔为长点。(4)学生书空,描红、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坐姿和执笔方法。2.学写“里”。(1)老师带读“里”字组词,学生跟读。(2)学生观察“里”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的占位。(3)教师范写“里”,提示学生书写要点:★“日”的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横间距要均匀。★最后一横要长一点。(4)学生书空,描红、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坐姿和执笔方法。五、回顾课文,巩固练习 1.回顾课文:《小小的船》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停泊在天空中的小船,“我”坐在“船”上看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2.夜空中的月儿真美丽,你知道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吗?一起来读读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这句诗吧! 3.我们学完这课后,认识了10个生字,会写了4个生字,还学会了1个偏旁和横折钩、竖弯钩两个笔画。一起来检验一下吧! 【板书设计】 2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巩固识字,指导写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2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背诵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2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