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识字3 口耳目 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识字3 口耳目 教学设计第1页
    识字3 口耳目 教学设计第2页
    识字3 口耳目 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  口耳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为规范。【教学重点】1.通过看图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2.联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为规范。【教学难点】会写“口、目”等4个字。【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看图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2.认识人体有关的部位,了解相关动作规范。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 同学们,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边唱《小手拍拍》边做动作。教师过渡:通过刚才的歌曲,你认识了身体的哪些部位?预设:眼睛、鼻子、嘴巴。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身体部位,它们都能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3.板书并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优美的音乐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兴趣,又使学生认识了简单的身体部位,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图文对照,认识生字1.  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教师指名学生说说图中人物在干什么。预设1: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预设2:一位小女孩儿用(  )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预设3:小男孩听到了,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图片中还藏着本节课要学习的五个生字,老师来读,你来圈一圈吧! (板书:口 耳 目 手 足)2. 老师带读本课会认字,学生跟读、自读。3.“我说你找”小游戏。1)第一轮 :请你根据老师说的,在图片中迅速找到相应的人体器官。你找到了吗?2)第二轮:请你根据老师说的,找到自己的身上相对应的器官。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情。 预设1:“口”能吃饭、打招呼、唱歌……预设2:“耳”能听老师讲课、听音乐、听爸爸讲故事、戴口罩……预设3: “目”能看书、看电影、看演出……预设4: “手”能写字、拍皮球、刷碗……预设5: “足”能跑步、踢毽子、踢足球……三、识记字形,理解字义1.学生观察课件中眼睛的图片,及“目”字的甲骨文,说说自己的发现。预设:它们很相似。教师讲解:古代人写“目”就画一只眼睛,后来字形逐渐演变,就变成了现在的“目”在。2. 这五个生字与身体部位形状都相似,你来连一连吧!3. 同桌之间,一个指自己的身体部位,一个读出该部位对应的汉字。 四、联系生活,拓展运用1.联系生活,借助图片说说与“口”“耳”“目”“手”“足”有关的词语。预设1: “口”有关的词语有口罩、口红、口哨……预设2: “耳”有关的词语有耳环、耳机、耳罩……预设3: “目”有关的词语目录、目光、比目鱼……预设4: “手”有关的词语有手指、手心、手腕、手背……预设5: “手”有关的动作有:挥手、举手、握手、拍手……预设6: “手”有关的物品有:手机、手表、手套……预设7: 公园指示牌、海报中有含“足”字的词语,如“小草有生命,请你足留情”“少儿足球赛”“中医足疗”。2. 教师指字,学生齐读对应的生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口、耳”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开门见山学生听歌曲《中国功夫》。教师过渡:这首歌曲是不是很有气势?歌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这句歌词与我们今天学习的俗语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二、朗读俗语,理解运用1.朗读俗语,圈画生字。1)教师读俗语,学生跟读,教师正音。2)教师引导学生圈出俗语中的两个生字。3)学生圈画生字后,教师指名学生读生字 2.理解运用,多元识字。1)学生观察插图,读俗语,说一说:课本插图中哪位演员的姿势是“站”,哪位演员的姿势是“坐”。学会汇报,教师评价。(板书:站 坐)★学习“站如松”。 观察比较京剧人物图及松树图,引导学生理解“如”是像的意思,“站如松”指京剧演员像松树一样笔直地站立着。 联系生活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人做到了“站如松”?预设:哨兵、交警、升旗时的学生……③教师提示“站如松”的要点:昂头挺胸两肩平,两腿并立手放松。目不斜视看前方,双臂不歪脚立正。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出“站”的动作。★学习“坐如钟”。 教师简要介绍包公,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包公图及钟图,理解“坐如钟”的意思是包公的坐姿像钟一样端正。包公:我国北宋时期一位判官,他廉洁公正、铁面无私、敢于替百姓申不平,因而又被称为“包青天”。②随文识字:“坐”二人土上坐。 学生观察课件中图片判断坐姿的正误,教师提示正确坐姿:头正,肩平,腰直,足安,手放好。④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出“坐”的动作。★学习“行如风”。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图片理解“行如风”的意思是走路时像风一样轻快有力。②教师提示正确行走姿势:脚步轻,行如风,收腹摆手挺起胸。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图片判断行走姿势的正误。★学习“卧如弓”。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图片理解“卧如弓”的意思是卧床睡觉时像弓一样弯曲。②学生观察图片判断睡姿的正误。3.多种形式读课文:老师带读,学生跟读;学生齐读;学生自读;男女赛读4.巩固生字——识字游戏。 三、指导书写,展示评价1. 教师读,学生跟读本课会写字。2.学生齐读本课会写字组成的词语。3.学生复习田字格口诀、写字歌和执笔歌。4.学习新笔画“横折”,指导书写“口”“目”“耳”。1)学习新笔画:横折。 观察“口” 和“目”共有的新笔画:横折。②教师写,提示学生横折的书写要点:下笔先写横段,稍稍停顿改变方向写竖段③学生边读笔画名称边书空2)学写“口”字。 学生观察“口”字笔顺和占格位置。②教师写,提示学生“口”的书写要点:左右两个竖向笔画应稍稍往里斜,上略宽,下略窄。③学生按照笔顺描红“口”,练写“口”。④教师巡视评价,提示学生写得不端正,就在后面写字时改进,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3)学写“目”字。 学生观察“目”字笔顺和占格位置。②教师写,提示学生“目”的书写要点:竖要直;中间的两横不碰到右边的竖段;横向笔画之间等距。③学生按照笔顺描红“目”,练写“目”。④教师巡视评价。3)学写“耳”字。 学生观察“耳”字笔顺和占格位置。②教师写,提示学生“耳”的书写要点:第一笔横长度中等,要平且稳;最后一横长,稍向右上斜。“耳”字口诀:一横压两竖,两竖对齐,小横往里藏,大横来保护。③学生按照笔顺描红“耳”,练写“耳”。④教师巡视评价。4)学写新笔画“撇”和“弯钩”,指导书写“手”字。 观察“手”字新笔画:撇、弯钩。②教师写,提示学生撇和弯钩的书写要点。撇:下笔由重到轻,从粗到细。弯钩:轻轻下笔,呈弓背形,略带点儿弯。③学生边读笔画名称边书空 学生观察“手”字笔顺和占格位置。⑤教师写,提示学生“耳”的书写要点:第一要平一些;中间一横短;第二横长;弯钩要略带点儿弯。⑥学生按照笔顺描红“手”,练写“手”。⑦教师巡视评价。(设计意图: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写字是一个难点,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写字习惯非常重要,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四、拓展延伸,巩固练习1.跟老师一起听一听俗语《五官本领》。 五官本领小眼睛亮晶晶,样样东西看得清。小鼻子真神奇,宝宝用它闻香气小嘴巴张得大,说话吃饭全靠它。小耳朵真正灵,什么声音都听清。2.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3 口 耳 目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教案,共3页。

    2021学年3 口耳目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3 口耳目教学设计,共2页。

    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3 口耳目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3 口耳目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