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全套教学同步课件PPT+教案
2021学年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集体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PPTpptx、人教版高中地理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江浙”。种桑养蚕一直是我国江浙地区的传统农业。21世纪初,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现在“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为什么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由江浙地区转移到广西呢?
1、农业生产活动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2、农业生产部门:
原因: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文化习俗和政策差别很大,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思考:除图中列出的因素外,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还有哪些?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
光照热量降水气温日较差
光照因素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棉花的纤维特别长。
 热量充足地区,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时间长,生长期长; 热量充足地区,农作物从种植到成熟的时间短,生长周期短。 日温差大(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品质好 日温差小(昼夜温差小),农作物品质较差
亚热带水果种植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暖温带水果种植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降水的多少影响了农业的类型。我国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分布区域,非季风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发展畜牧业。种植业区域又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南方是水田(水稻)为主,北方以旱地(小麦)为主。
光照强、热量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临近河湖,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缺乏水源不能进行灌溉的干旱地方,不宜种植农作物。
案例:绿洲农业又称绿洲灌溉农业指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的农业。我国新疆地区绿洲农业典型
不同的地形,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丘陵地区地表起伏大,耕作不便,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例如:大城市人口集中,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极大,促使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较多的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农副产品的生产。
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产品容易腐烂变质的园艺业、果蔬业等,更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保障。 
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科技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产出,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现代农业精准施肥、喷洒农药、良种培育与科技有关。
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因此,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考虑的主导因素往往不同,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人文因素则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较快)。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促使生产规模扩大; 农产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会下跌,促使生产规模缩小。
2、科学技术的变化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形成了一些专业的农业化生产地域。
阿根廷的牛肉能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得益于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与应用。
小组合作探究——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发生巨大变化在哪些方面?
三、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变化
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例如:山东寿光的蔬菜生产基地,内蒙古的乳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例如,桑蚕丝作为价值较高的纺织原料,受到国内外市场的追捧。
3、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4、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江浙”种桑养蚕一直是我国江浙地区的传统农业。21仕纪初,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 .现在“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为什么我国最大 的桑蚕生产基地由江浙地区转移到广西呢?
答:江浙地区城镇化程度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因此需要耗用大量劳动力的传统桑蚕业逐渐萎缩,而广西则利用气候条件优越、农村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的优势,大力发展桑蚕业。
1.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完成(1)~(3)题。(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1.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完成(1)~(3)题。(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少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产地或消费市场(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
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于6月27日至29日在大连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工业4.0”被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2016年中德合作建设的首条“工业4.0”示范线已在沈阳落地,该示范性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包容性增长。据此回答(1)~(3)题。。
(1)德国选择在沈阳建设首条“工业4.0”示范线主要是因为沈阳( )A.工业基础雄厚 B.交通运输便利C.消费市场广阔 D.劳动力充足
(2)中德合作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是( )A.增加就业人口 B.扩大企业规模C.降低生产成本 D.增强竞争力(3)包容性增长即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是( )①反对投资和贸易自由化 ②加强中小企业生产能力的建设 ③加强各阶层人员的技能培训 ④鼓励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兼并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
课后完成活动P61:以花卉种植业为例,说明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完美版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业区位因素,人文因素,政策法规,劳动力,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说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狭义农业,农业的分类,按生产对象,按投入多少,按产品用途,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因地制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课内容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吃货眼中的中国,新知讲解,种植业,畜牧业,农业生产及区位,农业生产定义,空间上,时间上,地域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