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学习目标,感诗意---课文赏析,创设情境,品诗境---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执教人
课型
新授
教案
类型
自主
主备人
集备日期
合
作
释
疑
字摩诘,素有“诗佛”之称。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
使用日期
主管人
宋代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课题
研讨意见
2、了解背景: 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
学习
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诗即写出塞时沿途
2、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
3、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出示三步读诗法 ---- 读诗韵、感诗情、悟诗境
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学提示一 读诗韵 生个别读、齐读
重点
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难点
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四、感诗意---课文赏析
教具
自制PPT
1.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
教学过程
2、逐联理解诗意:
明
标
自
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联--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体会一下
颔联--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
如何透过精炼,含蓄的语言来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含。
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 飞入胡天。
1、作者介绍:王维(701-761),唐代诗人,
颈联--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
点
拨
拓
展
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达
标
训
练
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B
尾联--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
A.首联紧扣题目“使至塞上”四字,交代自己这次出使的任务是
燕然前线呢!
“问边”,已到的地界是“塞上”居延。
3、合作释疑(幻灯片出示下列问题)
B.颔联实写塞上秋景,秋天归来的大雁已飞入北方少数民族居住
(1)结合写作背景找出首联中哪个字写出了诗人出塞时
地区的上空。诗人以蓬、雁自比。
的心情? (2)颔联中诗人借“征蓬”、“归雁”比作什么?
C.颈联以十分工整的对仗,描绘出塞外雄奇壮丽的独特风光。
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3)你能不能用几个
D.尾联写途中得知军情,语透雄豪,显示出一位使臣对边疆战事
词语与前两联 一样吗? (4)这里的“在燕然”是不是
的关心。
说都描述一下颈联中这幅边塞风光图?此时诗人的心境
护真的在燕然山呢?诗人对这些“在燕然”的将士 们是
板
书
设
计
使至塞上---王维
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首联:出使经过; 颔联:边塞形势;
(5)诗中每一联分别到了什么表达方式?
颈联:落日所见; 尾联:到达边塞。
五、品诗境---合作探究
————奇特壮美的风光,抑郁孤寂的内心。
1、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这句诗“诗中有画”:这幅“画”美在哪里 ?
堂堂清
天天清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明确: 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
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背诵全诗
六、拓展延伸
清的对象
1、“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2、写出描写边塞风光的句子。
教后感
七、小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学生自读这首诗,学生了解作者及诗作背景,学生再读这首诗,研读赏析,学生读背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简介作者和背景,课文赏析,画诗,写诗,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使至塞上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