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 “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一课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北方的民族交融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 “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一课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北方的民族交融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课时 北方的民族融合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培养学生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再通过换位思考,具体分析民族融合的表现;通过缩句游戏,让学生轻松理解掌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2、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含义。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提问、和情境教学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课件展示《敕勒歌》,让学生诵读。(提问)我们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有鲜卑族吗?没有那他们去哪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民族大融合。★ 讲授新课(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1、请同学们自读课本114页第一、二自然段,并在书本中找出以下答案:①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的鲜卑族建立了 。② 逐步强大后于439年, 黄河流域。③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在 和 方面相互影响 , 已经成为趋势。2、说一说:你怎样理解民族融合?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民族融合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 它的实质是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3、教师出示《民族状况比较表》,并提问:鲜卑族的文化极其落后,统一北方后,面对民族融合的趋势,摆在北魏统治者面前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巩固统治,如果你是孝文帝,你该怎么办?过渡:孝文帝的改革首先是从迁都开始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目内容。(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读课本115页黑体字第一、二自然段相关内容, 回答以下问题:1、 孝文帝把都城从哪里迁到哪里?2、 他为什么要迁都?3、 迁都的过程是否顺利?中间遇到了哪些困难?4、 迁都后新的都城发展状况怎么样?过渡:可以说,孝文帝的迁都不仅促进了洛阳城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推动了他之后进一步的改革。(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 主要内容:(1)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15页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①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跛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通过强调“必须”、“禁”体现其改革的坚决性和强制性)(2)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内容找出几个关键词(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汉联姻,采汉制,学汉礼)让学生通过找关键词,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3)教师展示相关图片(汉服与鲜卑服、鲜卑姓氏改为汉姓表等)并对改革内容进行逐一的讲解,让学生更深入的明白改革对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4)教师引导学生完成116页动脑筋。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这反映了孝文帝的哪一项改革内容?(5)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继续提问:在当今社会要发扬尊老、养老的风气,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就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2.作用:教师提问:孝文帝的改革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促进了民族融合。过渡:孝文帝改革后,经过民族融合,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5)议一议: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3.北朝的更替 教师: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 北朝一共有几个政权? 教师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方民族的统一和孝文帝为推进民族融合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之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也要学会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做到各民族和睦相处。民族融合的本质就是各族人民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发展。练习(略)八、板书设计 北方民族大融合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原因2.作用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使用汉语2、改穿汉服3、改用汉姓4、采用汉族管制律法 教学反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交流预展,展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导学过程,情景导入,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小结提升,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唐的盛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课堂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