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习题)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习题)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习题)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的起源和发展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的起源和发展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1. 人类起源于(    )。A. 大猩猩B. 古人类C. 森林古猿D. 类人猿2. 下图是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的距今300万年前的人类远祖——“露西”的化石。从骨骼化石来看,她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较粗壮,和现代人极为相似。你认为她的运动方式应是(    )。A. 臂行B. 游泳C. 直立行走D. 爬行3. 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或经验判断,下列事实或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 能证明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最有力证据是现代类人猿C. 现代类人猿再经过漫长的年代也能逐渐进化成人类D. 人类在距今2000多万年前就已经形成了4. 下列动物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A. 大猩猩B. 长臂猿  C. 森林古猿D. 黑猩猩5. 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B. 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C. 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的区别D. 环境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6. 森林古猿从树上下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身体结构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是(    )。A. 脊柱从弓形变为了“S”形B. 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C. 前肢从行走和支持身体中解放出来D. 使用天然工具和制造工具7. 下列是人类进化历程的几个主要过程,请按照进化的顺序将各序号排列起来(    )。①下到地面生活  ②使用天然工具  ③森林大量消失  ④使用火  ⑤大脑发达  ⑥制造工具  ⑦产生语言  ⑧直立行走A. ①②⑥⑦⑧④⑤③B. ③①⑧④②⑥⑤⑦C. ③①⑧②⑥④⑤⑦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8. 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A. 黑猩猩B. 猕猴C. 金丝猴D. 长臂猿9. 科学家确定某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A. 能够使用工具B. 能够两足直立行走C. 骨骼与现代人近似D. 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10.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与猿类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A. 产生了语言B. 用火烤制食物C. 直立行走D. 使用工具11. 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前五个月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A. 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B. 人和猿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 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D. 人比猿高等  12. 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    )。A. 智人和能人B. 直立人和智人C. 南方古猿和能人D. 能人和直立人二、    综合题13. 图是人类进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     2)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捕猎的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    的发育。14. 请你观察下图所示的四种类人猿并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的区别呢?3)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加,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15.1)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曾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你能结合课本中的叙述,谈一谈劳动在人类进化中起了什么作用吗?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1.C解析: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1200多万年前的森林古猿。2.C解析: 从她的骨骼化石来看,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较粗壮,可支撑身体,利于直立行走。这说明她的运动方式是直立行走。3.A解析: 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是在10002000万年前,地壳剧烈运动,气候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环境改变而引起的。现代类人猿不可能再进化为人了,因为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活环境都和森林古猿进化成人时有了很大的差別。能证明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有力证据是从地层中挖出来的化石。4.C解析: 森林古猿是一种生活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的古猿,不属于现代类人猿。5.C解析:森林古猿过着树栖生活,由于当时地球环境的改变,大量的森林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它们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身体直立起来,学会了使用、制造工具,学会了用火,产生了语言,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成了人类。下地之前群体内有个体差异,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6.B解析: 森林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上生活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重要性和先后顺序。题中四个选项均为古猿在地面上生活后所发生的重要变化,但由于两足直立行走,人类祖先的前肢解放出来,为进行各种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脑的进一步发育创造了条件,这些是其他变化不能做到的,所以最重要的变化是两足直立行走。7.C解析: 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的大致历程为:由于③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①下到地面生活,它们的御敌、捕食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在长期的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态结构也发生变化,逐渐向⑧直立行走的方向进化。他们学会了②使用天然工具,后来学会了⑥制造工具、④使用火,火的使用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使⑤大脑发达。在交往中逐渐⑦产生语言。这样森林古猿就进化成了人类。8.A解析: 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古猿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栖的生活,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树木减少,一部分古猿被迫到地面上来生活,这部分古猿经过漫长的岁月就进化成现代的人类。而另一部分仍旧过着树栖的生活,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黑猩猩是类人猿,且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为零。所以,黑猩猩应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9.B解析: 因为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却不能制作工具.而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制造工具。其实不能制作工具,并不是完全形成的人。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南方古猿朝着人的方向进化,所以归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中的人科。总的来说,其主要依据是应是,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10.C解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11.B解析:人和猿的形态结构的相似以及早期胚胎发育的相同说明人和猿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两者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12.B解析: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北京猿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应属于直立人阶段.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3. 1)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3)大脑。解析: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这种特定的环境是不可能再现的。现代类人猿依然在向前进化,但进化的方向是无法预测的,要随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14.1)现代类人猿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的热带森林中。它们都是依靠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来生存,没有制造工具、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没有语言文字的交流。2)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有以下几点:①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是直立行走。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天然工具,但是一般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简单和复杂的工具。③脑发育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质量为1500克,无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质量达到4500克,语言文字能力强。3)由于人类具有制造和使用各种现代化工具的本领,使得其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加强,人类种植、养殖技术的提高,加强医药卫生保健、建设生活空间等做法,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类人猿至今仍然处于听天由命的境地,人类开发类人猿生活的森林,获得木材、耕地,类人猿因缺少生存空间而数量日益减少。因此,让类人猿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是人类的义务,这就需要全人类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解析:现代类人猿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的热带森林中。它们都是依靠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来生存,没有制造工具、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没有语言文字的交流。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有以下几点:①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是直立行走。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天然工具,但是一般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简单和复杂的工具。③脑发育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质量为1500克,无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质量达到4500克,语言文字能力强。由于人类具有制造和使用各种现代化工具的本领,使得其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加强,人类种植、养殖技术的提高,加强医药卫生保健、建设生活空间等做法,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类人猿至今仍然处于听天由命的境地,人类开发类人猿生活的森林,获得木材、耕地,类人猿因缺少生存空间而数量日益减少。因此,让类人猿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是人类的义务,这就需要全人类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15.1)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复杂的劳动使前肢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够制造工具,从而提高了影响自然的能力;集体的劳动更加容易获得食物,丰富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集体劳动中产生了语言,劳动的经验也可以一代代传授,这都是促进了大脑的发展,使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越来越大。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或“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句话,以及人们对这句话的解释都反映出“获得性遗传”的进化思想。而“获得性遗传”进化论没有得到证明。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物种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认为自然选择产生了人,而劳动使人类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社会进化)。2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毫升,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 200毫升,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解析: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复杂的劳动使前肢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够制造工具,从而提高了影响自然的能力;集体的劳动更加容易获得食物,丰富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集体劳动中产生了语言,劳动的经验也可以一代代传授,这都是促进了大脑的发展,使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越来越大。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或“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句话,以及人们对这句话的解释都反映出“获得性遗传”的进化思想。而“获得性遗传”进化论没有得到证明。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物种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认为自然选择产生了人,而劳动使人类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社会进化)。 

    相关试卷

    初中鲁科版 (五四制)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精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鲁科版 (五四制)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精品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的起源和发展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的起源和发展精练,共6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的起源和发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的起源和发展当堂检测题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