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中图版 (2019)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中图版 (2019)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设计课题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单元第一单元学科地理年级高二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核心素养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认知)2.不同历史时期,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是不断变化的。(地理实践力)3.理解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种类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是如何影响自然资源的。(综合思维)4.辩证看待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人地协调观)重点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种类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是如何影响自然资源的。难点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种类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是如何影响自然资源的。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探索 石板房贵州省的镇宁、安顺等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以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均匀的平整大石板,这种石板的来源是板岩。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这些石料修造出一幢憧颇具布依族民族特色的石板房。 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可全至五六米高;以石板盖顶,铺成整齐的菱形或随料铺成鳞纹状,石板房民居不仅遮风挡雨,而且古朴美观。除石板房外,当地家庭日常用的桌、觉、灶、钵、雄、磨、槽、缸、盆等也都是用石料制成的。想一想 建造石板房所用的石料属于哪种自然资源?这表明自然资源的分布和人类活动有何关联?学生探索 石板房 从探索 石板房引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讲授新课(承接)同学们,石板房的修建说明当地石板资源非常的丰富,那么,自然资源与我们人类活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均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1).自然资源的数量影响人类活动的规模。(图片导入)西北绿洲农业(2).自然资源的质量影响人类开发利用程度以及生产活动的规模和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质量一般与其数量共同起作用。(图片导入)(3).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开发利用成本和利用效率。(图片导入)阅读 气候资源与作物熟制(图片导入)(4)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自然资源是产业发 展的基础。(图片导入)探究活动1 东北矿产资源与工业(图片导入)想一想 描述辽中南工业基地的矿产资源和工业部门分布特征,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矿产资源和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工业部门是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是不断变化的。(图片导入)想一想 四大古文明自然条件有什么特点?(1).农业社会时期,人类栽培活动的发展与当地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密切相关。①.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是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因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等区域,往往成为农业文明发祥地。(图片导入)②.人们依赖自然界提供的原料和人的体力,进行农、林、牧、渔及采矿等生产活动。(图片导入)探究活动2 农业社会时期人类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图片导入)想一想 农业社会时期人类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有哪些?依赖程度如何?农业社会时期人类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气候、水文、地形。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强。(2).工业社会时期,特别是工业社会初期,煤炭、石油、水力等能源资源,铁矿、铜矿等金属矿产资源,道路、航道、港口等交通状况,是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的地区,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区。(图片导入)②.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一些工业基地往往是在矿产地附近形成的。(图片导入)③.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受自然资源分布的限制不断减弱。(图片导入)(3).到工业化后期①.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在减弱,而人才、市场和交通等影响显著。(图片导入)②.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优越的环境可以提高新技术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从而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图片导入)探究活动3 工业社会时期人类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图片导入)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受自然资源分布的影响不断减弱。探究活动4 分析中关村成为科技园区的原因(图片导入)想一想 分析北京中关村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条件,与同学们讨论其成为科技园区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中关村附近交通便利,大学、科研院所较多。有利区位条件: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二、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种类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图片导入)(1).过去排除在资源以外的自然环境要素,一旦有了利用和开采手段,便转化为自然资源。(图片导入)阅读 干热岩 干热岩是内部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80℃的异常高温岩。较常见的干热岩体有黑云母片麻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 据估计,地壳中干热岩所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球所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所蕴藏能量的30倍。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评价数据显示,我国大陆3~10千米深处的干热岩资源总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燃烧所释放的能量,若能开采出其中的2%,就相当于我国2010年一次性能耗总量(32.5亿吨标煤)的5300倍。 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松辽盆地4 400~7018米的地层范围内发现干热岩体,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地热开发应用潜力。相对于其他能源,干热岩具有资源量巨大,分布广泛,利用过程中污染物几乎为“零排放”,不受季节、气候、昼夜的影响,经济实惠,开发安全等特点。想一想 干热岩属于哪一类自然资源?它和传统能源相比,有哪些优点?干热岩是一种矿产资源。与传统能源相比,干热岩具有能量大、分布广、利用率极高、安全性好、无污染等优点。(2).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能力不断增加,利用率越来越高。此外,人们也在将循环利用的思想付诸现实,如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图片导入)阅读 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的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生态工业园区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其目标是尽量减少区域废物,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 截至2018年,我国生态工业园区中,向国家申报并被批准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有51个。(图片导入)想一想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哪些?(3) .人类通过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等方式,解决自然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图片导入)(4).人类工程建设的利与弊。(图片导入)探究活动5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联系密切,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是自然环境要素转化为自然资源的桥梁。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是怎样影响到自然环境的?在建设过程中,既有人类活动顺应自然规律,节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面,维持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也存在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盲目、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面,不仅造成了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短缺,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加剧人地关系的矛盾,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图片导入)探究活动6 人类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采一般利用机械动力,移动大量的表土、矿石和基岩,如美国每年扰动的土地面积在1万平方千米以上;我国每年开采各类矿物的总量超过全国河流输沙量的两倍。所以,矿产资源的开采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不合理的采矿给当地的地理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排放的工业废渣占据了大量农田,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自然景观遭到破坏;水、土壤和大气不断受到污染。不合理采矿还会造成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进而影响水循环等严重问题。因此,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大力治理矿山环境,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立法,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示范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想一想1.人类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2.如何减少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造成的负面影响?1.造成大气、水、土壤污染,工业废渣占用了大量农田。2.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大力治理矿山环境,推进矿山立法,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案例研究 水资源与农业(阅读26--27页)想一想1. 根据该时间表,分析水资源利用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的意义,你可以自己找几个有关水资源利用的其他实例,并将其补充到表中。2.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人类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水资源危机? 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数量影响人类活动的规模 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质量影响人类开发利用程度以及生产活动的规模和经济效益。 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开发利用成本和利用效率。学生阅读 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 学生参与探究活动1 学生思考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是不断变化的。 学生参与探究活动2 学生思考到工业化后期 学生参与探究活动3 学生参与探究活动4 学生思考排除在资源以外的自然环境要素 学生阅读 学生思考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能力不断增加,利用率越来越高 学生阅读 学生思考人类通过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学生思考人类工程建设的利与弊 学生参与探究活动5 学生参与探究活动6 学生思考案例研究 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影响人类活动的规模 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质量影响人类开发利用程度以及生产活动的规模和经济效益。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开发利用成本和利用效率。让学生理解气候资源与作物熟制 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 让学生理解东北矿产资源与工业 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是不断变化的。 学生理解农业社会时期人类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 让学生理解到工业化后期 让学生理解工业社会时期人类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 让学生分析中关村成为科技园区的原因 让学生理解排除在资源以外的自然环境要素 让学生理解干热岩 让学生理解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能力不断增加,利用率越来越高让学生理解生态工业园区 让学生理解人类通过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让学生理解人类工程建设的利与弊。 让学生理解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联系密切 让学生理解人类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让学生理解 水资源与农业课堂小结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均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1).自然资源的数量影响人类活动的规模。(2).自然资源的质量影响人类开发利用程度以及生产活动的规模和经济效益。(3).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开发利用成本和利用效率。(5)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自然资源是产业发 展的基础。2.不同的历史时期,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是不断变化的。(1).农业社会时期,人类栽培活动的发展与当地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密切相关。(2).工业社会时期,特别是工业社会初期,煤炭、石油、水力等能源资源,铁矿、铜矿等金属矿产资源,道路、航道、港口等交通状况,是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3).到工业化后期二、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1).过去排除在资源以外的自然环境要素,一旦有了利用和开采手段,便转化为自然资源。(2).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能力不断增加,利用率越来越高(4) .人类通过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等方式,解决自然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4).人类工程建设的利与弊。 板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优质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探究1,活动探究2,活动探究3,活动探究4,活动探究5,活动探究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精品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探究1,活动探究2,活动探究3,活动探究4,活动探究5,活动探究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进入新课,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自学整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