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1 自然界的电现象课文ppt课件
展开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在干燥的季节, 在脱衣服的时候,有时能够听到“噼哩啪啦”的轻微响声;有时,衣服上还迸发出小火花,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一、静电现象
摩擦过的物体会带上静电,这种现象称为静电现象。
带静电的物体可以吸引或排斥轻小物体。聚集于物体上的电荷,叫静电。
试一试: 梳子、塑料壳的圆珠笔等学习用品在发头上摩擦几下了能产生静电。带静电的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物体因摩擦而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物体带上静电,实际是物体的一种起电现象。
为什么两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后会使它们带电呢
这与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有关。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不同物质原子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不同,当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对核外电子束缚相对较弱的物质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而获得电子的另一种物质就带负电。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出电荷,只是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摩擦过程中两个物体所带电荷总是等量、异种。电荷的总量没有发生改变,电荷始终是守恒的。
1、用锯条去断一块泡沫塑料块。 现象:
锯条上沾有许多泡沫颗粒
2、用绸布摩擦塑料细丝。 现象:
同样是摩擦起电,为什么现象不同?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实验中: 锯条摩擦塑料泡沫块时,这两种不同物体带上了异种电荷,使泡沫与锯条相互吸引而贴在一起; 塑料细丝与绸布摩擦后,细丝与绸布带的是异种电荷,但每根塑料细丝受到摩擦后带的电荷是同种的,它们相互排斥而使细丝飞散开来。
2、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除了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外,还能采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带电呢?
她的头发为什么会向上扬起?
我们已经知道:摩擦和接触两种方法都能使物体带上电荷。当两种不同的电荷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就会发生作用。 观察: 连续摇动韦氏起电机的手柄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当连续摇动起电机的手柄时,两带电球之间出现发光又发声现象。
火花放电就是等量的正负电荷发生剧烈的电中和现象,同时还伴随着发光和发声。
这种现象叫做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是自然界中很常见的一种放电现象。闪电就属于大气中的一种火花放电现象。
二、大气中的放电现象
把韦氏起电机的一个带电球与绝缘的、一侧有尖端的导体相连接,靠近尖端放一点燃的蜡烛,观察烛焰呈什么形状?
尖端放电,指由于带电导体上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在其尖端特别集中,电荷从尖端处逐渐释放与空气中的异种电荷发生电中和的现象。 特点:缓慢。
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
等量的正、负电荷发生剧烈的电中和现象。(发光、发声现象)
比较缓慢的局部电中和现象。(尖端处电荷集中)
放电现象的实质: 大气中两种电荷的中和现象
为了避免闪电对房舍的破坏,人们常用利用什么装置?
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尖端放电。
避雷针是针状金属物,装在房屋建筑物的顶端,并通过粗导线与大地相连,当带电云层接近时,大地中的异钟电荷被吸引到尖端,并由尖端释放到空气中,与云层中的电荷中和,达到避雷的目的。
1、 物体有了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接触起电是指采用与带电体—— 的方法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上了 电荷
2.自然界中存在 种电荷,即——————和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3.自然界中存在的放电现象有——————和 。闪电是 放电,避雷针的工作原理是 放电。
4.有甲、乙、丙三个彼此绝缘的带电小球。当甲、乙两球靠近时表现为相互吸引,当甲、丙两球靠近时表现为相互排斥。若乙球带正电荷,试分析甲、丙三球的带电情况。
5.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 )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毛皮上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D.橡胶棒上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毛皮上
6.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 ( )
C.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 电荷总数相等
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一个电子所带的负电 荷数相等
7.在干燥的天气里,阳光下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越梳头发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
A.头发丧失了水分后变得蓬松
B.由于摩擦起电,头发带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由于太阳照射和摩擦产生的热时头发膨胀
D.由于梳子的机械分离使各根头发彼此分开
你在加油站看到过运输汽油的槽罐车吗?留意观察当它输油时,它的车架底部有一条铁质导杆与地面相接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运送汽油的油罐车在运送汽油的过程中,因为油的不断流动,与大地绝缘的油筒内壁发生长时间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电荷积聚,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火花放电容易酿成火灾.在车架底部安装一根与地面接触的铁链,这些积聚的电荷能通过铁链导入大地.
4、两种起电方式比较:
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但是,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 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带电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静电危害多 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 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 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 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 在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 就在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捣的鬼。 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自然界的电现象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553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 自然界的电现象精品ppt课件</a>,文件包含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41《自然界的电现象》课件pptx、411雷电mp4、412塑料吸管吸纸屑mp4、413静电章鱼mp4、414起电机mp4、415尖端放电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自然界的电现象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553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 自然界的电现象一等奖课件ppt</a>,文件包含41自然界的电现象pptx、41自然界的电现象教学设计doc、41自然界的电现象导学案doc、摩擦起电原因mp4、韦氏起电机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 电与电路1 自然界的电现象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 电与电路1 自然界的电现象习题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摩擦起电,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