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匀速提起相同的,两个滑轮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3节 机械效率 1.(2017秋·苏州期中)甲同学用水桶从井里提水,乙同学用绳把掉在井中的桶捞上来,水桶里带了一些水,关于两同学做有用功、额外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提水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B.乙提水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C.甲提水桶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D.乙提水桶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2.(马尾区期末)小明和体重较大的爸爸帮助邻居各扛一袋质量为10 kg的大米,从一楼爬到三楼,爸爸用时较短,则小明与爸爸所做的A.有用功相等B.总功相等C.总功率相等D.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相等3.(2017春·抚松县期末)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用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B.额外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C.总功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低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就越高4.(2017春·永新县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5.(广饶县期末)已知甲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5%,乙机器的机械效率是8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B.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距离C.甲机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D.以上说法都不对6.(2017·河南模拟)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上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更省力,两图机械效率相同B.甲图更省力,而且机械效率高C.乙图更省力,两图机械效率相同D.乙图更省力,而且机械效率高7.(2017·无锡一模)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 s内将重为100 N的物体G匀速提升2 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A.F甲小于F乙B.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C.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D.F甲做功的总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总功率8.(仪征市期中)甲、乙两人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a)、(b)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则两滑轮组的效率ηa和ηb及甲、乙两人所用的力F甲和F乙的比分别是(不计摩擦及绳重)A.2:3 2:3 B.3:2 3:2C.1:1 2:3 D.1:l 3:29.(朝阳区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大的功率一定大B.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C.机械做功时,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D.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10.(2017·泰兴市校级三模)如图所示,在大小为1 000 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将1 8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了0.5 m,设滑轮组摩擦不计.则在此过程中A.做的有用功是500 JB.做的总功是1 500 J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D.若减缓重物的提升速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相应的减小11.(抚顺县一模)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绳子受的拉力分别为F1、F2,保持甲、乙两绳自由端的速度相同,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轴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B.F1和F2大小不相等,F1和F2的功率相同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F1和F2做的功相同12.(2017春·西陵区期末)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A.额外功减少,总功增多B.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C.功率变大,机械做功更多D.机械效率提高,机械做功加快13.(2017春·丰城市期末)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分别把重力相等的两个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F1=F2,比较两拉力所做的功W1、W2及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η2,则有A.W1>W2,η1<η2 B.W1<W2,η1<η2C.W1=W2,η1=η2 D.W1<W2,η1>η214.(2017·天津一模)在一个高为h、长为L的斜面上,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把重为G的木块匀速向上拉的过程中,如果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则木块和斜面间的摩擦力表达式错误的是A.F(1–η) B.C. D.15.(高邮市一模)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600 N的力沿着4 m长的斜面,将重1 200 N的油桶匀速推到高1.5 m的车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斜面是为了省功B.工人师傅做功900 JC.油桶在斜面滚动的摩擦力为600 ND.把油桶滚上去而不是推上去,是为了提高斜面机械效率16.(2017秋·辽阳期末)山区里的挑夫挑着物体上山时,行走的路线呈“S”形,目的是A.加快上山时的速度B.省力C.减小对物体的做功D.工作中养成的生活习惯17.(2017春·薛城区期末)如图所示,斜面长10 m,高4 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质量为50 kg的货物由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500 J(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为80% B.F=300 NC.摩擦力为100 N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18.(澄城县校级期中)如果不考虑摩擦,使用简单机械A.一定可以省力B.可以省功C.可以提高机械效率D.以上说法都不对19.(2017·云龙区校级三模)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300 N的货物,人所用的拉力为200 N,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下1 m,在此过程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用的拉力所做的总功为200 JB.滑轮组提升货物所做的有用功为100 JC.额外功为50 J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20.(潍坊一模)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方式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拉力做功的功率为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 η甲=η乙 B.P甲<P乙 η甲>η乙C.P甲<P乙 η甲<η乙 D.P甲>P乙 η甲>η乙21.(2017春·城关区校级期末)某机械的机械效率为80%,使用它做400 J的有用功,需同时做 J的额外功.22.(2017·芜湖模拟)如图,甲、乙杠杆的质量和长度均相同.分别使用甲乙杠杆将物体A提升相同的高度,则在工作过程中,甲、乙杠杆的机械效率相比η甲 η乙(选填“>”、“=”或“<”).23.(2017·禄丰县校级模拟)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 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手的拉力F甲 F乙;机械效率η甲 η乙(选填“<”、“=”或“>”).24.(2017·广东模拟)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工人师傅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 m,长为3 m,工人用400 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900 N的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工人做的总功是 J,此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重物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是 N.25.(2017·姑苏区校级二模)学校的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 N,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时的拉力为 N,钩码4 s内上升0.2 m,上升过程中钩码的机械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26.(2017·营口二模)如图所示,重500 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44 N,为使物体匀速移动6 m,必须在绳的自由端加60 N的水平拉力.那么拉力做的有用功是 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7.(2017·昆山市一模)小明在探究利用杠杆做功的实践活动中,所用的杠杆是一根质量均匀、重为5 N的硬棒,他将棒的一端固定,把重为15 N的物体挂在棒的中点,然后用手缓慢竖直向上提起棒的另一端,如图所示,若把物体提升了10 cm,则小明作用在杠杆上的拉力是 N,此过程中杠杆的机械效率是 . 28.(营口一模)如图甲所示,用弹簧秤将重为3.9 N的物块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至顶端,则物块所受拉力为 N,已知斜面的高为2 m,长为4 m,则拉力做功为 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若用图乙所示装置匀速提升该重物上升0.5 m,当其机械效率与斜面相同时,竖直向上的拉力为 N,该过程所做的额外功为 J.29.(2017·潍坊一模)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高度/m绳端的拉力/N绳端移动的距离/m机械效率140.101.80.3 260.102.50.3 360.152.5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二次实验中,2 s内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 m,则它运动的速度为 m/s.
(3)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4)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有用功W有1 W有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η2(两空均选填“>”“=”或“<”).由此可知,可采用 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0.(武城县二模)用图示装置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如表.实验次数物体种类物重G/N斜面高h/cm沿斜面的拉力F/N斜面长
s/cm机械效率η/%1木块4151.190602小车415 90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 运动.
(2)根据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 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3)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N.31.(2017·埇桥区二模)如图所示,斜面长L=10 m,高h=4 m.用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将一个重物G为100 N的物体由斜面底部匀速拉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00 J,求:
(1)拉力F的大小;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我们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工,若摩擦力为f,请根据功的原理推导.32.(营口二模)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泥坑,司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汽车拖出.已知整个过程中,水平拉力F是1×104 N,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4 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拉力F做的总功.
(2)有用功为多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3 机械效率课时作业,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3 机械效率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用功和额外功, 机械效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2.3 机械效率课时训练,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