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整套生物冀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试卷练习题
初中生物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课后测评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课后测评,共5页。
A.空气B.光照C.风力D.湿度
2.2021年华北地区受强降雨的影响,很多地方出现了洪涝灾害,看着很多棉花植株泡在水中,慢慢萎缩了。洪涝直接影响棉花正常生长的因素是( )
A.阳光B.氧气C.水分D.土壤
3.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中,自下而上的不同高度上分别生长着贴地表的苔藓、地衣,矮小的草本植物,稍高些的灌木植物和高大挺拔的乔木植物。影响植物这种分层分布特点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光照B.水分C.温度D.空气
4.每年秋季,香山红叶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在日最低平均温度低于8℃、昼夜温差大于13℃时,叶片变色效果最佳。据此分析,影响叶片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B.温度C.空气D.土壤
5.在我国北方,早春、晚秋和寒冷的冬天,低温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为此人们常常采用建造塑料大棚的方法,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适宜的环境,大棚种植技术主要反映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限制因素是( )
A.温度B.水分C.阳光D.空气
6.霜降之后天气越来越冷,被霜打过的柿子味道更甜。这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温度B.阳光C.水D.土壤
7.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在海平面以下11929米,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也是地球的最低点。1960年,科学家在对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时发现,海沟内没有任何绿色植物生长,导致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
8.下列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B.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C.沙漠干旱,生物种类少D.杂草和麦苗争夺水分
9.“老鹰抓小鸡”是我们从小玩到大的游戏,其中老鹰和小鸡的关系是( )
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
10.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的顺序是( )
①松树的叶呈针状
②一山难容二虎
③枯木逢春
④蝙蝠喜欢在夜间活动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生动描述了劳动人民烈日下劳作的情境。农民伯伯给禾苗除草的目的是( )
A.美观好看B.减少杂草与禾苗的竞争
C.杂草能食用D.杂草影响禾苗的传粉
12.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物,根瘤菌供给豆科植物氮肥,二者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 )
A.捕食B.竞争C.共生D.寄生
13.许多成语或诗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诗句中的现象与影响因素对应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14.盐渍化土壤含盐量较高,不利于植物生长。培育耐盐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的生物治理和综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选取拟南芥完成相关实验。
(1)野生拟南芥无法生活在盐渍化土壤中,这体现了____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2)为研究盐渍化土壤对野生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处理种子。
①实验中,除使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处理外,温度、空气等条件应适宜且_______,记录种子萌发情况,计算萌发率。结果如图。
②由图可知,随着氯化钠溶液浓度升高,拟南芥种子萌发率___________,直至无法萌发。
(3)研究人员对野生拟南芥进行辐射处理,获得多种变异类型。基于上述研究,为确保从中筛选出耐盐的变异类型,需选用浓度为__________mml/L的氯化钠溶液。
15.下面是某学生写的一篇作文中的一个片段,分析回答:
我家有一个鱼缸,里面有假山、水草、沙滩和许多的贝壳,在灯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五光十色,就像一个小小的海底世界。
在这美丽的世界里住着三个可爱的小家伙——三条金鱼。大的那条长得又肥又壮,叫肥肥。最小的那条最机灵,叫聪聪。还有一条颜色特别美丽,所以叫它美美。它们三个和睦相处,就像是一家人。
(1)文中影响金鱼“肥肥”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
(2)金鱼“美美”与“聪聪”之间存在的生物学关系是________。
(3)鱼缸中的水温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
A.在步骤3的设计中,对每种情况的操作均同时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________。
B.烧杯①②和烧杯③④两组设计中,哪组更科学、更严谨?________。
C.烧杯⑤⑥组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苍蝇常在白天活动,蚊子常在夜间活动,这是受光照影响形成的昼夜节律。
2.答案:B
解析:洪涝使农田中水分过多,棉花植株的根得不到氧气而死亡。
3.答案:A
解析: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中,形成植物层次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
4.答案:B
解析:由题述内容可知,影响叶片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
5.答案:A
解析:温度过低,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了我国北方,早春、晚秋和寒冷的冬天农作物生长中温度过低的问题。因此,大棚种植技术主要反映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6.答案:A
解析: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霜降之后天气越来越冷,被霜打过的柿子味道更甜,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7.答案:A
解析:随着海水深度不断增加,光照越来越弱,到一定深度后,光照无法到达,这样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生存。
8.答案:D
解析:“杂草”和“麦苗”都属于生物,它们争夺水分,相互影响,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9.答案:D
解析:老鹰以小鸡为食,两者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10.答案:D
解析:①松树的叶呈针状体现了水分对生物的影响;②一山难容二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③枯木逢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④蝙蝠喜欢在夜间活动体现了光照对生物的影响。
11.答案:B
解析:杂草和禾苗是竞争关系,杂草会争夺禾苗的阳光、水分、无机盐等影响禾苗的生长。
12.答案:C
解析: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将其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属于共生关系。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得晚。这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豆苗与草是竞争关系,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红杏伸出墙外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
14.答案:(1)非生物
(2)①相同;②迅速下降
(3)200
解析:(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野生拟南芥无法生活在盐渍化土壤中,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无机盐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2)①对照实验应遵循变量唯一原则。所以实验中,除使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处理外,温度、空气等条件应适宜且相同。②由图可见,随着氯化钠溶液浓度升高,拟南芥种子萌发率迅速下降,直至无法萌发。
(3)据图可见,当氯化钠溶液浓度为200mm/L时,拟南芥种子几乎不萌发。所以为确保从中筛选出耐盐的变异类型,需选用浓度为200mmL的氯化钠溶液。
15.答案:(1)环境中的假山、沙滩、贝壳、灯光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2)种内斗争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烧杯③④组;对照
解析:(1)文中影响金鱼“肥肥”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环境中的假山、沙滩、贝壳、灯光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2)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金鱼“美美”与“聪聪”生活在相同环境中,它们会争夺食物和空气等,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的生物学关系是种内斗争。
(3)A.实验设置了两个重复组,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B.由于烧杯①②组加入热水增加了水量,且水温不易控制,变量不唯一,因此烧杯③④组设计更科学、更严谨。C.烧杯⑤⑥组的作用是对照。
选项
成语或诗句
影响因素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生物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土壤
D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光照
步骤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烧杯⑥
1
各加入1000毫升20℃的水、一条相同生理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
2
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各烧杯中金鱼在相同时间内的呼吸次数
3
①②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
③④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
⑤⑥不做任何处理
4
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各烧杯中金鱼在相同时间内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七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二章 生态系统第三节 生物圈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四章 现代生物技术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现代生物技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巩固练习,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