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8.1.2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课时学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

    8.1.2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课时学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第1页
    8.1.2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课时学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1.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以及过程2.理解《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侵略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2)爆发:1856年,英、法对中国发动战争。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延续,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3)主要暴行:186010月,英法联军洗劫北京城,火烧圆明园。①条约: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1858年)和《北京条约》(1860年)。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主要内容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航;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并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加大量的赔款等②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外国侵略势力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二、太平天国运动1)爆发:1851年洪秀全名众在广西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纲领:《天朝田亩制度》。3)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次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拓展提升】称英、法两国1856年发动的这次侵略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1)从背景和目的看,这场战争是西方列强不满足于鸦片战争所获得的权益,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在“修约”要求遭到拒绝后发动的战争。2)从侵略力量上看,有所扩大。鸦片战争的侵略者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既有英、法两国直接出兵,又有美、俄两国充当帮凶。3)从战争结果看,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1.某文献记载: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文献应是( )A. 《瑷珲条约》            B. 《中国土地法大纲》            C. 《天朝田亩制度》            D. 《资政新篇》【答案】 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明确提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故C符合题意;ABD项与材料中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主旨不符合,排除。故答案为: C2.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一方面,太平军所到之处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出现这一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 )A.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B. 宣传拜上帝教和巩固政权的需要C. 太平天国指导思想出现混乱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答案】 B【解析】依据题干一方面,太平军所到之处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拯救人民。拜上帝教反对儒家的偶像崇拜;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是用儒家的思想约束人们的思想服从统治者,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答案为:B1.圆明园马首铜像在火烧圆明园时流失,201911月由香港爱国人士捐赠给国家文物局。马首铜像流失于(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答案】 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60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马首铜像等流失,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解答,需要准确识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间。2.随着外国侵略的加剧,国人的反抗也越来越猛烈,从虎门到慈溪,从广州到北京,凡是有外国侵略者的地方,就有中国人的反抗!在慈溪被太平军击毙的侵略军头目是(   A. 义律                                  B. 华尔                                  C. 瓦德西                                  D. 李鸿章【答案】 B【解析】18608月,太平军将领李秀成在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慈溪的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的头目华尔。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学生要从所给信息中分析得出答案。3.坐落在北京西产郊的圆明园是清朝大型的皇家园林,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开始修建,1860年遭纵火焚烧,从此这座举世瞩目的世界园林不复存在。纵火焚烧圆明园的是(   A. 英军                                B. 英法联军                                C. 日军                                D. 八国联军【答案】 B【解析】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劫掠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珍宝并放火烧园,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B项英法联军纵火焚烧圆明园,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4.1858年,英法侵略者通过《天津条约》增开了10处通商口岸,最南的口岸位于今天的(   A. 广州                                     B. 深圳                                     C. 文昌                                     D. 海口【答案】 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10处通商口岸,长江流域有汉口、九江、南京、镇江,沿海有营口、烟台、汕头,海南有琼州,台湾的台南和淡水为通商口岸。按照地理位置判断,最南的通商口岸是琼州,位于今天的海口,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天津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影响。5.下图是英军随军画师绘的《1860年中国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武装侵略中国的国家除英国外,还有(   A. 俄国                                     B. 美国                                     C. 法国                                     D. 日本【答案】 C【解析】依据题干的英军、1860年中国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6—1860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1860年中国战争》中,武装侵略中国的国家除英国外,还有法国。故C符合题意;俄国和美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帮凶,没有直接参战。故AB不符合题意;日本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6.“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答案】 C【解析】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C项《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北京条约》的内容的识记能力。7.202012月,在外飘零百余年的马首铜像,终于回归阔别已久的家——圆明园。马首回家,诠释着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道理。十二生肖流失海外始于(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答案】 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犯下了火烧圆明园的恶行,英法联军抢夺了十二生肖等宝物,故C符合题意;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未入侵北京,故A不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本未入侵北京,故B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列强未火烧圆明园,抢夺圆明园的宝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史实是答题的关键。8.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由农民起义创建的政权。它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主要发展潮流同步的是( )A.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B. 抗击华尔率领的洋枪队C. 洪仁开写成《资政新篇》D.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答案】 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适应了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潮流,也是世界潮流,C符合题意;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不能体现当时世界主要发展潮流,A不符合题意;抗击华尔率领的洋枪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客观效果,并没有说明它适应时代潮流,B不符合题意;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革命运动高峰的体现,不是新时代特征,适应时代潮流,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资政新编》的相关史实。理解当时世界主要发展的潮流是什么(发展资本主义)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学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教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鸦片战争的烽烟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鸦片战争的烽烟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个不平等条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