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B选修2-22.2.1综合法与分析法教案
展开教学要求: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教学重点:会用综合法证明问题;了解综合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的特点,结合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已知 “若,且,则”,试请此结论推广猜想.
(答案:若,且,则)
2. 已知,,求证:.
先完成证明 → 讨论:证明过程有什么特点?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例题:
① 出示例1:已知a, b, 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a(b2 + c2) + b(c2 + a2) + c(a2 + b2) >6abc.
分析:运用什么知识来解决?(基本不等式) → 板演证明过程(注意等号的处理)
→ 讨论:证明形式的特点
② 提出综合法: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
框图表示: 要点:顺推证法;由因导果.
③ 练习:已知a,b,c是全不相等的正实数,求证.
④ 出示例2:在△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C成等差数列,a、b、c成等比数列. 求证:为△ABC等边三角形.
分析:从哪些已知,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如何转化三角形中边角关系?
→ 板演证明过程 → 讨论:证明过程的特点.
→ 小结: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边角关系的转化;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内角和)
2. 练习:
为锐角,且,求证:. (提示:算)
② 已知 求证:
3. 小结:综合法是从已知的P出发,得到一系列的结论,直到最后的结论是Q. 运用综合法可以解决不等式、数列、三角、几何、数论等相关证明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求证:对于任意角θ,. (教材P52练习 1题)
(两人板演 → 订正 → 小结:运用三角公式进行三角变换、思维过程)
2. 的三个内角成等差数列,求证:.
3. 作业:教材P54A组 1题.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B选修2-21.1.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B选修2-21.1.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求长度,课堂练习,回顾反思,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B选修2-21.1.2瞬时速度与导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B选修2-21.1.2瞬时速度与导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引入探索,提高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2.1.1合情推理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2.1.1合情推理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