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集体舞)跳竹竿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集体舞)跳竹竿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歌教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集体舞)跳竹竿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竹竿》;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2、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3、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2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音乐形象。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欢快情绪,培养孩子们的韵律感。 ?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3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它赞颂了我国的大好河山,请同学来听听歌曲中描绘了我国的哪些景色?(五指山、万泉河)2、师:你知道五指山、万泉河位于我们国家的什么地方吗?(海南省)3、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在我国的海南省,那里气候温湿、风景秀丽、四季常青、物产丰富,还有雄伟的五指山和秀丽的万泉河,现在那里也已经被开发成为旅游圣地了。(课件展示海南风景)4、师:刚才你看到了哪些情景?谁知道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海南是全国唯一的黎族聚居区。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黎族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有着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二、新歌教授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海南民歌《跳竹竿》,它的原名为《跳柴歌》,柴这里指什么?(竹竿)2、黎族人民爱跳也爱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在跳柴时唱些什么呢?3、师范唱。听了这首歌曲,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呢?4、学唱曲谱。(1)下面,我来唱,请同学们仔细听,其中哪些地方旋律是相同的?(一二句、三四句前两小节相同。)(2)师生合作唱谱。生唱旋律相同的前半部分,师唱后半部分。(3)请同学们轻声完整地视唱曲谱,感受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八分附点处提醒唱好。)4、学唱歌词。(1)这首歌不仅旋律好听,歌词也写的很美。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一字两音的地方。(2)黎族人民在跳柴时心情很愉悦的,请同学们也用欢快跳跃的情绪来唱一唱歌词。(3)歌曲中每一句歌词都表现出黎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颂,你觉得歌曲中什么地方轻轻唱更能表现出他们的快乐呢?(每一句句末两字。)5、小结(1)欣赏跳竹竿视频(2)真正跳柴的人要在跳柴的过程中表演出磨刀、筛米、穿门、鹿跳、转身、来回等花样。谁反映慢,脚腿就会被夹住。被夹住的人在大伙善意的笑声中被竹竿夹抬出场。谁能坚持到最后,闯过跪、蹲、站三关,谁就能坐在竹竿上被高高抬起,接受欢呼与祝贺。(3)拓展:介绍黎族的文化习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集体舞)跳竹竿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集体舞)跳竹竿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集体舞)跳竹竿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