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同步课件PPT+教案
- 浙教版科学七下2.5《光的反射和折射》第3课时 课件+教案 课件 22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2.5《透镜和视觉》第1课时 课件+教案 课件 20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2.6《透镜和视觉》第3课时 课件+教案 课件 22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2.7《压强 》第1课时 课件+教案 课件 21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2.7《压强》第2课时 课件+教案 课件 19 次下载
七年级下册第6节 透镜和视觉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6节 透镜和视觉教课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透镜和视觉第2课时pptx、《透镜和视觉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六节《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第六节《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实验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能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放大镜的原理和成像特点。能力目标:1.通过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自主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合作,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通过实验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能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放大镜的原理和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1.通过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自主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教师: 同学们,我们现在使用的投影仪,电脑上的ppt 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学生:放大了。教师:我们用照相机拍照,外面的景色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学生:缩小了。教师:那凸透镜到底是起到放大作用还是缩小作用呢?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探究一下。二、新知学习1.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师:我们先明确下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要准备的 器材有:蜡烛、凸透镜、光屏……如图所示摆放。教师:我们再正式开始实验之前,先明确几个概念,物距是指……教师:我们先将蜡烛放在二倍焦虑以外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教师一边说,一边操作,让学生观察光屏上的像的特点。学生:u>2f f<v<2f 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教师补充:生活中它的应用是“照相机”,同学们可以好好想一下,假设我们拍远处的大山,得到的照片是缩小的实像。教师:边放映ppt动画,边讲解作图过程。教师:我们把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上,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学生: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教师依据ppt继续边实验边讲解,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并作图。教师:和学生们做完这五个实验后,一起归纳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图表。(P17页)教师:教师根据ppt右侧图片对比总结出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物远像远像变大。教师:依据ppt进行提问与讲解。2.测量焦距的方法教师: 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如何测量焦距呢?引出测量焦距的方法。3.放大镜和照相机教师:分发放大镜,让学生们使用放大镜,自行归纳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教师:前面我们再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已经讲了照相机对应的凸透镜成像规律。那请同学们思考:在给全班同学合影时,有几位同学没有入镜,这个时候该如何调节物距呢?请用凸透镜成像原理来解释?学生:…… 引导学生回答“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三、课堂巩固接下来,我们做几道典型的题目巩固一下本节课的内容。我们来看第一个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四、总结教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尽可能让学生来总结。)学生按照顺序来回答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去引导。板书设计 1.凸透镜成像规律(五条),并且作图......课后作业本节《透镜和视觉 第2课时》同步练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节 透镜和视觉优质课课件ppt,文件包含26透镜和视觉pptx、26透镜和视觉练习原卷版docx、26透镜和视觉练习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第6节 透镜和视觉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闻报道,6透镜和视觉,想一想,透镜的种类,凸透镜,凹透镜,中央厚边缘薄,中央薄边缘厚,活动一,活动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节 透镜和视觉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透镜和视觉,第一课时,透镜的分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凸透镜,凹透镜,透镜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会聚在一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