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4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4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案,共9页。
第01讲 平面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
①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 ② 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③ 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④ 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⑤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⑥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⑦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一)基础知识回顾:
1.向量的定义: 既有_____又有_____的量叫做向量.向量的______也即向量的长度,叫做向量的_____.
2.零向量: 模长为_____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_______.零向量没有确定的方向.
3.单位向量: 模长等于________________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记作_______.
4.共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______________的非零向量叫做共线向量. 规定:_______与任意向量共线.
其中模长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____________;模长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___________;
5.向量的运算: 加法、减法、数乘运算的运算法则,运算率,及其几何意义.
6.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___________.
7.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点共线定理:平面上三点A,B,C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α,β,使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α+β=____, O为平面内任意一点.
9.①中点公式:若M是线段AB的中点, O为平面内任意一点,则 =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ABC中, 若G为重心,则 =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例题分析:
例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则 B.对于任意向量,有
C.若,则或 D.对于任意向量,有
例2.(2007北京理)已知是所在平面内一点,为边中点,且,
那么( )
A. B. C. D.
例3.(2008广东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与BD交于点O,E是线段OD的中点,AE的延长线与CD交于点F. 若, ,则( )
A. B. C. D.
(三)基础训练:
1.(2006上海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A)=; (B)+=;
(C)-=; (D)+=.
2.(2007湖南文)若O、E、F是不共线的任意三点,则以下各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D.
3.(2003辽宁)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P在对角线AC上(不包括端点A、C),则( )
A. B.
C. D.
4.(2008辽宁理)已知O,A,B是平面上的三个点,直线AB上有一点C,满足,则( )
A. B. C. D.
5.(2003江苏;天津文、理)是平面上一定点,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满足的轨迹一定通过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6.(2005全国卷Ⅱ理、文)已知点,,.设的平分线与相交于,那么有,其中等于( )
(A)2 (B) (C)-3 (D)-
7.设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若向量与的方向相反,则k=__________.
8.(2007江西理).如图,在△ABC中,点O是B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AC于不同的两点M、N,若= m,=n,则m+n的值为 .
9.(2005全国卷Ⅰ理)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则实数m =
10.(2007陕西文、理)如图,平面内有三个向量、、,其中与的夹角为120°,与的夹角为30°,且==1,=.若=的值为 .
(四)拓展与探究:
11、(2006全国Ⅰ卷理)设平面向量、、的和。如果向量、、,满足,且顺时针旋转后与同向,其中,则( )
A. B. C. D.
A
O
M
P
B
12. (2006湖南理)如图2,OM∥AB,点P在由射线OM、线段OB及AB的延长线围成的阴影区域内(不含边界)运动,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
第02讲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
① 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② 学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③ 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一)基础知识回顾:
1.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2.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若=(x1,y1),=(x2,y2),λ∈R,则=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3. 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向量模的公式:设=(x,y),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若已知点A(x1,y1), B(x2,y2) , 则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M(xO,yO)是线段AB的中点,则有中点坐标公式
(二)例题分析:
例1.(2008安徽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为一条对角线,若,,则=( )
A. (-2,-4) B.(-3,-5) C.(3,5) D.(2,4)
例2.(2004春招安徽文)已知向量,且,则的值分别是( )
(A)-2,1 (B)1,-2 (C)2,-1 (D)-1,2
例3.(2005全国卷III理、文)已知向量,且A、B、C三点
共线,则k= _______ .
(三)基础训练:
1.(2008四川文)设平面向量,则( )
(A) (B) (C) (D)
2.(2006全国Ⅱ卷文)已知向量=(4,2),向量=(,3),且//,则=( )
(A)9 (B)6 (C)5 (D)3
3.(2004浙江文)已知向量且∥,则= ( )
(A) (B) (C) (D)
4.(2007海南、宁夏文、理)已知平面向量,则向量( )
A. B. C. D.
5.(2008辽宁文)已知四边形的三个顶点,,,且,
则顶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6.(2006山东文)设向量=(1,-3), =(-2,4),若表示向量4,3-2,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
能构成三角形,则向量为( )
(A)(1,-1) (B)(-1, 1) (C) (-4,6) (D) (4,-6)
7.(2005湖北文)已知向量=(-2, 2) , =(5, k). 若不超过5,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4,6] B.[-6,4] C.[-6,2] D.[-2,6]
8.(2008广东文)已知平面向量,且∥,则=( )
A.(-2,-4) B. (-3,-6) C. (-4,-8) D. (-5,-10)
9.(2004天津理、文)若平面向量与向量的夹角是,且,则( )
A. B. C. D.
10.(2008湖南文) 已知向量,,则=________.
11、(2004上海文)已知点A(-1,5)和向量=(2,3),若=3,则点B的坐标为 .
.
12.(2008全国Ⅱ卷文、理)设向量,若向量与向量共线,
则 .
(四)拓展与探究:
13.(2004上海理)已知点A(1, -2),若向量与=(2,3)同向, =2,则点B的坐标为
14.(2004春招安徽理)已知向量集合M={|=(1,2)+λ(3,4),λ∈R},
N={|=(-2,-2)+λ(4,5),λ∈R}. 则M∩N=( )
A.{(1,1)} B.{(1,1),(-2,-2)} C.{(-2,-2)} D. Φ
第03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
① 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② 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③ 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④ 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 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一)基础知识回顾:
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两个非零向量,其夹角为θ,则=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
和的数量积.其中______________叫做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
2.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设=(x1,y1),=(x2,y2),则=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设两个非零向量,则有
向量式: ⊥ ⇔_____________; 坐标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几个重要性质:
①; ②若与同向,则=________;若与反向,则=________;
③两个非零向量,其夹角为θ,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例题分析:
例1. (2008江苏) ,的夹角为,, 则 .
例2.(2007四川文、理)设A(a,1),B(2,b),C(4,5),为坐标平面上三点,O为坐标原点,
若上的投影相同,则a与b满足的关系式为( )
(A) (B) (C) (D)
例3.(2005江西理、文)已知向量,,则的夹角为( )
A.30° B.60° C.120° D.150°
例4. (2004浙江文、理)已知平面上三点A、B、C满足||=3,||=4,||=5, 则·+·+·的值等于 。
(三)基础训练:
1.(2006全国Ⅰ卷文)已知向量满足,且,则与的夹角为( )
A. B. C. D.
2.(2005福建理)在△ABC中,∠C=90°,则k的值是( )
A.5 B.-5 C. D.
3.(2008湖北文、理)设=(1,-2), =(-3,4), =(3,2), 则 =( )
A.(-15,12) B.0 C.-3 D.-11
4.(2007山东文)已知向量,若与垂直,则( )
A. B. C. D.4
5.(2006湖北理)已知向量,是不平行于轴的单位向量,且,则( )
A.() B.() C.() D.()
6.(2006浙江文)设向量满足,,则 ( )
(A)1 (B)2 (C)4 (D)5
7.(2004重庆文、理)若向量的夹角为,,则向量的模为:( )
A. 2 B. 4 C. 6 D .12
8.(2007江西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对角线OB的两端点分别为O(0,0),
B(1,1),则·= .
9.(2006天津文、理)设向量与的夹角为,,,则 .
10.(2007上海文)若向量的夹角为,,则= .
11.(2006北京文)已知向量a=(cos,sin),b=(cos,sin),且ab,那么a+b与a-b的夹角的大小是 .
12.(2004天津文)已知向量若与垂直,则实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与探究:
13.(2008天津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则 .
14、(2005江苏)在中,O为中线AM上一个动点,若AM=2,
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第04讲 平面向量的应用
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
①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②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
(一)例题分析:
例1.(2005湖南文)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则P是△ABC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例2.(2005全国卷Ⅱ理、文)点在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向量(即点的运动方向与相同,且每秒移动的距离为个单位).设开始时点的坐标为(-10,10),则5秒后点的坐标为( )
(A)(-2,4) (B)(-30,25) (C)(10,-5) (D)(5,-10)
例C
D
3.(2007重庆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0, 则的值为( )
A.2 B. C.4 D.
B
A
(二)基础训练:
1.(2007湖南理)设是非零向量,若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则必有()
A. B. C. D.
2.(2008湖南文)在中,AB=3,AC=2,BC=,则 ( )
A. B. C. D.
3.(2008浙江理))已知,b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若向量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
(A)1 (B)2 (C) (D)
4.(2002全国新课程文、理,天津文、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若点满足,其中有且,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B)
(C) (D)
5.(2004辽宁)已知点、,动点,则点P的轨迹是(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6. (2008湖南理)设D、E、F分别是△ABC的三边BC、CA、AB上的点,且
则与( )
A.反向平行 B.同向平行 C.互相垂直 D.既不平行也不垂直
7.(2006福建理)已知︱︱=1,︱︱=,=0,点C在∠AOB内,且∠AOC=30°,
设=m+n(m、n∈R),则等于( )
A. B.3 C. D.
8.(2005全国卷III理、文)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为F1、F2,点M在双曲线上且则点M到x轴的距离为( )
A. B. C. D.
9.(2004春招上海)在中,有命题 ①; ②;
③若,则为等腰三角形; ④若,则为锐角三角形.
上述命题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10.(2007上海理)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是与轴正方向同向的单位向量.在直角三角
形 中,若,则的可能值个数是( )
A.1 B.2 C.3 D.4
11.(2007天津文)在中,,,是边的中点,则= .
12.(2007天津理)如图,在中,,是边上一点,,则 .
(三)拓展与探究:
13.(2006陕西文、理)已知非零向量与满足(+)·=0且·= ,则△ABC为( )
A.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14.(2008山东文)已知为的三个内角的对边,向量.若,且,则角的大小分别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第01讲 平面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二)例题分析:
例1. B. 例2.A. 例3.B.
(三)基础训练:
1. C; 2.B. 3.A. 4. A. 5.B 6.C; 7._—4__;8. 2 .9. 1 ;10. .
(四)拓展与探究:
11、D.; 12. ,.
第02讲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二)例题分析:
例1. B; 例2. D; 例3. ;
(三)基础训练:
1.A; 2.B; 3. A; 4.D; 5.A; 6.D; 7.C; 8。C; 9.A. ;
10.__2___ ; 11。 (5,14) ; 12. 2 .
(四)拓展与探究:
13. (5,4) ; 14. C.
第03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二)例题分析:
例1. 7 ; 例2.。A ; 例3。C; 例4. –25 ;
(三)基础训练:
1.C; 2.A; 3.C; 4. C; 5.B; 6. D; 7.C.
8. 1 ; 9.. 10.. 11. 90o . 12. __—1_;
(四)拓展与探究:
13. 3 . 14、__-2___。
第04讲 平面向量的应用
(一)例题分析:
例1. D. 例2.C; 例3. C.
(二)基础训练:
1.A. 2.D. 3.C . 4.D . 5.D. 6.A. 7.B. 8.C. 9.C 10.B
11.. 12..
(三)拓展与探究:
13. D. 14. C.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4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巩固深化,发展思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新课标A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预习,典型例题,反馈练习,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