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同步备课课件PPT+教案+同步练习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中学地理课件pptx、同步练习docx、教学设计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海陆变迁》同步练习1960年智利大地震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这也是人类地震观测史上记录到规模最大的地震。这场地震也引发了浪高高度为25米的巨大海啸侵袭了智利、夏威夷、日本、菲律宾、澳洲东南部与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右图为该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地震发生在( )之间A.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B.南极洲板块与欧亚板块C.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2.这两个板块在该处碰撞挤压,还形成了( )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3.地震主要在( )引发海啸A.印度洋 B.北冰洋C.太平洋 D.大西洋下图是大陆漂移的过程,据此完成4~6题。4.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是( ) A.哥伦布 B.魏格纳 C.麦哲伦 D.阿蒙森5.大陆漂移假说认为( ) A.原始地球上的陆地是分离的B.原始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现在海陆分布格局是大陆漂移的结果D.地表只有垂直运动,没有水平运动6.大陆漂移假说的依据之一,是有两个大洲海岸线轮廓几乎吻合,即图中的( ) A.②和④ B.⑥和⑦ C.3和⑤ D.①和37.大西洋中脊是两个板块张裂而形成的边缘。岩浆由地幔上升,中脊两边的板块便被分开。这个张裂作用至今仍然持续,两边的板块每年以5至10厘米的速度分别向东西方向移动。下图是大西洋中脊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西洋中脊是由____板块和____板块以及____板块张裂形成。(2)大西洋的面积将会 (填“迅速”或“缓慢”)变 (填“大”或“小”)。(3)大西洋中脊的海水温度比周边海域的海水温度要高,请你解释原因。同步练习 答案1.A2.B3.C4.B5.C6.C7.(1)美洲 亚欧 非洲(2)缓慢 大(3)大西洋中脊是板块交界(张裂)的地方,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能丰富,加热海水, 因此海水温度比周边海域的海水温度更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案配套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表形态变化,课堂活动,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张裂,板块挤压,火山与地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获奖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课堂练习,大陆拼合图,搜寻证据,板块张裂,板块挤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程标准,地表形态变化,PART01,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