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1 酸及其性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1 酸及其性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流程,第二课时,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酸,了解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初步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浓硫酸、浓盐酸标签的识读,初步学会搜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样品展示和实验视频,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素养。
【教学重点】
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
【教学难点】
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的结果分析。
【教学流程】
引入: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几种酸的提问,同时写出它们的化学式,使学生对“酸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引出课题。
第一环节:认识浓盐酸、浓硫酸
[标签识读]:
多媒体展示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标签,通过识读,指导学生筛选出其中的有用信息,如:化学式、密度、溶质质量分数等信息。
[指导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浓硫酸和浓盐酸的颜色、状态,并打开瓶塞观察现象,指导学生将观察、阅读、思考的结果填写在课本的表格中。
[特别强调]:
1.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瓶口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
2.工业用盐酸因含有少量杂质而略带黄色。
3.正确的闻气味的方法:不可凑近瓶口,要用手在瓶口处轻轻扇动,仅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第二环节:浓硫酸的特性
[讲解]:
1.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稀释浓硫酸:浓硫酸在溶于水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3.浓硫酸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知道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2.了解盐酸、硫酸的主要用途;
3.知道什么是复分解反应,会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属于复分解反应;
4.记住盐的定义,会判断某种物质是不是盐。
【教学重点】
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
稀盐酸、镁条、生锈的铁钉、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播放盐酸泄漏的视频。
盐酸泄露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说明盐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盐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三、实验探究、讲授新课
实验探究1:
1.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通过实验验证,注意实验安全。
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后,推选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获得结论: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实验探究2:
2.向分别盛有镁条、碳酸钠(Na2CO3)粉末、生锈铁钉、硝酸银(AgNO3)溶液、氯化钡(BaCl2)溶液的5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并记录现象。
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后,推选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小组选代表到黑板上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
Mg+2HCl=MgCl2 +H2↑
Na2CO3+2HCl=2NaCl+H2O+CO2↑
Fe2O3+6HCl=2FeCl3+3H2O
AgNO3+HCl=AgCl↓+HNO3
除锈后的铁钉能继续与盐酸反应:
Fe+2HCl=FeCl2 +H2↑
实验探究3:
3.向分别盛有镁条、碳酸钠(Na2CO3)粉末、生锈铁钉、硝酸银(AgNO3)溶液、氯化钡(BaCl2)溶液的5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稀硫酸,观察并记录现象。
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并选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小组选代表到黑板上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其他同学在学案上完成。
Mg+H2SO4=MgSO4+H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Fe2O3+3H2SO4=Fe2(SO4)3 +3H2O
BaCl2+H2SO4=BaSO4↓+2HCl
学生总结:通过实验可以看出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过渡:
为什么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那是因为它们在溶于水时,都解离出了共同的阳离子——氢离子,正是由于氢离子的存在,导致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称作酸的通性。
过渡:你能总结出酸的通性吗?
总结酸化学性质: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4)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学生活动:复分解反应。
交流展示,诠释疑难。
Na2CO3+2HCl=2NaCl+H2O+CO2↑
Fe2O3+6HCl=2FeCl3+3H2O
AgNO3 +HCl=AgCl↓+HNO3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Fe2O3+3H2SO4=Fe2(SO4)3 +3H2O
BaCl2+H2SO4=BaSO4↓+2HCl
归纳:观察上述反应,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大家可以看生成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关系,反应物是怎样变成生成物的、生成物有多少种?
总结:
复分解反应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过渡:我们已经学过的反应类型都可以用字母表示出来,那么,如何用用字母表示复分解反应呢?
AB+CD=AD +CB
过渡:观察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组成上有哪些特点?
像Na2CO3、BaCl2、MgCl2、NaCl、FeCl3等均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化学上把这类化合物称为盐。
三、拓展应用
1.日常生活中白醋通常放在哪种容器中?能不能用铁桶盛放?为什么?
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酸有哪些用途?
四、交流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感受?操作
取少量稀盐酸,
滴入石蕊试液
取少量稀盐酸,
滴入酚酞试液
现象
物质
镁条
碳酸钠粉末
生锈铁钉
硝酸银溶液
氯化钡溶液
加入稀盐酸后的现象
物质
镁条
碳酸钠粉末
生锈铁钉
硝酸银溶液
氯化钡溶液
加入稀硫酸后的现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2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夯实基础,中考链接,方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海水“晒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粗盐的提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1 酸及其性质教学设计,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