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和可能性》教案设计
展开统计和可能性
教学 内容 | 统计与可能性121页-128页 | |||
教学 目标 | 1.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使学生掌握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通过整理、交流、反馈等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难点: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 |||
教学准备 | 挂图等 | |||
教 学 环 节 | 过 程 目 标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反 思 |
谈话导入
|
抓住学生的校服这一信息,生成研究的内容,引出课题。 、
| 一、 组织谈话 引出信息 1.师:同学们每人都有校服吧,你们穿的校服尺寸都相同吗?为什么? 2.怎么才能清楚、准确地知道我们班每种尺寸的校服有多少件?让学生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介绍给大家。 3.借助学生介绍的方法引出课题。(板书:统计) |
学生观察,交流。
感知:服装有大小之分,不同身高的学生适合穿不同号码的服装。
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介绍给大家。
|
|
探究新知,掌握分段整理的方法。
巩固应用
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
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学生在练习中通过一次次的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分析、辨别、确认,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有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进一步体会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整理,巩固,提高、延伸。 | 二、 探究新知,掌握分段整理的方法。 1.动态出示本班学生身高记录单,和题目问题。 2.引导学生理解必须要分段整理数据,师:那么现在我们已经把身高的范围分好了,我们如何来整理各个身高段的人数呢?在小组里讨论各自整理的方法,鼓励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进行。 3.组织交流反馈整理数据的方法。借助学生反馈的不同方法,突出介绍画“正”字的方法。 4.组织用正字法整理数据。 5.组织完成本班学生校服情况统计表。 6.结合统计表交流得到的数学信息。 7.小结刚才在整理数据时的各种方法,让学生反思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注意点。 三、巩固发展 1.完成书本P124“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第一题数据和要求; (2)先让学生初步理解题意和解题的方法。 (3)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体会,并说说对统计结果的看法。 2.完成书本P124“想想做做”第2题。 (1)先投影出示第2题所有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题意; (2)让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直接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写统计表; (3)交流统计的结果,并说说在统计过程中的体会。 (4)让学生观察统计后的表格,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说说从表格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感受到了些什么,有什么心里话要说说的。 (5)教师小结 3.完成书本P125“想想做做”第3题。 方法同上题。
|
各自报自己校服的尺寸。
小组里讨论各自整理的方法,鼓励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进行。
说说根据统计的结果,能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和同桌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小结刚才在整理数据时的各种方法,
独立完成,再交流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体会,并说说对统计结果的看法。
用画“正”字的方法直接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写统计表; 交流统计的结果,并说说在统计过程中的体会。
观察统计后的表格,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说说从表格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感受到了些什么,有什么心里话要说说的。
独立完成
让学生读一读,再组织交流;最后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
四年级上数学单元检测统计和可能性_北京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数学单元检测统计和可能性_北京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填一填,解决问题,做一做,试一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北京版六、统计和可能性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北京版六、统计和可能性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学习,探索新知,实践统计,巩固新知,回顾总结,实践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本册综合优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组织练习,总结反思,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