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时 声速与听力【知识与技能】1.了解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2.认识超声和次声.【过程与方法】1.通过声传播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学习在观察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初步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起对声的好奇,激发求知的欲望.【重点】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难点】声音的频率,超声与次声.知识点一 声传播的速度【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9,完成以下问题:1.声的传播需要时间.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声速.2.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15 ℃)340海水(25 ℃)1 531空气(25 ℃)346铜(棒)3 750软木(25 ℃)500大理石3 810煤油(25 ℃)1 324铝(棒)5 000水(常温)1 500铁(棒)5 200【教师点拨】1.声速的大小与介质有关.一般来讲,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其次,在气体中最慢.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温度越高,声速越大.【跟进训练】1.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C )A.发声体振动的幅度B.发声体振动的快慢C.传播声音的介质D.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2.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指声音15 ℃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那么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 700 k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解:这架飞机的飞行速度v=2.5×340 m/s=850 m/s.从广州飞行北京的时间t===2 000 s.知识点二 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9-40,完成以下问题:1.人的声带振动,可以发出声音;声波传入人耳中,触动鼓膜,则会产生听觉,使我们听到声音.2.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频率.3.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超声:频率高于20_000Hz的声.3.声能产生能量,并靠声波传递.【教师点拨】1.次声和超声不为人耳所感知.但有许多动物的听声范围与人不同,狗和猫能听到超声;蝙蝠和海豚可以听到100 000 Hz以上的超声;水母可以听到8 Hz~13 Hz的次声.2.超声和次声有各自的特征,也有不同的用途和危害.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测速、超声波探测距离、超声波碎结石、“B超”等.次声的应用有:监测次声波可以预测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大象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等.3.如下图所示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和发声频率范围:【跟进训练】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20Hz到20_000Hz;人们把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把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声现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4 机械效率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3 功 功率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