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案
展开1.4.2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年级 | 二 | 学科 | 数学 | 主题 | 练习二 | 主备教师 |
|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1 | 时间 |
| 导学教师 |
| |
教学目标 | 1、通过练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明确计算的要求,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
教学 重、难点 |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 |||||||
导学方法 | 通过实践,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 |||||||
导学步骤 |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学教师复备 | |||||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 揭示课题。 我们这学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还有加减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练习这些内容。(板书课题) 1、口算 16-7= 100-40= 6+80= 67—7= 63—20= 57—5= 70+19= 60—8= 3+8= 15-5= 2、85-27-39 45+29-30 学生计算并指名板演,然后检查计算过程和得数。 说明:如果两步都要用竖式笔算,竖式连着写要简便一些。 哪一步能口算就口算。 | 首先对所要复习的内容进行提示,同时回顾了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
| |||||
课堂检测 | 1、思考练习二第1题 要求:请小朋友看第1题里三小题,每一步都要用竖式吗?每题哪里可以不用竖式? 学生交流哪些可以不用竖式笔算,为什么这些可以不列竖式算。 指出: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里,如果遇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就可以不用竖式笔算,直接可算得数。 2、做练习二第2题
让学生观察前两小题(出示题目),说说每小题要怎样算,明确分别是:每次加9,连加5个9;每次减7,连减5个7. 要求学生口算得数,每次填在□里。 交流得数,教师板书。 追问:第一小题,18本身是几个9相加得到的?加上1个9就有了几个9,得多少?再加1个9,4个9是------(36)5个9是…… 看第二小题,42连续减几个7得7?想想看42里一共有几个7? 出示第三小题,让学生观察思考:最后35是怎样得到的?□里的数要怎样算?同桌讨论讨论。 交流:怎样算出□里的数?(引导学生交流,明白可以先想最后一个□里是多少,再想倒数第二个……明白可以“反过来”想的方法算结果。) 学生计算填写,然后校对结果。 3、做练习二第3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知道哪些条件,要求哪些问题。(明确这里有两个问题:求多少面红旗,还要求有多少面绿旗) 提问:哪种旗最多,哪种旗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列式解答,指名一人板演。 检查交流板演题,明确算法。 提问:求红旗多少面和绿旗多少面为什么算法不一样?(红旗多,黄旗少,求红旗面数要把30面和多的26面合起来,用加法;绿旗少,黄旗多,求绿旗面数要从30面里面去掉少的14面,用减法。) 4、做练习二的第4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交流明确:小芳拍了20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小强拍的比小芳少。 引导:你认为谁拍的最多,谁拍的最少? 小朋友讨论一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他可能拍了多少下,最多拍了多少下呢?再想想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 交流:小军最多拍了多少下?你是怎样想的?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你又是怎样想的? 指出:小军拍的比小芳少,也就不满20下;不满20下的数里最多是19下。小强拍的比小芳多,也就超过20下;超过20下的数里最少是21下。 5、思考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讨论:怎样才能使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提示:相同数量的部分先不考虑。 讨论:28、30和22、24,怎样使这四个数变成相等的两部分呢? 出示:□+□=□+□ 你能说出怎样交换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指出:只要将30和22一组或者将24和28一组,就可以使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提问:我们练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你对它的计算过程有哪些认识?你对知道了比一个数多(少)几,求大的或小的那个数量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又有哪些体会? | 整理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
连续加和连续减为后面学习表内乘除法做准备。
综合了3个数量的比较,解题时需要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
进行简单推理,加深对比一个数多和比一个数少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了初步的推理能力。
|
| |||||
总结提升 | 1、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都是从左往右计算,笔算时可以用两个竖式连写的简便方法。能口算的要口算。 2、 求大的的数量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小的数量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 |||||||
板书设计 | 练习二 | |||||||
本课作业 | 补充练习 | |||||||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通过练习,学生的计算方法得到巩固,并且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计算技能。解决问题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了初步的推理能力。 | |||||||
【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7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练习 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7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练习 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五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五 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兴趣为基础,凸显方程价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