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上册第5章 几何证明初步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第5章 几何证明初步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青岛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 几何证明初步》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同旁内角互补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同角的补角相等 B.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C.两个无理数的和仍是无理数 D.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3.如图,点E在BC的延长线上,则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D∥BC的是( )A.∠B=∠DCE B.∠1=∠2 C.∠3=∠4 D.∠D+∠DAB=180°4.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C.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两点之间垂线段最短5.已知△ABC中,AB=AC,求证:∠B<90°,下面写出运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的四个步骤:①∴∠A+∠B+∠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矛盾②因此假设不成立.∴∠B<90°③假设在△ABC中,∠B≥90°④由AB=AC,得∠B=∠C≥90°,即∠B+∠C≥180°.这四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A.④③①②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6.用反证法证明“四边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90°”时,应先假设( )A.有一个内角小于90° B.每一个内角都大于90° C.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90° D.每一个内角都小于9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两根钉子固定一根木条,体现数学事实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C.过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8.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是( )①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直线的距离;④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A.1个 B.2个 C.3个 D.4个9.小明、小林和小颖共解出100道数学题,每人都解出了其中的60道,如果将其中只有1人解出的题叫做难题,2人解出的题叫做中档题,3人都解出的题叫做容易题,那么难题比容易题多多少道( )A.15 B.20 C.25 D.3010.某校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人数相同,九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八年级学生人数的,已知七年级的男生人数与八年级的女生人数相同,九年级男生人数占三个年级男生人数的,那么三个年级的男生与女生的比为( )A. B. C. D.二.填空题11.若a∥b,l∥a,则l与b的位置关系是 .12.如图,若满足条件 ,则有AB∥CD,理由是 .(要求:不再添加辅助线,只需填一个答案即可)13.下列关于反比例函数y=(k≠0)的命题:①若函数图象经过点(2,1),则k=2;②过函数图象上一点A,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B、C,若△ABC的面积为2,则k=4;③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④函数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14.写出命题“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的逆命题 .15.用反证法证明“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时,第一步应先假设: .16.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证明时,可以先假设 .17.如果直线a∥b,b∥c,那么直线a与c的位置关系是 .18.如图所示,已知P是直线l外一点,两条直线l1,l2相交于P,且l1∥l,那么l2与l的位置关系是 .19.将100只乒乓球放在n个盒子中,使得每个盒子中的乒乓球的数量都含有数字“8”,如当n=3时,箱子中的乒乓球的数目可以分别为8,8,84;若当n=5时,有且只有两个箱子中的乒乓球个数相同,那么各箱子中的乒乓球的个数分别是 .20.学校广播室要从八年级(2)班选一名广播员,小明、小华和小英普通话都不相上下,并且都争着要去.老师决定用抽签的办法确定,结果三个人都争着先抽,以为第一个抽签的人抽中的可能性大一些; 这时,小华从兜里拿出两枚一元的硬币,并说将两枚硬币同时向上抛出,如果两个都是正面朝上,小明去;如果两个都是反面朝上,小英去;如果两个一正一反,小华自己去.那么,你认为 (填“老师”或“小华”)的办法公平合理,理由是 .三.解答题21.已知m,n为实数且满足条件m+n=﹣4,m≥3n,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并说明理由.命题①:点(m,n)必在第三象限.命题②:动点(m,n)始终在一条射线上.命题③:有最大值3.22.用反证法证明: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填空).已知:如图,l1∥l2,l1,l2都被l3所截.求证:∠1+∠2=180°.证明:假设∠1+∠2 180°.∵l1∥l2,∴∠1 ∠3.∵∠1+∠2 180°,∴∠3+∠2≠180°,这和 矛盾,∴假设∠1+∠2 180°不成立,即∠1+∠2=180°.23.探究问题:已知∠ABC,画一个角∠DEF,使DE∥AB,EF∥BC,且DE交BC于点P.∠ABC与∠D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1)我们发现∠ABC与∠DEF有两种位置关系:如图1与图2所示.①图1中∠ABC与∠DEF数量关系为 ;图2中∠ABC与∠DEF数量关系为 ;请选择其中一种情况说明理由.②由①得出一个真命题(用文字叙述): .(2)应用②中的真命题,解决以下问题:若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30°,请直接写出这两个角的度数.24.电脑系统中有个“扫雷”游戏,要求游戏者标出所有的雷.游戏规则:一个方块下面最多埋一个雷.如果无雷掀开方块下面就标有数字,提醒游戏者此数字周围的方块(最多八个)中雷的个数(0常省略不标).如图(1)中的“3”表示它的周围八个方块中有且只有3个埋有雷,图(2)是张三玩游戏的局部,图中有4个方块已确定是雷(方块上标有旗子),则图(2)第一行从左数起的七个方块中(方块上标有字母).能够确定一定是雷的有哪些?25.仿照课本中“证明是无理数”的方法求证:是无理数.26.如图1,已知AC∥BD,点P是直线AC,BD间的一点,连接AB,AP,BP,过点P作直线MN∥AC.(1)MN与BD的位置关系是什么,请说明理由;(2)试说明∠APB=∠PBD+∠PAC;(3)如图2,当点P在直线AC上方时,(2)中的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试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试探索它们存在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7.游戏推理:星期天,小明和叔叔一起玩扑克牌,叔叔想考考小明,便拿出两副牌,一边说一边做:取两副牌,每副牌的排列顺序按头两张是大王、小王,然后是黑桃、红桃、方块、梅花四种花色排列,每种花色又按1、2、3、…、J、Q、K顺序排列,然后把两副扑克牌叠放在一起,把第一张丢掉,把第二张放在最底层,再把第三张丢掉,把第四张放在最底层…如此下去,猜想最后一张是哪张牌.小明想了想,又算了算,得出了正确答案,你知道是哪张牌吗?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A.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本选项正确;C.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故本选项错误;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2.解:A、同角的补角相等,是真命题;B、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C、﹣+=0,0不是无理数,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D、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例如,平角的角平分线把平角分为两个直角,这两个直角不是对顶角,故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故选:A.3.解:若∠B=∠DCE,则AB∥CD,故A选项不合题意;若∠1=∠2,则AB∥CD,故B选项不合题意;若∠3=∠4,则AD∥BC,故C选项符合题意;若∠D+∠DAB=180°,则AB∥CD,故D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4.解:A、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本选项说法是真命题;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故选:B.5.解:运用反证法证明这个命题的四个步骤:1、假设在△ABC中,∠B≥90°,2、由AB=AC,得∠B=∠C≥90°,即∠B+∠C≥180°,3、∴∠A+∠B+∠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矛盾,4、因此假设不成立.∴∠B<90°,故选:D.6.解:反证法证明“四边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90°”时,假设每一个内角都小于90°,故选:D.7.解:A.用两根钉子固定一根木条,体现数学事实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本选项错误;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故本选项错误;C.过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本选项正确;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8.解:①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①错误;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②错误;③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个点到直线的距离,故③错误;④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故④正确;故选:C.9.解:设容易题有x道,中档题有y道,难题有z道,由题意得,,①×2﹣②得,z﹣x=20,所以,难题比容易题多20道.故选:B.10.解:设七年级总人数为x,则八年级总人数为x,九年级总人数为x;设七年级男生人数为a,则女生人数为x﹣a;八年级女生人数为a,男生人数为x﹣a;设九年级男生人数为b,则女生人数为x﹣b,∵九年级男生人数占三个年级男生人数的,∴三个年级男生人数为5b;=,∴x=4b,∵三个年级女生总人数为x﹣a+a+x﹣b=×4b﹣b=,∴三个年级的男生与女生的比为5b:=,故选:D.二.填空题11.解:∵a∥b,l∥a,∴l∥b,故答案为:l∥b.12.解:若∠A=∠3,则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A=∠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答案不唯一)13.解:①若函数图象经过点(2,1),则k=1×2=2,①说法是真命题;②过函数图象上一点A,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B、C,设点A的坐标为(x,y),∵△ABC的面积为2,∴xy=2,则k=xy=±4,②说法是假命题;③当k>0时,在每个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③说法是假命题;④函数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④说法是真命题;故答案为:①④.14.解:命题“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的逆命题为: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5.解:用反证法证明“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时,第一步应先假设: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不相等,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不相等.16.解: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证明时,可以先假设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故答案为: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17.解:∵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直线b∥c,∴直线c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a∥c.故答案为:a∥c.18.解:P是直线l外一点,两条直线l1,l2相交于P,且l1∥l,那么l2与l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因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平行.19.解:不妨设个位都是8,当n=5时,5×8=40,100﹣40=60,则十位数字和为6,∴各箱子中的乒乓球的个数分别是8,8,18,28,38,故答案为:8,8,18,28,38(答案不唯一).20.解:老师,因为老师的办法,不管谁先抽均有的机会;而小华的办法中,有正反,正正,反正,反反4种情况,小明和小英的机会各占,而小华的机会占=,即老师的办法中,三人的机会相等,而小华的办法中,三人机会不等,故答案为:老师;老师的办法中,三人的机会相等,而小华的办法中,三人机会不等.三.解答题21.解:∵m+n=﹣4,∴m=﹣4﹣n,∴﹣4﹣n≥3n,解得,n≤﹣1,∵n=﹣4﹣m,即﹣4﹣m≤﹣1,∴m≥﹣3,当m=0时,n=﹣4,符合题意,当(0,﹣4)不在第三象限,命题①是假命题;动点(m,n)始终在以(﹣3,﹣1)为顶点的一条射线y=﹣4﹣x上,命题②是真命题;∵m≥3n,n≤﹣1,∴≤3,即有最大值3,命题③是真命题.22.证明:假设∠1+∠2≠180°.∵l1∥l2,∴∠1=∠3.∵∠1+∠2≠180°,∴∠3+∠2≠180°,这与平角为180°矛盾,∴假设∠1+∠2≠180°不成立,即∠1+∠2=180°.故答案为:≠;=;≠;平角为180°;≠.23.解:(1)①如图1中,∠ABC+∠DEF=180°.如图2中,∠ABC=∠DEF,故答案为:∠ABC+∠DEF=180°,∠ABC=∠DEF.理由:如图1中,∵BC∥EF,∴∠DPB=∠DEF,∵AB∥DE,∴∠ABC+∠DPB=180°,∴∠ABC+∠DEF=180°.如图2中,∵BC∥EF,∴∠DPC=∠DEF,∵AB∥DE,∴∠ABC=∠DPC,∴∠ABC=∠DEF.②结论: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设两个角分别为x和2x﹣30°,由题意x=2x﹣30°或x+2x﹣30°=180°,解得x=30°或x=70°,∴这两个角的度数为30°,30°或70°和110°.24.解:根据图乙中最左边的“1”和最右边的“1”可得如下推断:由第三行最左边的“1”,可推断它的上方必定是雷.结合B下方的2推断,可得A,B对应的方格中有一个雷.同理可得最右边的“4”周围4个方格中有3个雷,中间D,E对应方格中有一个雷.由于B下方的“2”和第二行最右边的“2”,它们周围的雷已经够数,∴C对应的方格肯定不是雷.∴C的下方“2”的左、右上方的方格,即B、D都是雷.∴B下方的“2”的周围雷已经够数.∴A对应的方格也不是雷.同理,E对应的方格也不是雷.根据F下方的“4”周围有4个雷.∵E不是雷.∴F,G对应的方格都是雷.综上所述,A、C、E对应方格不是雷,B、D、F、G对应方格是雷.故答案为:B、D、F、G25.证明:假设是有理数,那么它可以表示成(p与q是互质的两个正整数).于是()2=()2=3,所以,q2=3p2.于是q2是3的倍数,所以q也是3的倍数,从而可设q=3m,所以(3m)2=3p2,p2=3m2,于是可得p也是3的倍数.这与“p与q是互质的两个正整数”矛盾.从而可知“是有理数”的假设不成立,所以,是无理数.26.解:(1)平行; 理由如下:∵AC∥BD,MN∥AC,∴MN∥BD;(2)∵AC∥BD,MN∥BD,∴∠PBD=∠1,∠PAC=∠2,∴∠APB=∠1+∠2=∠PBD+∠PAC.(3)答:不成立.它们的关系是∠APB=∠PBD﹣∠PAC.理由是:如图2,过点P作PQ∥AC,∵AC∥BD,∴PQ∥AC∥BD,∴∠PAC=∠APQ,∠PBD=∠BPQ,∴∠APB=∠BPQ﹣∠APQ=∠PBD﹣∠PAC.27.解:按照原来的顺序从前往后,除去第一副牌有54张,第二副牌中大王、小王,后面依次就是13张黑桃、红桃、方块和梅花,∴88﹣54﹣2﹣2×13=6(张),∴最后一张牌是方块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几何证明初步期末章节拔高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几何证明初步期末章节提升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品课堂检测,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