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五四制)八上语文 第六单元 22《孟子》三章练习题第1页
    部编版(五四制)八上语文 第六单元 22《孟子》三章练习题第2页
    部编版(五四制)八上语文 第六单元 22《孟子》三章练习题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第六单元22 《孟子》三章本课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第六单元22 《孟子》三章本课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6页。
    部编版(五四制)八上语文 第六单元 22《孟子》三章 《孟子》文章长于修辞,气势磅礴,非反复诵读不能有会于心。请你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把下面这段文字摘抄完整并反复诵读,体会其气势非凡的雄辩特点。(力求熟读成诵哦!)要求:书写正确,字迹工整。 给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1)      非不多也        助之至(2)  丈夫之        富贵不能        公孙    (3)      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2)  失道者    (3)  亲戚    (4)  敬必戒    (5)  与民    (6)  其筋骨    (7)  乱其所为    (8)  益其所不能    (9)            下列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地利不如人和。(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翻译:限制百姓定居,不因为有了边疆的界限。) 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翻译: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 D百里奚举于市。(翻译:百里奚被从市场里选举出来。) E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翻译: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述的核心内容可以用两句话来表示,它们是: (2)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所说的指的是    ,孟子在文中提出三个概念,即            ,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进而揭示的实质    (2)  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一文,提出了大丈夫的表现,即为    ,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        的坚守。(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孟子由    类推到    的道理,最后得出    的结论。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i  之曰    ii  必敬必    iii  于畎亩之中    iv  于声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民不以封疆之界 B威武不能 C饿其体肤 D人恒(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i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ii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iii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中孟子所说的得道者多助”“妾妇之道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5)  丙文阐明了怎样的道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四小题。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于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注释】自赞:自我表白。堵:墙。(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过于(集市) B吾事矣(完) C俄有使使止之(使者) D见闻者无不流(鼻涕)(2)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这句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问集市上做生意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拜了二次,然后英勇赴死。 B文天祥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 C文天祥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第二次面向南拜了拜,然后受刑而死。 D文天祥问买东西的人如何区分集市的南面和北面,面向南拜了二拜,然后英勇赴死。(3)  文天祥被俘后,    ,这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    的体现。(4)  说说你对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段话的理解。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请你运用自身积累,仿照示例,为孟子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分别列举两个事例:示例:生于忧患”——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1)  富贵不能淫”——    (2)  贫贱不能移”——    (3)  威武不能屈”——   
    答案1.  【答案】 2.  【答案】(1)  guǎ(2)  guànyínyǎn(3)  quǎn 3.  【答案】(1)  放弃离开(2)  (3)  ,背叛(4)  一定(5)  遵循(6)  使……劳累(7)  违背(8)  ,增加(9)  常常犯错误 4.  【答案】BD 5.  【答案】(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  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6.  【答案】(1)  仁政天时地利人和推行仁道、仁义(人和)(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7.  【答案】(1)  i  告诫。ii  谨慎。iii  兴起,被任用。iv  显露,流露。(2)  D(3)  i  用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王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ii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感,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iii  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4)  得道者多助,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5)  丙文说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困境能够激发人的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乐的环境中,要有优患意识,这样才能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否则可能有国破家亡的危险。 8.  【答案】(1)  D(2)  B(3)  面对死亡,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威武不能屈(4)  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我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会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 9.  【答案】示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感,我们要做到内心不迷惑;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让浩然正气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10.  【答案】(1)  示例: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元军许以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他断然拒绝,舍生取义;关羽被曹操生擒困于曹营,曹操许以荣华富贵,他断然拒绝,毅然投奔刘备。(2)  曹雪芹在穷困潦倒、举家食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写《红楼梦》;朱自清在举家挨饿的情况下,坚决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3)  刘胡兰被日军逮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忠于革命事业,最后惨死在敌人的铡刀下;江姐被关在渣滓洞,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宁死不屈,最终英勇牺牲。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孟子》三章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孟子》三章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22 《孟子》三章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22 《孟子》三章综合与测试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第六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第六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