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9.2.4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9.3统计案例》教案

    2021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9.2.4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9.3统计案例》教案第1页
    2021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9.2.4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9.3统计案例》教案第2页
    2021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9.2.4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9.3统计案例》教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9.2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9.2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设计,共8页。
    课题
    9.2.4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
    单元
    第九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高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抽样的基础上,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本节主要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同时,对比得出更好的估计离散程度的方法。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利用样本的离散程度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
    2.逻辑推理:通过课堂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数学建模:掌握方差和标准差,利用方差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
    4.直观想象:通过样本标准差等数据直观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
    5.数学运算:能够正确计算样本的标准差或方差;
    6.数据分析:通过经历提出问题—推导过程—得出结论—例题讲解—练习巩固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重点
    方差与标准差,并利用方差与标准差估计总体的离散趋势
    难点
    方差与标准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问题一:有两位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 7 8 7 9 5 4 9 10 7 4,乙 9 5 7 8 7 6 8 6 7 7 ,如果你是教练,你如何对两位运动员的设计情况作出评价?如果这是一次选拔性考核,你应当如何做出选择?
    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得出:甲、乙两名运动员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7。
    从这三个数据来看,两名运动员没有差别。
    根据以上数据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由上图发现:甲的成绩比较分散,乙的成绩相对集中。
    即甲的成绩波动幅度较大,而乙的成绩比较稳定。
    可见,他们的射击成绩是存在差异的。
    问题二:上述问题中,甲、乙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相同,但二者的射击成绩存在差异,那么,如何度量这种差异呢?
    我们可以利用极差进行度量。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得:甲的极差=10-4=6
    乙的极差=9-5=4
    极差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数据的离散程度。
    由极差发现甲的成绩波动范围比乙的大。
    但由于极差只使用了数据中最大、最小两个值的信息,所含的信息量很少。也就是说,极差度量出的差异误差较大。
    问题三:你还能想出其他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办法吗?
    我们知道,如果射击的成绩很稳定,那么大多数的射击成绩离平均成绩不会太远;
    相反,如果射击的成绩波动幅度很大,那么大多数的射击成绩离平均成绩会比较远。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两组射击成绩与它们的平均成绩的“平均距离”来度量成绩的波动幅度。
    学生利用问题情景,引出本节新课内容——方差与标准差。
    学生观察频率分布直方图,判断两名运动员的成绩的离散情况。
    设置问题情境,回顾上节课知识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引出本节新课。
    培养学生学会数形结合的方法和能力。
    讲授新课
    知识探究(一):方差与标准差
    思考一:如何定义“平均距离”?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标准差:考察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表示。
    标准差的表达式
    SKIPIF 1 < 0
    .方差:标准差的平方
    方差的表达式
    SKIPIF 1 < 0
    思考二:标准差的范围是什么?标准差为0的一组数据有什么特点?
    SKIPIF 1 < 0
    s=0表示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到平均数的距离都是0,这组数据的每个数据是相等的。
    思考三:标准差和方差是怎样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的?
    标准差和方差刻画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或波动幅度。
    标准差(或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越不稳定;
    标准差(或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越稳定。
    显然,在刻画数据的分散程度上,方差和标准差是一样的;但在实际问题中,一般多采用标准差。
    在实际问题中,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标准差都是未知的,就像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一样,通常也用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标准差。
    在随机抽样中,样本标准差依赖于样本的选取,具有随机性。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究问题一:有两位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 7 8 7 9 5 4 9 10 7 4,乙 9 5 7 8 7 6 8 6 7 7 ,如果你是教练,你如何对两位运动员的设计情况作出评价?如果这是一次选拔性考核,你应当如何做出选择?
    我们可以根据标准差来判断两名运动员的成绩的离散程度,计算可得s甲=2,s乙≈1.095.
    即s甲>s乙,由此可知,甲的成绩离散程度大,乙的成绩离散程度小。由此可以估计,乙比甲的成绩稳定。
    因此,如果要从这两名选手中选择一名参赛,要看一下他们的平均成绩在所有参赛选手中的位置。
    如果两人都排在前面,就选成绩稳定的乙选手,否则选甲。
    例1、在对树人中学高一年级学生身高的调查中,采用样本量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如果不知道样本数据,只知道抽取了男生23人,其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170.6和12.59,抽取了女生27人,其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160.6和38.62.你能由这些数据计算出总样本的方差,并对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身高方差作出估计吗?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样本标准差刻画了数据离平均数波动的幅度大小,平均数和标准差一起能反映数据取值的信息。
    思考四: 你能根据下图计算出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标准差吗?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例2、甲乙两人同时生产内径为24mm的一种零件。为了对两人的生产质量进行评比,从他们生产的零件中各抽出5件,测得其内径尺寸如下(单位:mm ):
    甲:22,25,23,23,27,乙:25,24,22,25,24。从生产的零件内径尺寸看,谁生产的质量较高?
    解: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即 甲、乙生产的零件内径的平均数相等,但乙的稳定程度高,
    所以,乙生产的零件的质量比甲的高一些。
    课堂巩固
    某校举行2014年元旦汇演,七位评委为某班的小品打出的分数为:79,84,84,87,84,86,93.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__85___、___1.6__。
    抛硬币20次,正面12次,反面8次.如果抛到正面得3分,抛到反面得1分,则平均得分是__2.2__,得分的方差是__0.96_.
    3、甲、乙两人数学成绩(单位:分)分别为:
    甲:75 78 81 82 87 89 92 93 94 95 102,乙:81 84 86 88 93 98 98 99 103 105 110
    (1)分别求出这两名同学的数学成绩的平均数及标准差;
    (2)比较这两名同学的成绩,谈谈你的看法。
    解:(1)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2) SKIPIF 1 < 0
    乙的数学平均分比的甲高好多,但稳定性稍差一点.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知识总结
    平均数、方差性质
    SKIPIF 1 < 0
    课堂巩固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知识探究(二):统计分析报告
    思考五:近年来,我国肥胖人数的规模急速增长,肥胖人群有很大的心血管安全隐患。
    目前,国际上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其计算公式为
    BMI=体重(单位:kg)/身高2(单位:m2)。中国成人的BMI数值标准为BMI

    相关教案

    高中数学9.2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9.2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总体集中趋势的估计,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典例分析,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九章 统计9.3 统计分析案例 公司员工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九章 统计9.3 统计分析案例 公司员工教案,共8页。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9.2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9.2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情境与问题,达标检测,小结,课时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