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1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1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2页。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掌握幂的运算.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3.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4.重点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指数、对数运算法则,明确算理,能对常见的指数型函数、对数型函数进行变形处理.5.会求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为载体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单调性及值域等性质.6.知道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a>0,a≠1).【知识框图】【要点梳理】要点一:指数及指数幂的运算1.根式的概念的次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其中当为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为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负数,表示为;当为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以表示为.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式子叫做根式,叫做根指数,叫做被开方数.2.n次方根的性质:(1)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2)3.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要点诠释: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4.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 (2) (3)要点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指数函数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2.指数函数函数性质:函数名称指数函数定义函数且叫做指数函数图象 定义域值域过定点图象过定点,即当时,.奇偶性非奇非偶单调性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函数值的变化情况变化对图象的影响在第一象限内,从逆时针方向看图象,逐渐增大;在第二象限内,从逆时针方向看图象,逐渐减小. 要点三:对数与对数运算1.对数的定义(1)若,则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作,其中叫做底数,叫做真数.(2)负数和零没有对数.(3)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常用对数:,即;自然对数:,即(其中…).4.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那么①加法:②减法:③数乘:④⑤⑥换底公式:要点四: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对数函数定义一般地,函数叫做对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2.对数函数性质:函数名称对数函数定义函数且叫做对数函数图象 定义域值域过定点图象过定点,即当时,.奇偶性非奇非偶单调性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函数值的变化情况变化对图象的影响在第一象限内,从顺时针方向看图象,逐渐增大;在第四象限内,从顺时针方向看图象,逐渐减小. 要点五:反函数1.反函数的概念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从式子中解出,得式子.如果对于在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式子,在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式子表示是的函数,函数叫做函数的反函数,记作,习惯上改写成.2.反函数的性质(1)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3)若在原函数的图象上,则在反函数的图象上.(4)一般地,函数要有反函数则它必须为单调函数. 【典型例题】类型一:指数、对数运算例1.化简与计算下列各式(1);(2);(3).【思路点拨】运算时尽量把根式转化为分数指数幂,而小数也要化为分数为好.【答案】(1);(2)100;(3).【解析】(1)原式==1+=;(2)原式= = =100(3) 原式=.【总结升华】化简要求同初中要求,注意结果形式的统一,结果不能同时含有根式和分数指数,也不能既有分母又含有负指数;一般地,进行指数幂运算时,化负指数为正指数,化根式为分数指数幂,化小数位分数等,便于进行乘、除、乘方、开方运算,以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举一反三:【变式一】化简下列各式:(1); (2).【答案】(1)-27;(2).【解析】(1) ;(2) .例2.已知:,求:的值.【思路点拨】先化简再求值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答案】2 【解析】 ∴ 当时,.【总结升华】解题时观察已知与所求之间的关系,同时乘法公式要熟练,直接代入条件求解繁琐,故应先化简变形,创造条件简化运算. 解题时,要注意运用下列各式.,;例3.计算(1) ; (2);(3). 【答案】(1);(2)1;(3)3;(4)14.【解析】(1)原式=;(2)原式= = =1-+=1(3)原式===2+=3;【总结升华】这是一组很基本的对数运算的练习题,虽然在考试中这些运算要求并不高,但是数式运算是学习数学的基本功,通过这样的运算练习熟练掌握运算公式、法则,以及学习数式变换的各种技巧.【变式1】=( )A.0 B.1 C.2 D.4【答案】C【解析】=.【变式2】(1);(2).【答案】(1)2;(2).【解析】(1) 原式 ;(2) 原式 . 类型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例4.已知函数则( )A.4 B. C.-4 D.-【答案】B【解析】,.【总结升华】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求解函数的值.举一反三:【变式一】已知函数若,则实数等于( ).A. B. C. 2 D. 9【答案】C.【解析】,由,则有.,,选.例5.(2016 湖南岳阳模拟)若函数y=f(x)的定义域是[2,4],则的定义域是( )A. B.[4,16] C. D.[2,4]【思路点拨】令,使t满足y=f(x)的定义域中x的取值范围相同,求出的定义域即可.【答案】C【解析】∵,令,∴,∵函数y=f(x)的定义域是[2,4],∴y=f(t)的定义域也为[2,4],即2≤t≤4,∴有,解得:,∵函数的定义域即解析式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定义域为,即:.故选C.【总结升华】本题只要明确函数的定义域即解析式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运用整体代换(换元法)即可迎刃而解.【高清课堂:幂指对综合377495 例4】例6.函数的图象是( ) A. B. C. D.【答案】B【解析】先作出的图象,然后作出这个图象关于轴对称的图象,得到的图象,再把的图象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图象,故选B【高清课堂:幂指对函数综合 377495 例1】例7.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3,+∞) B.(-∞,3) C.(4,+∞) D.(-∞,2)【思路点拨】这是一个内层函数是二次函数,外层函数是对数函数的复合函数,其单调性由这两个函数的单调性共同决定,即“同增异减”.【答案】D【解析】函数是由复合而成的,是减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由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即,解得或,所以原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故选D.类型三:综合问题例8.已知函数为常数)(1)求函数f(x)的定义域;(2)若a=2,试根据单调性定义确定函数f(x)的单调性.(3)若函数y=f(x)是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1)利用真数大于零求解(2)利用定义去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答案】(1);(2)f(x)为增函数;(3)a>1.【解析】(1)由∵a>0,x≥0 ∴f(x)的定义域是.(2)若a=2,则设 , 则故f(x)为增函数.(3)设 ①∵f(x)是增函数,∴f(x1)>f(x2)即 ②联立①、②知a>1,∴a∈(1,+∞).【总结升华】该题属于纯粹的研究复合对函数性质的问题,我们抓住对数函数的特点,结合一般函数求定义域、单调性的解题思路,对“路”处理即可.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1)求定义域;(2)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3)解方程.【答案】(1)当时,定义域为;当时,定义域为.(2)当时,函数在上单增;当时,函数在上单增.(3). 【解析】(1)由,得, 当时,定义域为;当时,定义域为. (2)当时,设,则 , 当时,函数在上增函数;同理可证,当时,函数在上也是增函数. (3)由,得,推出,所以, ,,, ,(舍),.例9.已知函数为奇函数,函数.(1)求函数的定义域;(2) 当时,关于的不等式有解,求得取值范围.【解析】(1)由为奇函数得即解得:,经检验符合题意.的定义域为;(2)不等式等价于即在有解,故只需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增,的取值范围是.举一反三:【变式】已知是上的单调递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析】根据函数是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可得:每一段均为增函数,且当时,左段函数值不大于右端函数值,解得: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B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六章 导数及其应用6.1 导数6.1.3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达标测试,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是,已知f=x,则f'=,已知f=ln x,则f'的值为,求下列函数的导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5.2 导数的运算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函数y=1x在x=4处的导数是,下列求导运算正确的是,求下列函数的导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1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