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二章 统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统计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2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60分 , )
1.
据统计,用于数学学习的时间(单位:小时)与成绩(单位:分)近似于线性相关关系.对某小组学生每周用于数学学习时间x与数学成绩y进行数据收集如下:
由表中样本数据求回归直线方程y=bx+a,则点(a, b)与直线x+18y=110的位置关系为( )
A.点在直线左侧B.点在直线右侧C.点在直线上D.无法确定
2. 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最近五场比赛的得分如茎叶图所示,则( )
A.甲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比乙高
B.甲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比乙低
C.甲的中位数比乙的中位数高,但平均数比乙的平均数低
D.甲的中位数比乙的中位数低,但平均数比乙的平均数高
3. “互联网+”时代,全民阅读的内涵已经多元化,倡导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某校为了解高中学生的阅读情况,从该校1600名高一学生中,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进行调查.若抽到的男生比女生多10人,则该校高一男生共有( )
A.760人B.840人C.860人D.940人
4. 某商场在2017年端午节的促销活动中,对5月30日9时至14时的销售额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9时至10时的销售额为3万元,则11时至12时的销售额为( )
A.8万元B.10万元C.12万元D.15万元
5. 从某校高三100名学生中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10名学生作代表,学生的编号从00到99,若第一组中抽到的号码是03,则第三组中抽到的号码是( )
A.22B.23C.32D.33
6. 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生产一种零件,10天中,两台机床每天出的次品数分别是:
x1¯,x2¯分别表示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S1,S2分别表示甲乙两组数据的方差,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x1¯=x2¯,S1>S2B.x1¯>x2¯,S1>S2
C.x1¯S2D.x1¯>x2¯,S10中的k与c.
(2)你认为该品种绿茶用85∘C的水大约泡制多久后饮用,可以产生最佳口感?
参考数据:ln65≈4.2,ln59≈4.1,ln54≈4.0,ln51≈3.9,ln45≈3.8,lg0.90.6≈4.8,e−0.1≈0.9,e4.2≈66.7,400667≈0.6
参考公式:b=i=1x(xi−x¯)(zi−z¯)i=1x(xi−x¯)2,a=z¯−bx¯.
21. 某中学高三年级从甲、乙两个班级各选出7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他们取得的成绩的茎叶图如图,其中甲班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是85,乙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3.
(1)求x和y的值.
(2)分别求出甲,乙班成绩的众数.
(3)计算甲班7位学生成绩的方差s2.
22. 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现分别从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若干次预赛成绩中随机抽取8次,记录如下:
(1)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
(2)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从统计学的角度(在平均数、方差或标准差中选两个)考虑,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合适?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年人教A版必修3数学第2章 统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2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60分 )
1.
【答案】
C
【考点】
求解线性回归方程
【解析】
求出样本中心坐标,代入回归直线方程,得到110=18b+a,即可判断点(a, b)与直线x+18y=110的位置关系.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x¯=18,y¯=110.
样本中心(18, 110)在回归直线上,
∴ 110=18b+a.
∴ 点(a, b)在直线上.
故选C.
2.
【答案】
B
【考点】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解析】
分别计算出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即可得出选项.
【解答】
解:甲的平均数为:25+28+29+31+325=29,中位数为29,
乙的平均数为:28+29+30+31+325=30,中位数为30,
所以甲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比乙低.
故选B.
3.
【答案】
B
【考点】
分层抽样方法
【解析】
本题考查分层抽样.
【解答】
解:设所抽取的男生、女生分别有x人、y人,则x+y=200x−y=10,解得x=105y=95,所以该校高一男生共有105200×1600=840(人).
故选B.
4.
【答案】
C
【考点】
频率分布直方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
9时至10时的销售额的频率为0.1,
故销售总额为30.1=30万元,
又11时至12时的销售额的频率为0.4,
故销售额为0.4×30=12万元.
故选C.
5.
【答案】
B
【考点】
系统抽样方法
【解析】
根据系统抽样方法的特点,先求出组距是多少,再求第三组中抽到的号码是什么.
【解答】
解:根据系统抽样方法的特点,
从100名学生中抽取10名学生,组距是10010=10,
当第一组中抽到的号码是03时,第三组中抽到的号码是
03+(3−1)×10=23.
故答案为:B.
6.
【答案】
B
【考点】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解析】
求出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再利用数据的分散程度得到S1>S2.
【解答】
解:x1¯=1100+1+0+2+2+0+3+1+2+4=1.5,
x2¯=1102+2+1+1+1+2+1+1+0+1=1.2,
∴ x¯1>x¯2,
S1=(1.52+0.52+1.52+0.52+0.52+1.52
+1.52+0.52+0.52+2.52)×110
=(1.52×4+0.52×5+2.52)×110=1.65,
S2=[0.82×3+0.22×6+1.22]×110=0.36,
∴ S1>S2.
故选B.
7.
【答案】
D
【考点】
茎叶图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解析】
由茎叶图得出7个分数,按从小到大排列,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剩余5个数,排在最中间的为84.
【解答】
解:由茎叶图可得7个评委打的分数分别为79,84,84,86,84,87,93,
去掉最高分93,最低分79,剩余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可得中位数是84.
故选D.
8.
【答案】
C
【考点】
简单随机抽样
【解析】
根据随机数表的定义进行选取即可.
【解答】
第1行的第3列和第4列数字为16,满足条件,以此是65,72不满足条件,
08满足条件,02满足条件,63不满足条件.14满足条件,
07满足条件,02重复,43,69,97,28,不满足条件.
01满足条件,
即满足条件的6个数为16,08,14,02,07,01,
则第6个个体编号为01,
9.
【答案】
D
【考点】
频率分布折线图、密度曲线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D
【考点】
回归分析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解析】
根据相关指数的定义和性质分别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相关指数R2=0.96>0.75,说明该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正确;
B:解释变量对于预报变量变化的贡献率约为96%,正确;
C:随机误差对预报变量的影响约占4%,正确.
D:有96%的样本点在回归直线上,错误.
故选D.
11.
【答案】
B
【考点】
随机抽样和样本估计总体的实际应用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解析】
设这批米内夹谷约为x石,利用等可能事件概率计算公式能求出结果.
【解答】
解:设这批米内夹谷约为x石,
则x2016=30270,
解得x=224.
故选B.
12.
【答案】
B
【考点】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把12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9,10,11,12,16,16,17,17,17,18,19,24,
则中位数为16+172=16.5,众数为17.
故选B.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13.
【答案】
甲省比乙省的新增人数的平均数低,甲省比乙省的方差要大
【考点】
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频率分布折线图、密度曲线
【解析】
直接由频率折线图得结论.
【解答】
解:由频率折线图可知,甲省新增人数趋于减少,故甲省比乙省的新增人数的平均数低;
乙省确诊人数趋于稳定,而甲省确诊人数波动较大,故甲省比乙省的方差要大.
故答案为:甲省比乙省的新增人数的平均数低;甲省比乙省的方差要大.
14.
【答案】
3
【考点】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解析】
根据折线图分别判断①②③④的正误即可.
【解答】
解:①甲同学的成绩折线图具有较好的对称性,最高分是130分,故而平均成绩小于130分,①错误;
②根据甲同学成绩折线图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估计该同学平均成绩在区间[110, 120]内,②正确;
③乙同学的数学成绩与考试次号具有比较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且为正相关,③正确;
④乙同学在这连续九次测验中的最高分大于130分,最低分小于90分,差超过40分,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3.
15.
【答案】
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考点】
收集数据的方法
【解析】
按照题目要求,直接写出在统计里常用的抽样方法即可.
【解答】
解:在统计里,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故答案为: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16.
【答案】
不能,参加校庆的校友年收入不能代表全体毕业生的年收入
【考点】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解析】
参加校庆的校友年收入不能代表全体毕业生的年收入.
【解答】
某大学在其百年校庆上,对参加校庆的校友做了一项问卷调查,
发现在20世纪最后5年间毕业的校友,他们2018年的平均年收入约为35万元.
由此不能推断该大学20世纪最后5年间的毕业生,2018年的平均年收入约为35万元,
理由是参加校庆的校友年收入不能代表全体毕业生的年收入.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6 小题 ,每题 11 分 ,共计66分 )
17.
【答案】
200
【考点】
分层抽样方法
【解析】
【解答】
解:由已知,甲、乙、丙三个工厂的产量之比为2:3:5,从乙中抽取了60个
假设从甲工厂抽取x个,丙工厂抽取y个,
所以2x=360=5y,
所以x=40,y=100,
得m=200.
故答案为:200.
18.
【答案】
解:(1)样本数据的众数为65+752=70.0,
X∈[25,65)的频率为0.05+0.05+0.15+0.20=0.450.50,
所以中位数在区间[65,75)上,中位数为65+10×0.50−+53≈66.7.
(2)平均“文化水平”X¯=30×0.05+40×0.05+50×0.15+60×0.20
+70×0.30+80×0.20+90×0.05=64.5.
【考点】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频率分布直方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样本数据的众数为65+752=70.0,
X∈[25,65)的频率为0.05+0.05+0.15+0.20=0.450.50,
所以中位数在区间[65,75)上,中位数为65+10×0.50−+53≈66.7.
(2)平均“文化水平”X¯=30×0.05+40×0.05+50×0.15+60×0.20
+70×0.30+80×0.20+90×0.05=64.5.
19.
【答案】
依题意,x¯=5,y¯=4,15 (xi−x¯)(yi−x¯)=26.
∴ b=15 (xi−x¯)(yi−y¯)15 (xi−x¯)2=313,a=y¯−bx¯=4−313×5=3713,
所以y=313x+3713.
当x=10时,y=6713>5,故此方案可行.
设盈利为Y,安装1台时,盈利Y=5000,
安装2台时,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3第三章 概率综合与测试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5.3 函数的应用单元测试课时作业,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人教A版必修2数学第3章_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