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探索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一、联系实际,感知规律
1.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感知规律。
出示:教室中的桌椅、盆花的排列等。
观察:排列的特点。
归纳: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排列,叫间隔排列。
2. 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研究间隔排列中的规律。
3. 动手操作: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动手摆出一一间隔排列。
二、深入探究,研究规律
(一)观察主题图,找到间隔排列的物体。
1. 仔细观察:找到三组间隔排列的物体。
2. 引发思考:除了关注排列的规律,还可以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展开研究,找寻数量规律
1. 提出问题: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 组织活动:想办法研究发现两种物体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借助图和表,比较发现。
3. 学生探索:两种物体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4. 交流汇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具体说说自己的方法。
5. 归纳小结:像这样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总是相差1。。
(三)深入研究,探索规律本质
1. 探究:像这样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数量为什么相差1?
2. 交流:用分组的方法一一对应想,可以知道总是会多余1个。
3. 深化: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相比,谁比谁多1?谁比谁少1?
(四)放大情境,拓展规律
1. 拓展:假如小兔有20只,蘑菇有多少?
假如蘑菇有20只,小兔有多少?
假如小兔有很多很多只,蘑菇呢?
2. 小结:不管小兔有几只,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小兔和蘑菇总是相差1。
3. 完善:我们设计的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有什么关系?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多余时两种物体数量相等。)
当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数量会相差1或者相等。
4. 充实:拿出学生自己摆出的一一间隔排列的图形,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哪种情况。
三、回顾整理
四、拓展延伸
■和●一一间隔排列,有10个■,会用( )个●。学生先想一想、再画一画、最后猜一猜,比一比。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认识一一间隔,认识物体排列规律,通过学生操作来解释,播放泰微课,巩固所学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引入,感知规律,创作比较,探索规律,解决问题,运用规律,总结提升,回顾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认识一一间隔,通过学生操作来解释,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