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总结与测试 课件单元检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课件).pptx
    • 原卷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课件)第1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课件)第2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课件)第3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课件)第4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课件)第5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课件)第6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课件)第7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复习课件)第8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测试(原卷版)第1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测试(原卷版)第2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测试(原卷版)第3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测试(解析版)第1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测试(解析版)第2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测试(解析版)第3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与测试课堂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件pptx、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结构不同
    碳与氧气的反应(氧化性)
    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考点一: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硬度 。
    制 、玻璃刀、装在钻探机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等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磷片状固体,质 ,有滑腻感,有优良的 性能
    作电极、润滑剂、制________等
    [注意] (1)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性质迥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2020•郑州二模)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三种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组成不同 B.化学性质相似C.硬度、导电性不同 D.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2020•平邑县校级模拟)下列有关物质与其用途对应正确的是(  )A.铅﹣﹣铅笔芯 B.活性炭﹣﹣电极C.金刚石﹣﹣切割玻璃D.石墨﹣防毒面具
    考点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
    (1)当碳充分燃烧时:
    (2)当碳不充分燃烧时: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该反应中,CuO 变为Cu,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作 。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 。
    (5)注意:a.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 。 b.做该实验时因为有气体生成,所以必须先检查装置的 。反应结束后,先撤 ,后撤 。
    (6)碳的还原性的应用
    a.用于冶金工业,如:焦炭在高温下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中还原出来。化学方程式: 。
    b.碳还原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
    1.(2020•济宁模拟)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A、B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A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C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2.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的墨粉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  )A.可燃性 B.还原性C.易溶于水D.常温下稳定
    3.下列有关反应:2CuO+C 2Cu+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uO具有氧化性B.C发生了还原反应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考点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比较
    不能燃烧 , 也不支持燃烧 ,不能供给呼吸
    能与水反应: CO2 + H2O ==H2CO3
    还原性或氧 化 性
    1.(2020•云南)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2.(2020•邵阳)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D.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CO2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考点四: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2.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 、 、氟氯代烷(氟氯昂)等。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能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3.温室效应增强的危害:温室效应增强,导致 。全球变暖将可能:(1)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
    (2)使土地沙漠化,造成农业减产;(3)引起暴雨、洪水等灾害性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4)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等等。.
    4.防止温室效应的方法
    a.制定旨在限制CO2排放的政府和国际规定,签订公约。
    b.减少使用 ,更多地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 ,严禁乱砍滥伐;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CO2等。
    c.倡导“ ”生活。
    1.(2020•长宁区二模)下列气体含量过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水蒸气
    2.低碳节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下列不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做法是(  )A.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B.多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热水C.随手关灯以节约电能D.少用氟利昂做致冷剂的冰箱
    考点五:二氧化碳的制取
    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
    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CO2已满。
    CaCO3 ==== CaO + CO2
    二、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
    1.(2020•武侯区模拟)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
    2.(2020•南充模拟)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据图回答:
    (1)若选用上述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接口顺序为   (填小写字母序号),并写出实验室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请简要说明不能用浓盐酸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Ca(OH)2+CO2=CaCO3↓+H2O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
    碳及其氧化物的相互转化(碳三角)
    【典型例题】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物质X的化学式为   。(2)在物质的分类中,H2CO3属于   。(填序号)A.化合物 B.混合物 C.氧化物(3)写出CO的一种用途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H2CO3=H2O+CO2↑
    难点二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分析:
    (2)选择实验装置。
    (1)固固反应加热型装置
    该装置适用于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的反应。
    (2)固液反应常温型装置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适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如:O2、H2、CH4等。
    收集的气体纯度较高,但不干燥
    排空气法分为 和 。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O2、CO2等
    收集的气体较干燥,但纯度不高
    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CH4、NH3等
    【典型例题】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知识,请你结合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友情提示:所选装置均填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气体时应选用   两装置相连接,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经集满,反之,则没满
    (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用排水法收集O2完毕后,停止实验时的操作顺序是   .(4)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其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1.(2020•防城港二模)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B.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D.古代用墨(用炭黑制成)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
    2.宴会上,服务员向桌面上的一个容器中放入些固体,餐桌上立即雾气缭绕,好似人间仙境。服务员所放固体是(  )A.冰B.可燃冰C.干冰D.红磷
    3.(2020•安徽模拟)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C.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分子构成的D.这四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4.“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推广使用太阳能 B.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C.多用公共交通出行 D.家用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5.下列各组仪器,用于制取CO2气体的是(  )A.广口瓶、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B.长颈漏斗、广口瓶、集气瓶、水槽C.广口瓶、长颈漏斗、导气管、双孔橡胶塞、集气瓶D.铁架台、大试管、带导管的双孔橡胶塞、集气瓶
    6.请用相关的序号填空。A冰箱除味剂 B切割玻璃 C干电池电极 D作燃料 E冶炼金属(1)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   ;(2)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来作   ;(3)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可用来作   ;(4)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   ;(5)碳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可用来   。
    7.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1)反应开始后,在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被加热的试管中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   ;(2)如图中酒精灯上加一个金属网罩的作用是   ;(3)实验结束时,应先   。
    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2CuO 2Cu+CO2↑
    将导管从右侧试管中移出 ,再 熄灭酒精灯

    相关课件

    初中人教版本单元综合和测试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本单元综合和测试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课件pptx、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综合与测试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课件pptx、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授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课件pptx、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