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历史第一册 同步练习、单元测试题
2020-2021学年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半坡居民已经会制作陶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1.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①聚落的发展 ②农作物种植的出现 ③人工取火的出现 ④磨制石器的发展 ⑤家畜饲养的出现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原始农业的地区之一。要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产生,可以去(  )①北京人遗址 ②山顶洞人遗址 ③半坡遗址 ④河姆渡遗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感到,从最平凡的一碗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或原始居民中,有可能最早享受米饭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4. 下图中的建筑以竹木为主要材料,上层住人,下层饲养家畜和放置杂物。这种建筑最早出现在(  )A.黄河中游           B.长江中下游C.珠江三角洲          D.淮河流域5.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170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干栏式房屋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6.半坡居民已经会制作陶器。他们制作的陶器中最具特色的是(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灰陶7.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如果小红去那里参观,有可能看到以下哪些技术的介绍 (  )①纺织、制衣技术 ②象牙雕刻技术 ③建造房屋技术 ④制作陶器技术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8.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将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相比较,其相似之处有(  )①都生活在大江大河流域 ②都处于新石器时代 ③都会制作陶器 ④都会种植水稻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9.探究历史遗迹是后人挖掘历史、理清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下面几幅图片,我们从中能得出的关于原始居民的认识有(  )①原始居民已经过上定居生活 ②原始居民懂得手工业制作技术 ③原始居民使用的主要工具为石器④这些遗迹主要反映了原始农耕生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采集狩猎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纽约时代广场堪称“世界的十字路口”,它曾以《七千年文明河姆渡》为专题,再现了7000年前的中华原始农耕文明,几乎传播到了全世界。材料二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斧  半坡遗址出土的渔叉、渔钩   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材料三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1)你认为材料一所说的《七千年文明河姆渡》专题中,将会展示哪些图片?(至少列举四个,4分)    (2)材料二是小明在博物馆看到的部分考古文物,请你判断半坡遗址出土的这些工具的用途,并推断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3)依据上题可知,我们了解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状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穿越时空隧道,假如你到半坡居民的家中做客,他们最有可能用什么来招待你?     (4)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栽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哪两种?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始农业生产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谈谈你对农业是文明之母的认识。   
参考答案1.C 2.D 3.D 4.B 5.D6.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彩陶。A选项符合题意。7.A8.B [解析] 本题考查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相似之处,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对比分析能力。依据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骨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会挖水井。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轮,会纺织、制衣。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人,半坡人种植的是粟。据此可排除含④的选项,而①②③是两者的共同之处。故B符合题意。9.C  [解析]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说明原始居民已经过上定居生活;人面鱼纹彩陶盆说明原始居民懂得手工业制作技术;这些遗迹主要反映了原始农耕生活。骨耜不是石器,排除③。故选C。10.C [解析] 本题考查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有房屋,说明半坡人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说明当时已经处于原始农耕时期。因此,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农耕定居。故选C。11.(1)骨耜、稻谷、陶器、玉器、干栏式建筑等。(2)用途:石斧进行农业生产;渔叉、渔钩用来捕鱼;纺轮用于纺织。生产、生活状况:会制作并使用磨制石器,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用渔叉、渔钩捕鱼,作为食物的补充;会简单的纺织、制衣。(3)考古发现。粟、鱼、肉等。(4)稻、粟。(5)基本条件:制作生产工具、了解自然节气、讲求水利灌溉等。认识: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农耕文明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政治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西汉王朝的建立者是,西汉建立的时间是,西汉建立后,定都,“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后作业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周礼》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