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1版高考课标版地理提能大一轮复习学案
2021版地理提能大一轮复习课标版文档:第四单元 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学案
展开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考纲呈现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考纲解读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明确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3.掌握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考点一 水循环及其应用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1)主要环节:A、H① 蒸发 ,B、D② 降水 ,C③ 水汽输送 ,E④ 地表径流 ,F⑤ 地下径流 ,G⑥ 下渗 ,I⑦ 蒸腾 。 (2)其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⑧ A、C、D、E、F、G ,表示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⑨ A、B ,表示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⑩ D、H、I 。(填字母)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此句中体现了水循环的降水 、 地表径流环节。 (4)人类活动对 E (填字母)环节影响最大,主要表现:改变时间分配规律—— 修建水库 ,改变空间分布规律—— 跨流域调水 。 (5)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全球水的 动态平衡 ;缓解不同纬度 热量收支不平衡 的矛盾;是 海陆间联系 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 地表形态 。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环节主要影响因素蒸发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水汽输送、降水大气环流、天气状况、地形地势地表径流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下渗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土质疏松状况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方式是地表径流。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拓展运用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问题 (1)沼泽地的形成原因(2)干旱地区内流河断流成因(3)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4)城市内涝的形成原因命题视角一 水循环的主要特征 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题。1.(2018课标Ⅲ,8,4分)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答案 D 由所给地形图可知,贝加尔湖为外流湖,湖水更新主要通过河流流出和流入来实现。贝加尔湖的湖水深度大,水量巨大,但只有表层湖水因漫溢而流出,大部分水体都无法流出,故整个湖水更新缓慢。命题视角二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影响因素 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 000毫米的高值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答案 B 据图并结合我国近海洋流流向和性质可知,高值区所处海区有日本暖流流经,水温较高,故B选项正确。海水流动速度对蒸发量的影响难以判断,排除A选项。图中年蒸发量等值线不存在自南向北递减的规律,排除C选项。高值区并不靠近大陆,排除D选项。3.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 )A.降水少 B.辐射强 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答案 C 此题宜用排除法。年蒸发量高值区在冬季降水并不比渤海海域少,风力也不比渤海海域强,太阳辐射强度大不过南海海域,故排除A、B、D选项。命题视角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4.(2017课标Ⅰ,6,4分)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答案 C 本题考查水循环。“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盐湖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蒸发量)相差不大,则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相当;而材料中告之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故C正确。5.(2017课标Ⅰ,7,4分)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答案 A 本题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图中四处,唯有坡面海拔最高、坡度最大,降水后,绝大部分雨水快速转化为地表径流,流向其他地势较低处,而在坡面存储水量最少,故此处可供蒸发的水量最少,则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坡面,故A项正确。 6.(2017课标Ⅰ,8,4分)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答案 B 本题考查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会使流入湖泊的径流量减少,带入的营养物质也会减少,则C项错误;因入湖水量减少,则必然使盐湖面积缩小,故B项正确,A项错误,此湖盐度已饱和,所以盐度不会增大,D错误。考点二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读下图,回忆下列知识。甲乙(1)水体存在三种类型:① 海洋水 、② 陆地水 和大气水。在河流水与湖泊水、③ 河流水与地下水 、湖泊水与地下水之间具有④ 水源相互补给 的关系。 (2)图乙中左图表示⑤ 丰 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⑥ 河流水 补给⑦ 地下水 ;右图则表示⑧ 枯 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⑨ 地下 水补给⑩ 河流水 。 (3)各水体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 水位高低 和水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4)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有 雨水(大气降水) 、 季节性积雪融水 、湖泊水和 地下水 等。 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我国为例)雨水补给受气候影响,多以夏秋季节为主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典型,是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①有时间性②连续性③水量较稳定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①较稳定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①湖泊与河流的相对水位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①稳定②补给量较小③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地下水补给区降水量,地下水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 方法技巧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1)依据河流流经的气候区和地形条件判断补给类型世界分布(气候区)我国分布地区雨水补给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的地区(俄罗斯、加拿大等)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发源于高大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内陆地区 (2)依据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判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如下图1,河流径流量变化与降水变化一致,应该以降水补给为主;图2所示河流径流量较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变化大体吻合,应该属于冰雪融水补给。图1图2 (3)陆地水体之间的转换①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有些河流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②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③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命题视角一 各种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 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下面两题。1.(2019辽宁大连模拟)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 B.湖泊地势高于河流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 D.湖泊与河流相通答案 D 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知,湖泊和河流具有互补关系,该关系只能说明湖泊与河流是相通的。2.(2019辽宁大连模拟)关于该区域河、湖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D.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答案 D 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④;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大部分时间同步变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河水补给湖水;时间点③湖泊与河流的水位差比时间点①大,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命题视角二 河流补给及其影响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C.冰川融水 D.冰雪融水答案 D 锡林河流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冬季有一定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形成春汛。4.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答案 D 结合材料信息,该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较少,植被不会特别繁茂,所以河流附近的植被蒸腾作用有限,不会导致“伏汛不明显”。该地主要为牧区,部分地区为种植业,夏季农业用水量较大,导致河流中的水被大量使用,会导致河流水位下降,使河流伏汛不明显。 考点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读各大洲水资源分布统计图,完成下列内容。 1.水资源及其分布(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①浅层地下水 。 (2)水资源的分布衡量指标②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特点具有明显的③ 地区差异 表现大洲A④ 亚洲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其次是E⑤ 南美洲 ,F⑥ 大洋洲 最少 国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前6位的国家:巴西、⑦ 俄罗斯 、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⑧ 中国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Ⅰ.总量丰富,人均不足。Ⅱ.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⑨ 东多西少 ;⑩ 夏秋 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 质量 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2)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 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1)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2)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水资源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二是人口总数。(3)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降水量,降水量越大,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温馨提示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北方因气候较干旱属资源型缺水,南方则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命题视角一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B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海冰的形成条件。由材料知,海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水温低、海水含盐量低,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C.大连 D.烟台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冰资源分布的因素。一般而言,年平均气温低于-4℃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正确。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开发的条件。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求量大,D项错误。命题视角二 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水资源问题 下图为黄河流域各省区人均用水量与万元GDP耗水量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4.下列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量普遍比上游地区少B.宁夏落后的农业灌溉方式造成人均用水量大C.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效率比上游地区低D.万元GDP耗水量与区域经济水平呈正相关答案 B 读图可知,宁夏人均用水量和万元GDP耗水量明显较高,落后的农业灌溉方式造成人均用水量大。5.有专家建议以市场配置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你认为该建议将有利于黄河下游地区( )A.退耕还林还草 B.获得经济补偿C.扩大水田面积 D.增强节水意识答案 D 根据市场配置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能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一、选择题 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的闭流洼地(内流区)。该区域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霜早,冬季寒冷漫长,年均降水量为418.7 mm。下图示意扎龙湿地水循环。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19山东临沂质检)扎龙湿地水量支出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图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 A 读图可知,①是蒸发,②是地表径流,③是下渗,④是地下径流。在局地水循环中,下渗、蒸发和径流(流出)是水量的支出环节。扎龙湿地是闭流洼地,无径流向外支出水量;所在纬度高,有季节性冻土阻挡下渗;该区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所以蒸发强烈,因此蒸发是扎龙湿地水量支出最大的水循环环节。2.(2019山东临沂质检)修建中部引嫩(江)干渠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湿地生态用水 B.调蓄湖泊水库水量C.治理土地的盐碱化 D.满足农业灌溉需水答案 A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人类截取湿地来水)影响,湿地蓄水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中部引嫩(江)干渠主要的目的就是对湿地进行生态补水,维持湿地生态用水。 读黄河某河段流域内潜水(是指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等水位线(单位:m)分布图,完成下面三题。3.图中潜水流速空间变化的总体特点是( )A.西南快,东北慢 B.北部快,南部慢C.中部快,两端慢 D.东部快,西部慢答案 A 潜水等水位线密集,潜水面坡度大,流速快;反之,流速慢。由图可知,图示区域西南部潜水等水位线密集,东北部潜水等水位线稀疏,所以潜水流速西南快,东北慢。4.东营市附近地区地下水的大致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北流向东南C.东南流向西北 D.西南流向东北答案 B 读图,东营市附近潜水等水位线呈东北—西南走向,潜水流向应与等水位线垂直,由高处流向低处,故大致流向是由西北流向东南。5.图示黄河段初春季节( )A.含沙量最大 B.主要靠雨水补给C.可能发生凌汛 D.主要靠地下水补给答案 C 黄河本河段冬季结冰,且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故春季可能发生凌汛。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流量补给类型示意图,其中甲表示浅层地下水补给。读图,回答下面三题。6.(2019北京东城综合练习)图中( )A.a表示深层地下水补给B.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C.c表示雨水补给D.d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答案 B 由图示信息可知该流域河流径流量小,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冰川融水和雨水为主要补给水源;降水的补给量随时间波动明显,冰川融水波动较小,因此a表示雨水补给;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c主要在春季补给河流,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的补给量全年稳定,应为深层地下水补给。7.(2019北京东城综合练习)对该河流夏季流量变化影响最大的补给类型是( )A.a B.b C.c D.d答案 A 读图可知,夏季最大补给量为a。8.(2019北京东城综合练习)该河流所在地区( )A.流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B.夏秋季洪涝频发C.水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D.属于太平洋流域答案 C 结合上题分析,该河流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风力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春季受积雪融水影响,洪涝频发;西北地区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属于北冰洋流域。 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的具有拦蓄、补充和利用地下水流作用的一种水利枢纽。下图为我国新疆干旱区某内流河流域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9.(2019广东佛山质检)与地表水库相比,建设地下水库的突出特点表现为( )A.技术要求低 B.移民搬迁多C.资金投入多 D.生态破坏小答案 D “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则投资较少;地下水库不会淹没地表,对地表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移民搬迁少。10.(2019广东佛山质检)图中四地,最适合修建地下水库的地下拦水坝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C 图中丙左侧有大面积由卵砾石构成的岩层,因卵砾石间隙大而地下储水空间大;而丙右侧为黏性土层和砂砾石岩层,储水空间小;故丙处适合修建拦水坝。11.(2019广东佛山质检)在自然状态下,该流域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最可能是( )A.3月 B.7月 C.9月 D.12月答案 C 新疆干旱区地下水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地下水库水位高低取决于补给量与水分的流失量关系,夏秋季节冰雪融水量大,总体上地下水补给量大于流失量,地下水位不断升高而储水量增加,故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可能是9月。二、非选择题12.(2019广西南宁适应性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伊犁河发源于天山西坡,由东向西注入巴尔喀什湖。上游河谷降水丰富,森林、草原、雪山相互辉映。下游流经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由于河床浅,河流时常改道,形成面积较大的入湖三角洲。伊犁河下游胡杨林沿河岸伸展,远离河道的地区植被稀疏,沙丘活化,成为东亚冬春季节沙尘的主要来源之一。下图为哈萨克斯坦东部区域图。(1)概述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并指出影响其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8分)(2)分析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之间的水循环过程。(8分)(3)根据各自然环境要素相互影响关系,说明伊犁河下游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8分)答案 (1)水文特征:年径流量小;汛期在夏季,冬季断流;结冰期较长;含沙量不大。(4分)主要因素:流域内的降水量、河流流域面积、冬夏季气温、植被覆盖率、冰川面积等。(合理即可,答出四点,4分)(2)巴尔喀什湖湖水蒸发和植物蒸腾的部分水分随西风输送至东部山地形成降水;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汇入伊犁河,再经伊犁河流入巴尔喀什湖。(8分)(3)伊犁河下游地处内陆,距海洋遥远,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导致当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流径流量小,河床发育浅;由于降水少,流域内植被稀疏;地表腐殖质少,土壤贫瘠,土质疏松;由于植被少,能够提供的食物有限,生物种类少。(答出四点,合理即可,8分)13.(2018河南许昌、平顶山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白山地区丰沛的降水、茂密的植被有利于地下水的形成;地下水在深层循环中溶解了岩石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若沿断裂带溢出地表,就成为矿泉水。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及其周边区域略图。(1)描述P河段(河流上游)的水文特征。(2)分析长白山对图中玉米带的有利影响。(3)说明长白山地区矿泉水水质优良的原因。(4)你是否赞同该地矿泉水生产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请阐述理由。答案 (1)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有结冰期。(2)地势高,降水丰富,形成水系,为玉米带提供灌溉水源;茂密的森林涵养了水源,调节了径流,减轻了玉米带的水旱灾害,为土壤补充了有机质,保持了土壤肥力。(3)地下水在深层循环中溶解了岩石中的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植被茂密,生态环境好,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4)赞同。该地矿泉水储量大,水质优,市场竞争力强,加大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力度,经济收入增加;相关产业持续发展,可增加就业机会。或不赞同。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减少,湿地面积减小,植被减少,水源地环境遭破坏;当地人口密度小,矿泉水消费市场有限;距离外地消费市场远,运输成本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