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试卷
展开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于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顺利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向位于月球同步轨道的“鹊桥”中继卫星发送了月球表面的照片。一天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释放“玉兔二号”探月车到月面进行考察。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嫦娥四号”探测的天体在内的是(    )A. 总星系       B. 河外星系       C. 银河系       D. 太阳系2.“玉兔二号”探月车传回的数据表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 3-5题。      3.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整体分布特点是(    )A. 由南向北减少                       B. 分布较均衡C. 东多西少                           D. 西北多,东南少4.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生长      B. 水的运动       C. 大气的运动      D. 火山的喷发5.如果建立四座同等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其地点分别是:①拉萨;②新疆;③哈尔滨;④成都,则年总发电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读2019年5月10日和15日中国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情况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活动情况对比表,完成 6-7题。时间黑子群面积耀斑地磁场5月10日 280有弱耀斑平静5月15日 170无耀斑强磁暴注:表中数值越大,代表面积越大。6.有关太阳活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A.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B.黑子不可能产生磁场C.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D.耀斑温度高于太阳表面7. 致使5月15日地磁场产生强磁暴现象的太阳活动是(    )A.耀斑         B.太阳风         C.黑子          D.日珥下图为“2019年元旦17:00(北京时间)拍摄的我国某地街景照片”。读图回答8-9题。8.根据材料可以推测(    )A.车辆行驶的方向                        B.当地的经度、纬度C.当地白昼的时长                        D.当地正午太阳高度9.元旦前后几天,世界各地华人不可能观察到其所在地(    )A.白昼渐长,正午物影渐短                B.白昼渐短,正午物影渐短C.白昼渐长,正午物影渐长                D.白昼渐短,正午物影渐长李老师2017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读图回答10-11题。10.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A.5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9小时11.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一艘满载木材的船只在我国某江面上航行时,发生事故在甲处沉没(右图),木材在江面上顺流而下。读图,完成12-13题。1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打捞点,获得木材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适合建港口                        B.②和①的距离在逐渐远离C.③和④的距离在逐渐远离                D.④地沙滩广阔2019年5月24日晚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再次“喷发”,火山灰蔓延至周边地区,距火山口3公里内的地方满是岩浆。据此完成14-15题。14.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 地壳 B. 地幔           C. 外核 D. 内核15.火山灰物质漂浮、沉降,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 大气圈一一水圈、生物圈一一岩石圈          B. 岩石圈一一大气圈一一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一一大气圈一一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一一岩石圈一一大气圈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天津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读图,完成16-18题。16.上图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来源主要直接来自(    )A.④            B.③           C.②            D.①17.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室气体增多导致(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18.在照片拍摄的季节,天津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6-7月,增加④以降低白天土壤的温度        B.7-8月,削弱②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C.11-12月,增强③以防止近地面夜间气温过低  D.12次年1月,减少①以提高大气的温度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19-20题。19. 观察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沙石增温快,降温慢                B. 水增温快,降温慢C. 沙石增温快,降温快                D. 水增温慢,降温快20.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单位:m),完成21-23题。21.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    ) A.夏季白天           B.夏季晚上      C.冬季白天          D.冬季晚上22.该时刻甲地吹(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23.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    ) A.气温日较差变大                       B.气温年较差变大C.风频变大,山风增强                   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读右侧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24-25题。24.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  A.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南北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25.给该地带来的降水的气压带和风带主要是(    )A.信风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关系,并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读图回答26~27题。26.当黄赤交角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M地所在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北半球   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C.南半球   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27.该小组根据N地的地理位置推知该地(    ) A.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炎热干燥    B.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或西风控制,降水较多C.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季风气候    D.受暖流影响,终年高温多雨28.分析下面四幅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指出下列四组中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              A.①地中海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B.①地中海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地中海气候D.①温带季风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地中海气候29.读下面五幅图,判断P地气候类型是下列中的(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30.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产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变暖对粮食安全有利的世界大国为(    )A.巴西       B.澳大利亚             C.印度            D.俄罗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20 分)(1)此光照图反映的日期是     前后,北半球的节气为         。(2分)(2)E点的地理坐标为               ,E点的昼长为        小时,弧AE为                            (晨/昏)线。(6分)(3)图示时刻,B点的地方时是         ,地球上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所占的比例为                                          。(4分)(4)图示时刻,图中A、B、E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据此推断当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5)简述当日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图中天气系统就气压分布而言,A是         ,B是        ;就气流状况而言,A是                                          ,B是                                          。(8分)(2)A、B两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晴朗天气的是       。(4分)(3)C点即将经历         过境,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       。(4分)(4)图中D、E两点风力较大的是        点,因为               。(4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D A D B A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C B A A C B C C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A C D B A C B 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31.(1 )6月22日    夏至日  (2分)  (2)(66°34′N,120°W)    24小时     晨(6分)(3)8:00(或8时)     5:1(4分) (4)B>A>E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分)(5)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4分)32.(1)高压中心   低压中心   反气旋    气旋(4分)(2)B   A   (4分)(3)冷锋     降低(4分)(4)D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