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纯粹(cuì) 一霎(chà) 云霄(xiā) 拙拙逼人(duō)
B.分岐(qí) 化妆 (zhuāng) 侍弄(sì) 翻来覆去(fù)
C.雕镂(lòu) 佃农(diàn) 粗犷(guǎng) 拈轻怕重(niān)
D.狭隘(ài) 私塾(shú) 不缀(chuò) 鸦雀无声(qü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刘姥姥进去,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的,并不知都系何人。
B.去年年初热映的电影《吉祥如意》讲述了北漂女孩王庆丽回乡过年的故事,情节咄咄逼人。
C.王老师平常絮絮叨叨的,一个只需要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往往要耗费一节课。
D.和谐社会是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彭州龙兴寺水街打造工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继承悠久历史的同时创造新的活力。
B.自学校开展体育专项模块课以来,同学们对各项体育活动的热情较以往增大了一倍。
C.正值“赏秋”时节,川西旅游沿线公安局提醒游客错峰出行,防止交通拥堵现象不再发生。
D.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政府监管部门将严厉打击销售、制造、运输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
二、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4.默写
①人不知而 ,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②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④看,像牛毛,像 ,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
⑤《天净沙·秋思》中表现游子漂泊异乡、孤寂愁苦的句子是: , 。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
5.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广安友谊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请你补拟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 。
(2)下面是广安市近年来初中生名著阅读率的统计表,请概括表格反映的主要信息。(概括语句中不出现具体数字)
(3)【设计活动】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准备采取哪些形式来开展活动?
例如:进行读书问卷调查
①
②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闪耀苍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张蕾
①照顾300多头骆驼在大漠戈壁中“闲庭信步”,会是什么感觉?
②曾经,这是牧民巴都玛拉最艰巨的任务——每天骑着摩托车在沙漠里漫无目的地找放养的骆驼,一找就是一天。
③而今,一款“神器”让巴都玛拉如获至宝——给骆驼戴上北斗定位项圈,通过手机可以远程实时掌握骆驼群的位置和移动速度。“过去找骆驼每天要跑几十里地甚至更远,现在有了这个宝贝,找骆驼轻松多了,不用在沙漠中奔波受苦。”巴都玛拉开心地说。
④巴都玛拉口中的这个宝贝,正是北斗,全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⑤中国人对于“北斗”的信赖由来已久。北斗星,犹如茫茫苍穹中的一座灯塔,在暗夜中指引方向,于星际间探索未知——也正因此,我国将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命名为“北斗”。
⑥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至此,中国北斗工程完成了“三步走”,55颗导航卫星在浩渺太空“织”出一盘“大棋局”。
⑦殊不知,为了这盘“大棋局”,数十载里,千军万马闯过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千辛万苦。
⑧北斗棋局,始于20世纪后期。
⑨棋路清晰“三步走”:“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中期,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北斗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
⑩棋局之高明,范本尧更是如数家珍:“首次成功采用由‘3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2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组成的多轨混合星座,大大提高了我国周边地区的定位精度,以及导航系统自身的健壮性和生存能力;首次成功采用RDSS+RNSS导航双体制,不仅让导航系统有了备份,还拥有报文通信功能;部分卫星首次使用激光星间链路,在高、中、低轨星座间以及地面站间形成通信链路,不仅提高了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还解决了在国外无法建站的难题;卫星部件100%实现国产化,特别是自主研制出星载高精度原子钟,打破了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
⑪广袤原野,定位“神器”可以助力牧民智慧放牧;田间地头,高精度技术能帮助农民起垄、播种、喷药、收获。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处处:当你想找“小黄车”时,当老人走失、驴友迷路时;当然,还有民航、海事、全球搜救的关键时刻……自建成开通以来,北斗系统运行稳定且性能不断提高,持续满足着全球用户的需求,成为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案例。
⑫如今,北斗系统的规模应用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都在使用北斗产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说。
⑬仰望星空,北斗璀璨,浩渺的星河从未离我们如此之近。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这是北斗系统不变的初心,更是时代赋予中国的历史使命。
6.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围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7.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放在选文哪两段之间,请说出两点理由。
更难能可贵的是,以自力更生为风骨、自主创新为灵魂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始终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作为初心与使命。
8.本文语言具有准确性和形象性的符点,请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进行法人举例说明。(提示:语言的准确性可以从用词的角度举例分析,语言的形象性可以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角度举例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悬在半空中的爱
①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遥遥相望,中间有铁索相连。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时有13根铁索,而此地只有两根,一上一下相距约一人高。这是山上的招牌旅游景点,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往返于两座山峰之间,向游人表演“铁索飞渡”,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了吸引游客,使表演变得更加惊险刺激,他走铁索时从不带保险绳,中途还要表演一些高难度动作。
②玩命的活让他收入不菲,家里渐渐宽裕起来。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影响学习,一开始他就和妻子商量好,对儿子隐瞒了走铁索的事,只说自己在山上承包了一个景点。夫妻俩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个美丽的谎言,单纯的儿子丝毫没有看出破绽,真以为父亲做了老板。
③他发誓要让儿子走出大山。儿子小学毕业后,他就四处求人,把儿子送到了城里最好的中学。儿子住校,每个月回家一次。儿子自从进城读书之后,果然长了不少见识,常常讲一些父亲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而且每次拿来的成绩单都让他们兴奋不已。然而,他做梦都想不到,儿子竟然也一直在撒谎,那些成绩单都是儿子精心伪造的杰作。儿子小小年纪离开了父母,无人管束,很快就迷上了电子游戏,学习成绩自然一落千丈,为了向父母交差,他只好精心伪造了成绩单。父子俩就这样各怀心事,在互相隐瞒中过了一年。
④那天,母亲在家里忽然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儿子已经3天没来上课了。她才如梦方醒,赶到城里,终于在一家电子游戏室里找到了儿子。她气得浑身发抖,当即给了他一巴掌:“你以为你爸赚钱容易吗?”一怒之下,她把儿子带到了山下。
⑤儿子第一次看到了“铁索飞渡”。天啊,那个悬在半空的人竟是父亲。上下两根铁索,父亲手上抓着一根,脚下踩着一根,晃晃悠悠地缓缓前行。他震撼了,观众每一声喝彩都像一支利箭深深地扎进他的胸膛,他终于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自己花的每一分钱竟然都是父亲用命赌来的,悔恨的泪水决堤而出。他哀求母亲,千万不要告诉父亲,他一定痛改前非,她既心疼儿子又怕丈夫分心,便答应了帮儿子隐瞒。
⑥可是,儿子仅仅收敛了两个月,又忍不住“旧病复发”,一头钻进了游戏室。老师再次打来电话时,被父亲接到了,听明真相,他感到五雷轰顶,没想到自己为工作出生入死,苦心经营多年的谎言,换来的竟是这般光景。
⑦第二天,他把儿子拽到了铁索前,不由分说,就往他身上套好了保险绳,然后指着对面的山头吼道:“臭小子,只要你今天能从铁索上走过去,老子永远不再逼你上学了,今后你想干啥都行。”儿子看了看对面,又瞧了瞧铁索,一赌气说道:“走就走,别以为这样就能吓唬我。”心想父亲天天都能走,何况我还有保险绳,怕什么?可是当他一脚踏上铁索时,立马就后悔了,脚下深不见底,两旁悬崖峭壁,一阵寒风吹来,只感觉浑身汗毛竖起,后背发凉,极度的恐惧让他根本无法保持重心,手心不断冒着汗,身体越晃越厉害……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去的,下了铁索浑身上下已经找不到半根干纱,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由于惊吓过度,回家后他接连高烧了三天。
⑧父亲果然信守诺言,对儿子的事再没过问半句。经历了这次“生死考验”,他吓得再也不敢逃学,只是从那以后,他没有跟父亲说过半句话,他恨父亲如此绝情。
⑨若干年后,他变成了城里人,也有了自己的儿子。春天,山花烂漫,他带着儿子又去了那个景点,看见有人正在铁索上行走,3岁的儿子惊得半天合不拢嘴。他自豪地说:“那有什么了不起,爸爸14岁时就能飞渡铁索。”儿子向他投来崇拜的目光,竖起大拇指说:“爸爸,你真勇敢!”他拍拍儿子的小脑袋,笑了,眼里溅出泪花。在他大学毕业前,父亲永远留在了这片苍茫的大山。
(摘自《特别文摘》)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所写的事。
10.请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他震撼了,观众每一声喝彩都像一支利箭深深地扎进他的胸膛。
(2)他终于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自己花的每一分钱竟然都是父亲用命赌来的,悔恨的泪水决堤而出。
11.文章两次写到儿子流泪,请找出来,并说说流泪的原因。
第一次: 。
原因: 。
第二次: 。
原因: 。
12.生活中,你也有过父母对你的类似短文中的另类的关爱吗?如果有,请举例:如果没有,请说说你对这种关爱的看法。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3.首句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生活处境?请结合具体词语加以分析。
14.有人评价陆游的这首诗前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后两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思。请根据诗歌内容对此简要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①。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有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 人不对。于是退而疾耕②。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③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知友:知心好友。②疾耕:努力耕作。③市:买。
15.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穿井得一人 穿:挖掘,开凿
B.国人道之 道:道路
C.人不对 对:回答,应答
D.百事也尽然 然:这样
16.下列句子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宋之丁氏 其所以不得之故
B.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相委而去
C.及其家穿井 其一犬坐于前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于我如浮云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宋君派人去询问,说明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这件事情。
B.甲文告诉我们,传言不要轻信,凡事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
C.乙文中齐人“猎兽之获,常过人矣”,是因为他打猎技术提高了。
D.乙文告诉我们凡事要思考,万物都有联系,抓住关键才能事半功倍。
18.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有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
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19.名著阅读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傅,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你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1)以上文段节选自明代 (作者)所著的《西游记》,文中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 的计策,从中能看出八戒具有 的性格特点。
(2)选文中的“行者”又称“美猴王”,请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八、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0.题目:
未来的某天,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神奇药丸。这种药丸主治懒惰、自私、胆小、虚荣、暴躁等非生理疾病,药效可以维持48小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你得到了这样一颗药丸,你会给谁服用?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以“仔细看完神奇药丸的说明书,我突然眼前一亮……”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一霎(chà)——shà,拙拙逼人——咄咄逼人;
B.分岐——分歧,侍弄(sì)——shì;
D.不缀——不辍,鸦雀无声(qüè)——què;
故选C。
2.【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花枝招展:意思是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此处用来形容屋里的女子打扮艳丽,使用正确;
B.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而“电影《吉祥如意》讲述了北漂女孩王庆丽回乡过年的故事”,情节不应该是“咄咄逼人”的,这个词不能用来形容电影情节,使用有误;
C.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此处用来形容王老师说话啰嗦,使用正确;
D.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此处表达在和谐社会中人们各有合适的安排,使用正确;
故选B。
3.【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搭配不当,应该是“增长热情”,“增大了一倍”改为“增长许多”;
C.否定不当,应该是“防止再发生”;
D.语序不当,应该是“制造、运输、销售”;
故选A。
4.【答案】 不愠 归雁洛阳边 河流大野犹嫌束 花针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答案】(1)好书使情感产生共鸣或好书让精神变得饱满。
(2)近几年来,该地初中生名著阅读率正在逐年提高。
(3) 举办“读书交流会” 举行“名人读书故事”大家讲活动
【详解】(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
根据示例“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可知,学生可从好书对人的精神、品质的熏陶作用的角度作答。根据上句的格式可知,补写的句子应以“书”开头与“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格式相同。
示例:好书使意志变得坚强。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表格可知,2014年该地初中生名著阅读率为45.6%,2015年为56.7%,2016年为63.9%,2017年为74.8%。由此可知,近年来该地初中生名著阅读率逐年上升。
(3)本题考查设计活动。
开放类试题,围绕着“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适合学生开展即可。
示例:举办关于“读书的意义”的征文比赛、举行关于读书的海报展示活动。
【答案】6.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功能强大;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名字由来;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过程;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明之处(先进性、独创性);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情况。 7.放在选文⑩⑪段之间。理由: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先进性和独创性,引出下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内容上,⑥-⑩说明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过程及高明之处,说明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特点,⑪段开始说明它在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中发挥的作用,与前后文构成紧密的逻辑关系。 8.示例一:准确性。第⑫段“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都在使用北斗产品。”“目前”对时间进行限制,说明了现阶段北斗产品全球的使用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示例二:形象性。第③段“而今,一款‘神器’让巴都玛拉如获至宝——给骆驼戴上北斗定位项圈,通过手机可以远程实时掌握骆驼群的位置和移动速度。”用“神器”指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象生动地说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功能强大。
【分析】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以及其在全球应用的广泛性。通过具体事例,如牧民利用北斗定位找寻骆驼等,文章展现了技术创新如何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增强生活效率。此外,文章以北斗卫星的技术突破和国际化应用为主线,突显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自立自强和对全球服务承诺,传递出北斗系统的历史使命感和国际责任感。
【详解】6.本题考查说明内容概括。
根据第③段中“而今,一款‘神器’让巴都玛拉如获至宝——给骆驼戴上北斗定位项圈,通过手机可以远程实时掌握骆驼群的位置和移动速度。‘过去找骆驼每天要跑几十里地甚至更远,现在有了这个宝贝,找骆驼轻松多了,不用在沙漠中奔波受苦。’巴都玛拉开心地说”的内容,可概括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功能十分强大;
根据第⑤段中“中国人对于‘北斗’的信赖由来已久。北斗星,犹如茫茫苍穹中的一座灯塔,在暗夜中指引方向,于星际间探索未知——也正因此,我国将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命名为‘北斗’”的内容,可概括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名字由来;
根据第⑧段中“北斗棋局,始于20世纪后期”和第⑨段中“棋路清晰‘三步走’:‘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中期,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北斗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的内容,可概括为: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过程;
根据第⑩段中“棋局之高明,范本尧更是如数家珍:‘首次成功采用由‘3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2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组成的多轨混合星座,大大提高了我国周边地区的定位精度,以及导航系统自身的健壮性和生存能力……打破了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的内容,可概括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先进性和独创性;
根据第⑪段中“广袤原野,定位‘神器’可以助力牧民智慧放牧;田间地头,高精度技术能帮助农民起垄、播种、喷药、收获……自建成开通以来,北斗系统运行稳定且性能不断提高,持续满足着全球用户的需求,成为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案例”的内容,可概括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7.本题考查说明材料回归。
从结构上来看:通过文段中“以自力更生为风骨、自主创新为灵魂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内容可知,此句承接了第⑩段中“棋局之高明,范本尧更是如数家珍:‘首次成功采用由‘3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2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组成的多轨混合星座,大大提高了我国周边地区的定位精度,以及导航系统自身的健壮性和生存能力……打破了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的内容,表明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研发的;
根据文段中“始终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作为初心与使命”的内容可知,此句照应了第⑪段中“广袤原野,定位‘神器’可以助力牧民智慧放牧……自建成开通以来,北斗系统运行稳定且性能不断提高,持续满足着全球用户的需求,成为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案例”的内容,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自然过渡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在社会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从内容上来看,选文⑥—⑩段详细介绍了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经过和独特优势,突出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独立自主、不断创新的特点;文章⑪段详细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社会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在为全世界服务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文段“更难能可贵的是,以自力更生为风骨、自主创新为灵魂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始终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作为初心与使命”与前后文一脉相承,构成紧密的逻辑关系;所以,文段应放在选文⑩⑪段之间。
8.本题考查说明语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主要有:生动性和准确性。围绕文章内容,找出能够体现上述说明文语言特性的句子,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准确性:第⑥段“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中“约”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约”是大约、大概的意思,表示估计,说明“30分钟”并不是很准确的时间,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形象性:第⑤段中“北斗星,犹如茫茫苍穹中的一座灯塔,在暗夜中指引方向,于星际间探索未知”一句,将北斗星比作“茫茫苍穹中的一座灯塔”,这一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北斗星在夜空中的指引作用,也寓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指明方向的重要性。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答案】9.父亲为让儿子生活安心,隐瞒了自己“铁索飞渡”的冒险工作,儿子却一而再地不好好读书,父亲无奈逼儿子走铁索让他改过。 10.(1)“扎”字形象地写出了明白真相的儿子,听到观众喝彩时针刺般的心痛,表达出他对父亲安危的担忧,对自己行为的愧疚。(2)“赌”字表明父亲为了儿子,连命都敢豁出去,饱含了伟大的父爱,并对比出儿子行为的不该。 11. 第一次:明白自己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父亲冒险走铁索换来的时候。 原因:父亲为自己甘愿付出全部,可自己竟如此不孝,这让儿子悔恨、自责,于是“泪水决堤而出”。 第二次:他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参观“铁索飞渡”时。 原因:内心满怀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也有对自己走铁索经历的自豪,于是“眼里溅出泪花”。 12.提示:举例时应举父母看似狠心,实则关爱我们的事;看法言之成理即可。如,冬天天气寒冷,可父母却督促我早早来到学校,不许迟到。这看着有点不近人情,却是父母对孩子的大爱。)
【分析】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个父亲为了支持儿子学习,隐瞒了自己危险的工作,却用行动传递了深沉父爱。当儿子迷失于电子游戏,通过父亲安排的“生死考验”亲历父亲的艰难,他最终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这是一个关于爱的错位和理解的故事,结尾处的泪水既是对逝去父亲的怀念,也彰显了父爱的无私与伟大。文章通过悬殊的职业与父子关系,展现了父爱的深沉和无私,也提醒读者珍惜家庭中的真情。
【详解】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概括。
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出核心内容,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以及事件的大致发展过程来进行概括,去除不必要的细节描写、修饰性语句等。概括思路大致是先确定主要人物(父亲和儿子),然后梳理出父子之间围绕“铁索飞渡”这件事产生的隐瞒、冲突以及后续对儿子成长的影响等关键情节,最后按照合理的顺序组织语言,将故事完整且简洁地表述出来。
开端:第①②段,父亲从事两山之间“铁索飞渡”表演工作,收入不错。为使儿子安心学习,他与妻子向儿子隐瞒工作真相,称在山上承包景点。
发展:第③④⑤段,儿子逃学被老师发现,母亲在游戏室找到儿子并带他到山下,儿子目睹父亲“铁索飞渡”,深感懊悔,母亲答应帮其隐瞒。但两个月后儿子再次沉迷游戏,老师告知父亲真相。
高潮:第⑦段,父亲知晓后,强行让儿子走铁索,尽管有保险绳,儿子仍极度恐惧,最终走过铁索,回家后高烧三天,此后父子关系僵化,儿子心怀恨意。
结局:第⑨段,多年后儿子成为城里人且有了自己的儿子,回景点时回忆起14岁走铁索经历,对父亲充满自豪与思念,此时父亲已离世。
示例:父亲为多赚钱送儿子进城读书,隐瞒走铁索表演的危险工作,儿子却沉迷游戏、伪造成绩单,父亲知晓后让儿子走铁索,儿子经历恐惧后不敢逃学,多年后儿子向自己孩子说起此事。
10.本题考查词句理解。
(1)第⑤段“他震撼了,观众每一声喝彩都像一支利箭深深地扎进他的胸膛”,“扎”字生动地描绘出儿子看到父亲在铁索上行走,听到喝彩时内心的刺痛感。因为他深知父亲这是在拿命冒险挣钱,这喝彩声让他越发意识到父亲工作的极度危险,也体现出他对自己之前沉迷游戏、欺骗父母行为的愧疚与对父亲安危的深切担忧。
(2)第⑤段“他终于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自己花的每一分钱竟然都是父亲用命赌来的,悔恨的泪水决堤而出”,“赌”字强调父亲从事“铁索飞渡”工作的危险性极高,就如同用生命去冒险,突出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与儿子沉迷游戏、荒废学业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更能凸显出儿子的不懂事和不应该。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第一次:根据第⑤段,“他震撼了,观众每一声喝彩都像一支利箭深深地扎进他的胸膛,他终于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自己花的每一分钱竟然都是父亲用命赌来的,悔恨的泪水决堤而出”可知,儿子之前一直不知道父亲的工作竟是如此危险,当亲眼看到父亲在半空中走铁索,意识到自己平日里花的钱都是父亲拿命换来的,对比自己之前沉迷游戏、伪造成绩单欺骗父母的行为,深感愧疚、自责,所以悔恨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第二次:根据第⑨段,“春天,山花烂漫,他带着儿子又去了那个景点,看见有人正在铁索上行走,3岁的儿子惊得半天合不拢嘴。他自豪地说:‘那有什么了不起,爸爸14岁时就能飞渡铁索。’儿子向他投来崇拜的目光,竖起大拇指说:‘爸爸,你真勇敢!’他拍拍儿子的小脑袋,笑了,眼里溅出泪花”可知,此时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也有了自己的儿子,当再次来到这个承载着过往深刻记忆的景点,回想起曾经父亲为自己做的一切,内心充满了对父亲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为自己曾经经历过走铁索的考验而感到自豪,多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得眼里溅出了泪花。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首先要明确短文里所展现的“另类关爱”是怎样的一种关爱形式,文中父亲为了让儿子安心学习、走出大山,先是隐瞒自己危险的工作,后来又用看似极端的让儿子走铁索的方式逼他改过自新,这种关爱方式比较特别,不是常规的嘘寒问暖、耐心教导等,而是带有一些强硬、独特的手段,背后却是深沉的父爱。
如果有类似经历,就要回忆生活中父母对自己那些与众不同、可能一开始不太容易理解,但实则饱含爱意的行为,然后选取典型事例进行简要叙述,要突出事件中父母别样做法的具体表现以及自己当时的感受和后来的体会等。
要是没有类似经历,在谈对这种关爱的看法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比如从父母角度,思考他们采取另类关爱方式的初衷,可能是常规方法不管用,无奈之下希望通过独特方式引起孩子重视等;从孩子角度,谈谈面对这种关爱时的接受程度、内心感受以及它对自己成长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促进了成长还是带来了一时的抵触等;还可以从这种关爱方式本身的合理性、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客观地阐述自己对它的认识。
(1)第一问示例:我小时候特别胆小,不敢自己睡觉,总是依赖爸妈陪着。爸妈怎么劝都不管用,后来有一天,爸爸很严肃地跟我说,必须自己睡,要是哭了也不会来哄我。那晚我特别害怕,哭了好久,可爸爸真没来。后来慢慢我就习惯自己睡了。当时觉得爸爸好狠心呀,后来才明白他是想让我变得勇敢、独立,这也是一种特别又饱含爱的方式呢。
(2)第二问示例:我觉得这种关爱挺特别的。父母用另类的方式,可能是常规办法没效果了,想用不一样的手段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督促孩子成长。虽然一开始孩子也许不太理解,甚至会埋怨父母,但其实背后都是深深的爱,只要最终能让孩子变得更好,也是一种挺有意义的关爱方式呀。
【答案】13.“僵卧”写出了诗人年迈老病的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凄凉至极。由此可见,首句写出了诗人当时寂寞、窘迫、凄凉的生活处境。 14.①一个“思”字直接写出了诗人不以衰老自弃,内心仍燃烧着为国戍边的志愿。②后两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诗人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分析】这首诗通过前两句写作者年老病衰、身处孤村仍心系家国,后两句以夜雨入梦描绘驰骋沙场的壮志情怀,展现了诗人虽境遇凄凉却壮志不改、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和不懈追求,情感深沉而激昂。
【详解】13.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结合诗歌首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可知,“僵卧”一词描绘出诗人身体僵硬地躺卧着的状态,这暗示了诗人年迈体弱,身体状况不佳,可能已被疾病缠身,无法像年轻时那样自由行动。“孤村”则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点是一个孤独、偏僻的小村落,这样的环境显示出诗人与外界交流甚少,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由此可见,“僵卧”和“孤村”这两个词,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当时生活寂寞,无人陪伴,且处境窘迫,物质生活可能也比较匮乏,整体氛围凄凉的生活处境。
14.本题考查情感主旨理解。
结合诗歌前两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可知,诗人此时处于“僵卧孤村”的艰难处境,身体老迈且生活孤寂,但他却“不自哀”,反而“尚思为国戍轮台”。“思”字直接表明诗人即便身处困境,却没有因自身的衰老和艰难处境而自怨自艾,心中依然坚定地怀着为国家戍守边疆的强烈愿望。由此可见,一个“思”字直接写出了诗人不以衰老自弃,内心仍燃烧着为国戍边的志愿。
结合诗歌后两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可知,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卧听风雨之声,随后在梦中出现了“铁马冰河”的战斗场景。“梦”字将诗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报国之志,通过梦境展现出来。诗人在睡梦中都渴望投身于抗击外敌的战斗,足见其报国之心的炽热与执着。由此可见,后两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诗人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答案】15.B 16.A 17.C 18.(1)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得到一个人。
(2)有人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
【分析】这篇文章取材于《吕氏春秋》,通过两个简短的寓言故事传达了重要的人生智慧。甲文讲述了丁氏家开井传言从“得一人”理解成井内出一人的故事,强调谣言的误导性和查实真相的重要性;乙文则通过齐人最终猎获成功的经历,阐明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和踏实努力的重要性。这两个故事富含哲理,启迪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要善于思考与调研,以获取正确的认知与成功。
【详解】15.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B.句意:国都里的人都讲述这件事。道:讲述。
故选B。
1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助词,的\助词,的;
B.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顺承,就;
C.代词,他、他的\代词,其中;
D.介词,向\介词,对于;
故选A。
17.本题考查内容和主旨理解。
C.在乙文中,齐人“猎兽之获,常过人矣”的原因不是他打猎技术提高了,乙文提到“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意思是他努力耕地家里富了,买了好狗才使得打猎收获常常超过别人,而不是打猎技术提高,所以该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故选C。
18.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
(1)得:得到。使:劳力。非:不是。于:在。
(2)宜:应该。致力于:把力量用在。
【参考译文】
【甲】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这件事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人回答说:“是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听到传闻就去传播,还不如不听。
【乙】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愧对家人,在外愧对邻里朋友。他打猎得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条好狗,可是家里贫困没有办法(实现)。有人对他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猎人说:“为什么?”那人不回答。于是猎人回家努力耕地。努力耕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于是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只是打猎如此,许多事情也都是这样。
19.【答案】(1) 吴承恩 激将法 粗中有细,善于对症下药;憨厚又懂得用心计。
(2)①“美猴王”的称号由石猴而来,他发现水帘洞,为众猴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做了大贡献,大家尊之为“石美猴王”,后又将“石”字隐去,称“美猴王”。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积累。
由语段内容可知此语段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第31回《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九怪》。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后,唐僧误以为孙悟空误伤人命,将他赶回了花果山。取经途中,路过碗子山时黄袍怪抓住,八戒与沙僧不敌黄袍怪,八戒于是寻回孙悟空,打跑了黄袍怪。由文中“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可知,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激将法。
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方面解答:典型事件,人物的正面描写,作者评价和侧面烘托等。“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写出了八戒憨厚又懂得用心计的性格;因为了解孙悟空急躁自傲的性格,八戒自编自演了一段黄袍怪鄙视孙悟空的话,表现了八戒粗中有细,善于对症下药。
(2)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自封‘石美猴王’,后又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20.【答案】例文:
神奇药丸
仔细看完神奇药丸的说明书,我突然眼前一亮。
一种主治懒惰、自私、胆小、虚荣、暴躁等非生理疾病,药效可以维持48小时的神奇药丸。这对于我这个懒惰、不愿努力学习的同学来说,简直就是上天的恩惠。很幸运,我获得了尝试这种药丸的机会。
教授让我吃下药丸,走出昏暗的实验室,我感到一股激流涌遍全身,我充满了活力。我好似发了疯一般去学习。连昔日与我相伴的手机都毫不感兴趣,独宠学习。虽然我很累,但我的大脑像被他人主宰了一般,不停地向身体的各个器官发送指令不要懒惰,好好学习。
第二天,在学校里我感受到了药丸的神奇。“开始早读!”班长一声令下,大家都迅速拿出课本。以前早读,我不是画画,就是玩手指,嘴巴闭得比校服上的拉链还紧。而今天我却开口读书,声音还极其洪亮,压都压不下来。
第一节是数学课。我以前最讨厌数学课了,没想到的是上课铃一响我就精神抖擞,背挺的比笔杆还直,心里像开奖时那般激动与期待。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数学题。老师一落笔同学们便炸开了锅,开始讨论解题方案,“看样子很难。”我边想边看向黑板,咦?这道题我看得很是眼熟,一经回想发现是昨晚做过的题,而且解题过程我记得一清二。“老师我来!”我把 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看不见,老师点头示意,我走上讲台,轻松写出答案,教室里沉默了3秒钟,紧接着是一阵掌声,我顿时感到受宠若惊,像熟透了的高粱低下了头。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星期。一天教授打来电话。还没等他开口,我就开始了机关枪似地感谢:“教授,非常感谢您的药丸,让我在这一个多星期里不再懒惰,感受到了不同的人生。”“什么?一个多星期?这药丸的药效才不到两天……”还没等我说完,教授便打断了我。
后来我意识到,原来我后面几天得到老师同学的赞扬,都是我自己摆脱懒惰的结果,“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只有用努力的汗水去浇灌,才能绽放出绚丽的生命之花。
这是一颗神奇的药丸,它的神奇不仅在于让我远离懒惰,而且让我找到了摆脱懒惰的秘诀!
【详解】本题考查情境作文。
第二,选材构思。可以选择一方面来写,要以小见大,传递正能量。以记叙为主,写出服用前后自己的内心变化和感受,由于“药效可以维持48小时”,那么48小时后自己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变化,要通过议论点出文章的主旨。可以利用插叙、悬念等将情节处理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初中生名著阅读率
45.6%
56.7%
63.9%
74.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七年级下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