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讲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讲义,5考点+1命题点15种题型(含5种解题技巧))-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及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28讲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讲义,5考点+1命题点15种题型(含5种解题技巧))-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及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第28讲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讲义5考点+1命题点15种题型含5种解题技巧原卷版docx、第28讲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讲义5考点+1命题点15种题型含5种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4页, 欢迎下载使用。
TOC \ "1-1" \n \h \z \u \l "_Tc188547390"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l "_Tc188547391"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l "_Tc188547392"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l "_Tc188547393" 考点一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l "_Tc188547394" 考点二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l "_Tc188547395" 考点三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l "_Tc188547397" 考点四 与切线有关的知识
\l "_Tc188547398" 考点五 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内切圆
\l "_Tc188547399" 04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l "_Tc188547400" 命题点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l "_Tc188547401" ►题型0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l "_Tc188547402" ►题型02 直线与圆的最值问题
\l "_Tc188547403" ►题型0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l "_Tc188547404" ►题型0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l "_Tc188547405" ►题型05 利用切线的性质求解
\l "_Tc188547406" ►题型06 证明某直线是圆的切线(有明确的交点)
\l "_Tc188547407" ►题型07 证明某直线是圆的切线(无明确的交点)
\l "_Tc188547408" ►题型08 切线的性质与判定综合
\l "_Tc188547409" ►题型09 作圆的切线
\l "_Tc188547410" ►题型10 应用切线长定理求解或证明
\l "_Tc188547411" ►题型11 由三角形外接圆求值
\l "_Tc188547412" ►题型12 由三角形内切圆求值
\l "_Tc188547413" ►题型13 三角形内心有关的应用
\l "_Tc188547414" ►题型14 三角形外接圆与内切圆综合
\l "_Tc188547415" ►题型15 圆位置关系与函数综合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l "_Tc188517220"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和圆共有三种位置关系,分别是点在圆内,点在圆上,点在圆外,如下表所示:
已知⊙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d,
【注意】掌握已知点的位置,可以确定该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可以确定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2024·云南怒江·一模)平面内,⊙O的半径为10 cm,若点P在⊙O内,则OP的长可以是( )
A.8cmB.10 cmC.12 cmD.14 cm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点在圆内,则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圆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点在圆内,则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圆的半径判断作答即可.
【详解】解:∵点P在⊙O内,
∴OPr=1,则点A在⊙O外,
故选:A.
3.(2024·云南昭通·二模)在同一平面内,点P在⊙O外,已知点P到⊙O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a,最小距离为b,则⊙O的半径为( )
A.a+b2B.a−b2C.aD.b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分类的思想及对点P到圆上最大距离、最小距离的认识.
点P在圆外时,直径为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的差,即可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得,P到⊙O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a,最小距离为b,
∴圆的直径是a−b,因而半径是a−b2,
故选:B.
4.(2024长春市三模)如图,在△ABC中,∠ACB=90°,AB=10,BC=8.以点A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当点C在⊙A内且点 B在⊙A外时,r的值可能是( )
A.6B.8C.10D.12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熟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3种,熟知⊙A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①点P在圆外②点P在圆上;③点P在圆内是解题的关键.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由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在△ABC中,∠ACB=90°,AB=10,BC=8,
∴AC=AB2−BC2=102−82=6,
∵当点C在⊙A内且点B在⊙A外时,
∴6CM,
∴点B在圆M外,
∴甲图四点不共圆;
如乙图中,取AC中点N,连接DN,BN,
∵∠ADC=∠ABC=90°,
∴DN=AN=CN=BN,
∴点D、A、C、B是以点N为圆心,AN为半径的圆上,
∴乙图四点共圆,
综上,甲图四点不共圆,乙图四点共圆,
故选:C.
QUOTE QUOTE QUOTE ►题型02 直线与圆的最值问题
已知点P为⊙O上动点,点Q为直线AB上动点,过点O作OD⊥AB于点D,交⊙O为点C
图示:
结论:当O,P,Q三点共线且为垂线段时,PQ取最小值,最小值为PQ的长.
1.(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如图,⊙M的圆心为M4,0,半径为2,P是直线y=x+4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M的切线,切点为Q,则PQ的最小值为
【答案】27
【分析】记直线y=x+4与x,y轴分别交于点A,K,连接QM,PM,KM;由直线解析式可求得点A、K的坐标,从而得△OAK,△OKM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相切及勾股定理得:PQ=PM2−QM2,由QM=2,则当PM最小时,PQ最小,点P与点K重合,此时PM最小值为KM,由勾股定理求得PM的最小值,从而求得结果.
【详解】解:记直线y=x+4与x,y轴分别交于点A,K,连接QM,PM,KM,
当x=0,y=4,当y=0,即x+4=0,
解得:x=−4,
即K(0,4),A(−4,0);
而M4,0,
∴OA=OK=OM=4,
∴△OAK,△OKM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KO=∠MKO=45°,
∴∠AKM=90°,
∵QP与⊙M相切,
∴∠PQM=90°,
∴PQ=PM2−QM2,
∵QM=2,
∴当PQ最小时即PM最小,
∴当PM⊥ AK时,取得最小值,
即点P与点K重合,此时PM最小值为KM,
在Rt△OKM中,由勾股定理得:KM=OM2+OK2=42,
∴PQ=32−4=27,
∴PQ最小值为27.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垂线段最短,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2023·陕西·中考真题)(1)如图①,在△OAB中,OA=OB,∠AOB=120°,AB=24.若⊙O的半径为4,点P在⊙O上,点M在AB上,连接PM,求线段PM的最小值;
(2)如图②所示,五边形ABCDE是某市工业新区的外环路,新区管委会在点B处,点E处是该市的一个交通枢纽.已知:∠A=∠ABC=∠AED=90°,AB=AE=10000m,BC=DE=6000m.根据新区的自然环境及实际需求,现要在矩形AFDE区域内(含边界)修一个半径为30m的圆型环道⊙O;过圆心O,作OM⊥AB,垂足为M,与⊙O交于点N.连接BN,点P在⊙O上,连接EP.其中,线段BN、EP及MN是要修的三条道路,要在所修道路BN、EP之和最短的情况下,使所修道路MN最短,试求此时环道⊙O的圆心O到AB的距离OM的长.
【答案】(1)43−4;(2)4047.91m
【分析】
(1)连接OP,OM,过点O作OM'⊥AB,垂足为M',则PM≥OM−4≥OM'−4,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M'=AM'⋅tan30°=43,则可得出答案;
(2)分别在BC,AE上作BB'=AA'=r=30(m),连接A'B',B'O、OP、OE、B'E.证出四边形BB'ON是平行四边形.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BN=B'O.当点O在B'E上时,BN+PE取得最小值.作⊙O',使圆心O'在B'E上,半径r=30(m),作O'M'⊥AB,垂足为M',并与A'B'交于点H.证明△B'O'H∽△B'EA',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HEA'=B'HB'A',求出O'H的长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如图①,连接OP,OM,过点O作OM'⊥AB,垂足为M',
则OP+PM≥OM.
∵⊙O半径为4,
∴PM≥OM−4≥OM'−4,
∵OA=OB.∠AOB=120°,
∴∠A=30°,
∴OM'=AM'⋅tan30°=12tan30°=43,
∴PM≥OM'−4=43−4,
∴线段PM的最小值为43−4;
(2)如图②,分别在BC,AE上作BB'=AA'=r=30(m),
连接A'B',B'O、OP、OE、B'E.
∵OM⊥AB,BB'⊥AB,ON=BB',
∴四边形BB'ON是平行四边形.
∴BN=B'O.
∵B'O+OP+PE≥B'O+OE≥B'E,
∴BN+PE≥B'E−r,
∴当点O在B'E上时,BN+PE取得最小值.
作⊙O',使圆心O'在B'E上,半径r=30(m),
作O'M'⊥AB,垂足为M',并与A'B'交于点H.
∴O'H∥A'E,
∴△B'O'H∽△B'EA',
∴ O'HEA'=B'HB'A',
∵⊙O'在矩形AFDE区域内(含边界),
∴当⊙O'与FD相切时,B'H最短,即B'H=10000−6000+30=4030(m).
此时,O'H也最短.
∵M'N'=O'H,
∴M'N'也最短.
∴O'H=EA'⋅B'HB'A'=(10000−30)×403010000=4017.91(m),
∴O'M'=O'H+30=4047.91(m),
∴此时环道⊙O的圆心O到AB的距离OM的长为4047.91m.
【点睛】
本题是圆的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0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根据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判断;
①若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则直线与圆相交;
②若直线与圆有一个交点,则直线与圆相切;
③若直线与圆有没有交点,则直线与圆相离.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判断.
设半径为r,直线到圆心的距离为d
①若d<r,则直线与圆相交;②若d=r,则直线与圆相切;③若d>r,则直线与圆相离.
1.(2022·山东青岛·模拟预测)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cm,以点A为圆心,以3.5cm长为半径作⊙A,则⊙A与BC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B.相切C.相离D.外离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时,直线与圆相交.过点A作AD⊥BC于点D,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求得BD的值,再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AD的长,把AD与圆的半径比较大小,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过点A作AD⊥BC于点D,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BD=12BC=2cm,
根据勾股定理得:AD=AB2−BD2=42−22=23cm,
∵232=12,3.52=12.25,
∴2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29讲 与圆有关的计算(讲义,2考点+1命题点11种题型(含5种解题技巧))-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及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第29讲与圆有关的计算讲义2考点+1命题点11种题型含5种解题技巧原卷版docx、第29讲与圆有关的计算讲义2考点+1命题点11种题型含5种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7讲 圆的基本性质(讲义,2考点+1命题点20种题型(含4种解题技巧))-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及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第27讲圆的基本性质讲义2考点+1命题点20种题型含4种解题技巧原卷版docx、第27讲圆的基本性质讲义2考点+1命题点20种题型含4种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6讲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讲义,1考点+1命题点21种题型(含3种解题技巧))-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及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第26讲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讲义1考点+1命题点21种题型含3种解题技巧原卷版docx、第26讲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讲义1考点+1命题点21种题型含3种解题技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8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