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奉化区期末联考高二生物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25 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奉化地区四季分明,在不同的季节可以观赏到不同的群落面貌,这一现象体现了当地群落的( )
    A. 水平结构 B. 垂直结构
    C. 时间结构 D. 次生演替
    2. 据统计,我国遗传病患者占总人口比例 20%—25%,以下疾病不具有遗传倾向的是( )
    A. 红绿色盲 B. 艾滋病
    C. 花粉过敏 D. 苯丙酮尿症
    3. 为确定某病毒的核酸类型为 DNA 还是 RNA,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实验方案: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核苷
    酸,通过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来确定病毒的核酸类型。在该实验中同位素标记法标记的核苷酸碱基类型
    应为( )
    A. A 与 T B. G 与 C C. A 与 U D. T 与 U
    4.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上危害最大的常发性害虫。玉米收割后留下的秸秆在田地里难以分解,有利于玉米螟
    幼虫的越冬,来年羽化成成虫后产下幼虫,导致虫害持续发生。为监测和预报玉米螟对当地农业的危害,
    科研人员欲调查玉米螟幼虫与成虫的种群密度,应选用的统计方式分别为( )
    A. 样方法、标记重捕法
    B. 样方法、黑光灯诱捕法
    C. 取样器取样法、标记重捕法
    D. 取样器取样法、黑光灯诱捕法
    5. 自然界中不同类型的细胞结构并不完全相同,但细胞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都高度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 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起形成树突,有利于接受兴奋
    B. 吞噬细胞含较多的溶酶体,有利于处理抗原
    C. 肌肉细胞的线粒体内膜折叠,有利于细胞呼吸过程中分解葡萄糖酶的附着
    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失去细胞核,为血红蛋白携带氧气腾出了空间
    6. 在制备果脯时,一般将果实放置于高浓度糖水中进行腌制,在此过程中发生了物质跨膜运输现象,下列
    第 1页/共 10页
    说法错误的是( )
    A.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B. 在果脯腌制过程中,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C. 果脯腌制过程中发生的物质运输现象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 在一定范围内,果脯吸收葡萄糖的速度与细胞内外葡萄糖的浓度差成正比
    7. 莼湖青梅是奉化当地特产,人们在品尝青梅甚至是听到青梅的名字时都会在大脑皮层产生酸味,下列选
    项对此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品尝青梅与听到青梅进而产生酸味这两种现象产生无益于人类更好的适应环境
    B. 品尝青梅与听到青梅进而产生酸味这两种现象形成后就不会消退了
    C. 品尝青梅与听到青梅进而产生酸味这两种现象属于不同类型的反射
    D. 听到青梅产生酸味现象的形成是建立在品尝青梅产生酸味的基础上的
    8.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正确的是( )
    A. 在试管中加入蛋白质与胰蛋白酶,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双缩脲试剂,试剂不变色
    B. 在光合色素提取实验中,加入 SiO2 是为了防止在研磨过程中叶绿素被分解
    C.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试剂验证酶的专一性
    D. 向洋葱外表皮滴加适宜浓度 尿素溶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9. 为增大经济效益,农民在池塘中混养了多种家鱼,这些家鱼的食物均为物种 A、B 和 C 中的一种或多种
    (物种 A、B 和 C 在池塘各水层均有分布),研究者对家鱼的食物来源与生境利用率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则下列家鱼间的种间竞争程度最弱的是( )
    家鱼 食物来源 生境利用率
    家鱼 1 A(42%)、B(18%)、C(40%) 浅水层(91%)、中水层(9%)
    家鱼 2 A(0%)、B(89%)、C(11%) 浅水层(20%)、中水层(80%)
    家鱼 3 A(89%)、B(0%)、C(11%) 中水层(13%)、深水层(87%)
    家鱼 4 A(42%)、B(18%)、C(40%) 深水层(100%)
    A. 家鱼 1 与家鱼 2 间 B. 家鱼 2 与家鱼 3 间
    C. 家鱼 3 与家鱼 4 间 D. 家鱼 1 与家鱼 4 间
    10. 某人饭后 4h 血糖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第 2页/共 10页
    A. 饭后 0.5h 血糖含量达到 A 点,此时分泌较多的激素是胰岛素
    B. B 点血糖进入细胞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类物质
    C. 在 C 点时,某人感觉四肢无力可能与能量供应不足有关
    D. 曲线 D 段形成的原因可能是补充了糖
    11. 在种子储藏过程中,需要抑制其细胞呼吸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种子的呼吸底物为葡萄糖,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适当降低氧气浓度,可以减少种子内部酒精的生产量
    B. 无氧环境是储存种子的最佳条件
    C. 无论氧气浓度为多少,种子内部都能形成丙酮酸
    D. 人工施加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有利于种子的储存
    12. 农业生产中很多方面都广泛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叙述正确的是( )
    A. 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激素的滥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B. 虽然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的分子结构并不相似,但两者的功能依旧相似
    C. 给未授粉的玉米喷洒一定浓度的赤霉素类似物溶液,可提高玉米的产量
    D. 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够除去大豆地里的杂草
    13. 如图是某生物体内发生的某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甲是 RNA,乙是 DNA,则该生物可能是逆转录的 RNA 病毒
    B. 若甲是 DNA,乙是 RNA,则此细胞可能是处于分裂间期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C. 若甲是 DNA,乙是 DNA,则该细胞可能是胚胎干细胞
    D. 若甲是 RNA,乙是蛋白质,则此过程可能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
    14. T 淋巴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图表示内环境各组分与组织细胞间的关系,则 T
    第 3页/共 10页
    淋巴细胞分布的场所有( )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③ D. ④
    15. 油菜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 PEP 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所示,其中酶 A 和酶 B 分别由基
    因 A 和基因 B 控制合成。某研究团队通过使基因 B 甲基化,实现了油菜产油率的大幅提升。下列有关此过
    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过程表明基因 A 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 该研究团队可能是通过改变基因 B 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来实现对基因 B 的甲基化
    C. 基因 B 甲基化后,RNA 聚合酶与基因 B 上的密码子的结合会受到阻碍
    D. 若向细胞内导入一种可与基因 B 转录形成的 mRNA 结合的分子,也可提升产油率
    16.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蜘蛛突然消失,则青蛙由于缺少食物,数量也会下降
    B. 该草原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可被大麦与狗尾草反复利用
    C. 蝗虫与该草原的所有生物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D. 青蛙捕食蜘蛛,对蜘蛛种群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7. 吸食 N2O 会使身体机能出现多方面紊乱,N2O 被称为“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其麻醉
    机制与位于突触后膜的一种名为“NMDA”的受体的阻断有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突触前膜的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B. 突触小体中的线粒体可为神经递质的分泌提供能量
    第 4页/共 10页
    C. 吸食“笑气”后,突触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 N2O 能引起麻醉可能是其影响了某些突触后膜上 Na+的内流
    18. 小伙李某在感染呼吸道腺病毒后,在医院积极治疗,痊愈后经检测李某体内已无呼吸道腺病毒,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在病毒感前,李某体内的 B 淋巴细胞已存在控制呼吸道腺病毒抗体合成的基因
    B. 在病毒感染期间,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实现离不开细胞因子、抗体等信号分子的作用
    C. 痊愈后,由于在李某体内已无呼吸道腺病毒,所以李某体内也不存在相关抗体
    D. 再次感染呼吸道腺病毒,李某体内的记忆细胞可迅速分裂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19. 在“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临时装片”实验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
    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甲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在联会过程中可能发生片段交换的现象
    B. 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可观察到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细胞板上
    C. 丙图可观察到染色体正以相同的速率移向细胞两极
    D. 丁图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高于丙图所示的细胞
    20. 某水果的果皮颜色由多对基因控制,为探究具体的基因对数,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所有基因均
    为杂合子的亲本进行自交得到 F1,F1 随机交配得到 F2,统计结果发现 F2 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比 1/64
    ,该过程未发生突变、选择与遗传漂变,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对数为( )
    A. 4 对 B. 5 对 C. 6 对 D. 7 对
    21. 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
    曲线。据此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前 4 年该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同,第 4 年调查的年龄结构可能为衰退型
    B. 第 4~8 年间引起松鼠种群数量下降的非密度制约因素是气候变化、天敌增多等
    第 5页/共 10页
    C. 第 8 年 种群数量最少,第 8~16 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形曲线增长
    D. 在 16~20 年间该种群数量的年增长量基本不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转基因抗虫棉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有效控制了对抗虫蛋白敏感的棉铃虫的种群数量,但其生态安全
    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2.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由于转基因抗虫棉会导致无抗性的棉铃虫死亡,致使棉铃虫种群对抗虫蛋白的抗性
    逐渐增强,下列措施中无法延缓棉铃虫种群对抗虫蛋白产生抗性的是( )
    A. 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间行种植
    B. 引入棉铃虫的天敌大草蛉
    C. 提高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内的表达量
    D. 将多种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
    23. 为评价转基因抗虫棉的生态安全性,科研人员欲探究抗虫蛋白通过棉铃虫对天敌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本实验设置相关变量时,对照组及实验组中应选用的棉铃虫的类型分别为( )
    A. 对抗虫蛋白敏感的棉铃虫和对抗虫蛋白有抗性的棉铃虫
    B. 对抗虫蛋白敏感的棉铃虫和对抗虫蛋白敏感的棉铃虫
    C. 对抗虫蛋白有抗性的棉铃虫和对抗虫蛋白敏感的棉铃虫
    D. 对抗虫蛋白有抗性的棉铃虫和对抗虫蛋白有抗性的棉铃虫
    24. 某水域底泥长期遭受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导致该生态系统稳态遭到严重破坏。欲通过种植沉水植
    物来治理水域底泥污染,科研人员将黑藻、狐尾藻、道草三种植物种植在底泥中培养,测定不同植物根部
    与地上部分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见下表,下列哪一项是治理底泥污染的最佳选择( )
    重金属富集能力
    沉水植物
    根部 地上部分
    黑藻 0.81 0.83
    狐尾藻 0.14 0.05
    菹草 1.01 0.21
    注:迁移能力指的是植物通过根部富集的重金属向地上部分转移的能力
    A. 应选择菹草作为修复的最适植物,因为菹草根部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最强
    B. 应选择狐尾藻作为修复的最适植物,因为狐尾藻对重金属的耐受能力最强
    第 6页/共 10页
    C. 应选择黑藻作为修复的最适植物,因为黑藻对重金属的迁移能力最强
    D. 应选择人工方式清除水域底泥,因 能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
    25. 绿色荧光标记的 X 染色体 DNA 探针(X 探针):是一条 DNA 单链,仅能与细胞内的 X 染色体 DNA 的
    一段特定序列互补配对,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 Y 染色体 DNA 探针(Y 探针)
    可使 Y 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异常。医院对
    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X 染色体上不存与 X 探针碱基序列相同的 DNA 序列
    B. 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携带致病基因,且为伴 X 染色体遗传病
    C. 流产胎儿的染色体异常一定是妻子提供的卵细胞异常引起的
    D. 流产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可能是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引起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5 大题,共 50 分)
    26. 为调查某个以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为主的生态系统,科研人员将乔木的树龄划分为幼龄林(10 年生
    以下)、中龄林(10~40 年生)以及成熟林(40 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该生态系统中的白桦和水曲柳的
    树龄分布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成分角度分析,白桦和水曲柳是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从营养结构角度分析,白桦和水曲柳
    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
    (2)欲调查白桦和水曲柳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法对此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白桦沿地表随机分布,
    这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
    (3)由图 1 可知,中龄林和幼龄林数量较少,推测可能原因是白桦成熟林的数目较多,导致_______,致
    第 7页/共 10页
    使幼龄林难以进入下一龄级。由图 2 可知,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_型。
    (4)综合上述分析,_________的幼苗耐阴能力强,由此推测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若推测成
    立,该群落发生了________演替,当演替至稳定阶段,白桦和水曲柳的种群数量会以一种有规律的方式在
    _______上下波动。
    27. 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
    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此时体温调定点为 38.5℃。体温调定点是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稳定
    值,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与调定点比较,通过对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控,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回答下列
    问题:
    (1)体温感觉中枢位于_______。若此时体温 38℃,则_________感受器兴奋。
    (2)在体温上升期,体温调节中枢通过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作用于皮肤血管,使其收
    缩,从而减少散热;由垂体分泌的激素乙的名称是_______,该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
    泌,同时甲状腺激素也可通过________作用于垂体。
    (3)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为_______。此时,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
    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4)到高温持续期时,人体产热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
    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作用于_______,从而减少尿量。
    28. 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至少具有 10 个棉铃的植株,去除
    不同比例棉铃,3 天后测定叶片的 CO2 固定速率、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8页/共 10页
    (1)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光,并在光反应阶段将光能转化为 ATP 和_______中活跃
    的化学能。暗反应阶段在________中(场所),利用这一部分能量将 CO2 还原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
    糖。
    (2)由图 1 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由图 2 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
    叶片中________增加。据此推测,去除棉铃后,由于叶片中光合产物输出量_______,使其在叶片中积累,
    进而________光合作用。
    (3)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选取去除所有棉铃的棉花植株作为实验材料,在适宜的环境下,测定植株
    光合速率记为 A。随后用遮光布遮住部分叶片,推测遮光叶片的作用是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定植株
    光合速率记为 B,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填“A=B”“A>B”或“A

    相关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