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5每题2分,共20分)
1. 海带,又称江白菜,生长在海底的岩石上,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海带在生物学上属于( )
A. 藻类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D. 种子植物
【答案】A
【分析】藻类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
【详解】A.海带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活在水中,属于藻类,故A正确。
B.苔藓植物具有假根、茎、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即没有输导组织,根是假根,故B错误。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得高大,故C错误。
D.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故D错误。
故选A。
2. 小李同学是个“生物迷”,课余时间,他经常实地观察研究生物的特征和习性,下面是他所做的观察研究记录,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A. 藻类主要生活在水中
B.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
C. 松、柏所结的果实是球果
D. 被子植物的叶脉不完全相同
【答案】C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详解】A.藻类结构简单,主要生活在水中,故A正确。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也具有了输导组织,故B正确。
C.松、柏是裸子植物,其结的球果并不是真正的果实,故C错误。
D.被子植物的叶脉结构存在差异,体现了叶脉的多样性,故D正确。
故选C。
3. 藻类和很多植物对于自然和人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藻类释放的氧气只能满足水中生物呼吸的需要
B. 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 煤炭主要是由远古时期的蕨类植物演变而来的
D. 古代诗人笔下的“岁寒三友”松、竹、梅都属于种子植物
【答案】A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苔藓、蕨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水稻、西瓜、松树、竹、梅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详解】A.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这不仅能够满足水中生物的氧气需求,也会释放到大气中,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氧气补充有重要作用,故A错误。
B.苔藓植物的叶很薄,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B正确。
C.古代的蕨类植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黏度变成煤,故C正确。
D.松、竹、梅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故D正确。
故选A。
4.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提高土壤肥力,分类学上它属于( )
A. 扁形动物B. 软体动物
C. 线虫动物D. 环节动物
【答案】D
【分析】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可以使动物的运动更为灵活;有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沙蚕、水蛭、蚯蚓等。
【详解】蚯蚓的身体都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具有刚毛辅助运动,属于环节动物,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疏松土壤,排出的粪便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 下图是同学们熟悉的几种动物,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和乙、丙、丁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没有脊柱
B. 乙和丙都是恒温动物
C. 丙视觉发达,有喙无齿
D. 丁终生都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答案】D
【分析】甲是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乙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丙是家鸽是鸟类,丁是青蛙是两栖动物。
【详解】A.甲是节肢动物,体内没有脊柱,是无脊椎动物;乙丙丁是脊椎动物,故A正确。
B.哺乳动物和鸟类是恒温动物,因此乙和丙是恒温动物,故B正确。
C.图片中丙为鸽子,鸽子属于鸟类。鸟类视觉发达,具有喙但无牙齿,故C正确。
D.丁是青蛙,幼体时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的呼吸器官有肺和皮肤,故D错误。
故选D。
6. 蓝细菌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下列有关蓝细菌叙述错误的是( )
A.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 大量繁殖可引起赤潮
C.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D. 通过分裂进行生殖
【答案】C
【分析】蓝细菌也称为蓝藻,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属于微生物。
【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相对简单,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即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
B.蓝细菌在大量繁殖时,由于它们能够迅速消耗水中的营养物质并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这些物质有时会导致水质恶化,形成所谓的“赤潮”。赤潮是一种有害的生态现象,会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B正确。
C.蓝细菌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它们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等光合色素,能够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如水、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因此,蓝细菌能够自己合成有机物,营养方式是自养,C错误。
D.蓝细菌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即细胞分裂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D正确。
故选C。
7. 以下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病毒都不能独立生活B. 细菌细胞都有细胞壁
C. 香菇、木耳都属真菌D. 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答案】D
【分析】细菌,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构成,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少数单细胞,如酵母菌,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详解】A.病毒都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故A正确。
B.细菌细胞结构在中都有细胞壁,故B正确。
C.香菇、木耳都属真菌都属于多细胞真菌,故C正确。
D.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故D错误。
故选D。
8. 微生物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最少的是( )
A. 隔夜的米饭B. 沸腾的开水
C. 腐烂的水果D. 受潮的粮食
【答案】B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
【详解】ACD.隔夜的米饭,腐烂的水果堆和潮湿的粮食堆,都有水分和丰富的有机物,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较多,ACD不符合题意。
B.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难以生存,而沸腾的开水温度很高,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分布最少,B符合题意。
故选B。
9.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A. 纲B. 目C. 科D. 种
【答案】D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故选D。
10. 府河湿地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很多候鸟来此越冬。小华周末参加学校观鸟跨学科实践活动,用望远镜观察到了白琵鹭等很多鸟类。如下图是小华查阅“鹭”的资料后整理出的分类图,其中与白琵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苍鹭B. 雪鹭C. 黄嘴白鹭D. 黑脸琵鹭
【答案】D
【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详解】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图中与白琵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脸琵鹭,都属于琵鹭属,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 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主要原因是因为( )
A. 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具有了根、茎、叶的分化
C. 具有输导组织
D. 能产生种子,受精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答案】D
【分析】绿色植物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的不同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
【详解】孢子植物包括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脱离母体后,只有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够萌发和生长,孢子是单细胞的,生命力较弱,环境恶劣时就会死亡;而种子植物则能够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受精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的强得多,遇到恶劣环境它可以停止发育,待到环境适宜时再萌发。适于在复杂的陆地环境中生活,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主要原因。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不能体现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 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提供给大豆利用
B. 可以将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C. 人体肠道内的细菌对人体都是有益的
D. 馒头、面包制作利用的是酵母菌
【答案】C
【分析】细菌和真菌大多是有益的,我们生活中的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详解】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提供给大豆利用,故A正确。
B.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B正确。
C.人体肠道内的细菌有有益菌、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之分,并不是所有细菌都对人体有益,故C错误。
D.做馒头和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故D正确。
故选C。
13. 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一些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螅体表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
B. 鳄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适于在水中呼吸
C. 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D. 老虎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食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答案】B
【分析】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详解】A.水螅属于刺胞动物,体表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故A正确。
B.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呼吸器官是肺,故B错误。
C.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而且具有保护作用,适于陆地生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故C正确。
D.老虎属于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食和消化食物的能力,故D正确。
故选B。
14. 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研究、保护和利用生物。但生物分类一般不能反映( )
A. 与人类生活的密切程度B. 结构特征的差异程度
C. 生物亲缘关系越近D. 进化上的大致关系
【答案】A
【分析】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详解】生物分类的目的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遗传信息等方面的特征,将生物进行科学的归类,以反映结构特征的差异程度、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而不是根据能反映它们与人类的生活关联程度,故BCD正确,A错误。
故选A
15. 戴口罩是有效地控制流感病毒传播的方法之一,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对病毒的过滤效率最高的口罩是( )
A. N95口罩B. 一次性医用口罩
C. 防PM2.5口罩D. KN90口罩
【答案】A
【分析】N95口罩,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防生物口罩(蓝绿色),型号1860或9132;一种是防尘口罩(白色),型号8210。
【详解】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看出,N95口罩对病毒的过滤效率最高,为98.7%;其它类型的口罩对病毒的过滤率要低。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 如图是6种常见生物,A是水绵,B是葫芦藓,C是肾蕨,D是银杏,E是玉米,F是向日葵,各代表一类生物。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类
(2)图中所示生物不产生种子的,除了A类外,还有______(填字母代号)类植物。
(3)C类植物与B类植物相比,要高大得多,是因为C类植物体内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______组织。
(4)D类植物与E、F类植物的最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______(填“有”或“无”)果皮包被,被称为__________植物。
(5)E和F两类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中,都有______一新植物的幼体,主要由胚芽、胚轴、胚根和______组成。
(6)______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答案】(1)A (2)B和C
(3)输导 (4)①. 无 ②. 裸子
(5)①. 胚 ②. 子叶
(6)被子
【分析】图中A水绵属于藻类,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C肾蕨属于蕨类,D银杏属于裸子植物,E玉米属于被子植物,F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
【详解】(1)A水绵属于藻类,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图中A水绵、B葫芦藓、C肾蕨都是靠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3)图中C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株生长利用,因此一般比较高大。
(4)D、E、F类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因此三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种子,最主要区别是D银杏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被称为裸子植物,而E、F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5)E和F两类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中,都有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主要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6)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在植物进化过程中,被子植物是最高等,也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17. 当你在自然界畅游时,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飞禽走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与遐想。古往今来,中外作家和诗人借动物以言志,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
资料一: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杨朔的散文《荔枝蜜》,通过对蜜蜂采蜜的生动描写,来赞美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
资料二: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海燕》,刻画了海燕在暴风雨中勇敢飞翔的大无畏精神,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资料三:毛泽东同志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根据上述资料内容分析回答有关生物问题:
(1)蜜蜂在分类上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动物,体表有坚韧的______,该结构的作用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2)鱼的运动方式是______,鱼为人类提供了富含______的食物。
(3)鱼、海燕和鹰身体都呈______型,减少了运动时的阻力,海燕和鹰适于飞行的结构特征还有______(写一点即可)。
(4)人类不同于上述动物,最主要的是在生殖和发育上具有______的特征,从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答案】(1)①. 节肢 ②. 外骨骼 ③. 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①. 游泳 ②. 蛋白质
(3)① 流线 ②. 前肢变成翼、体表覆羽、骨骼轻薄、胸肌发达、有龙骨突、有气囊辅助呼吸等(写一点即可)
(4)胎生、哺乳
【分析】(1)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2)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等。
【详解】(1)节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能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适于陆地干燥环境生活。
(2)鱼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是游泳,鱼肉富含蛋白质,能为人类提供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鱼类生活在水中,鱼类和鸟类身体都呈流线型,可以减少运动时的阻力,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海燕和鹰属于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征还有前肢变成翼、体表覆羽、骨骼轻薄、胸肌发达、有龙骨突等。
(4)人属于哺乳动物,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对子代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和营养。这种生殖发育方式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18. “微生物”给大众的印象就是肉眼看不见,能使人生病的生物。其实微生物包括的种类很多,并且有很多微生物于人类都是有益的。以下是五类微生物示的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______(填字母代号)代表的生物是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
(2)上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类生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_______来抵抗不良的环境。
(3)图C类生物中,有些会产生______,可以用来治疗图______类生物(填“A”或“B”)感染的疾病。
(4)图E中的a代表的是______,图中的C、D、E类生物都可以通过产生a来繁殖后代,其中,图D类生物还可以进行_______生殖。
【答案】(1)①. A ②. 遗传物质
(2)①. B ②. 芽孢
(3)①. 抗生素 ②. B
(4)①. 孢子 ②. 出芽
【分析】图中的A是病毒,B是细菌,C是青霉菌,D是酵母菌,E是蘑菇,a是孢子。
【详解】(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图A是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图B是细菌,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芽孢来抵抗不良的环境。
(3)图C表示的是青霉菌等真菌类,有些真菌(如青霉菌)可以产生抗生素,抗生素主要用于抑制或杀死细菌(图B)的感染性疾病,而对病毒(图A)性疾病无效。
(4)图E中的a代表的是孢子,图中的C青霉菌、D酵母菌、E蘑菇都是真菌,都可以通过产生a孢子来繁殖后代,其中,图D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还可以进行出芽生殖。
19. 精心腌制的泡菜,承载着家的味道与时间的记忆。但是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为研究如何方便有效的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使人们吃上放心的泡菜。(注意:国家规定腌渍食品中亚硝酸盐的限量为20mg/kg)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常见的萝卜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
结合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葡萄糖等有机物转化为______。
(2)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结果说明:
①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泡制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______。
②一般情况下,泡制时间为第______天,食用是安全的。
③添加一定量维生素C,可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
(3)根据实验结果,给其他准备制作泡菜的同学提出的建议是______。
【答案】(1)乳酸 (2)①. 先升高后降低 ②. 5 ③. 降低
(3)制作时适当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泡制5天后再食用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详解】(1)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菜的品质。
(2)①由表格可知,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泡制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②由表格可知,在第5天时,亚硝酸含量20.31
14.21
第2天
65
21.9
第3天
6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