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兰州市高二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甘肃省兰州市高二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抛掷2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记为,那么表示的随机试验结果是( )
A. 2枚都是4点
B. 1枚是1点,另1枚是3点
C. 2枚都是2点
D. 1枚是1点,另1枚是3点,或者2枚都是2点
2. 对空中飞行的飞机连续射击两次,每次发射一枚炮弹,设A={两次都击中飞机},B={两次都没击中飞机},C={恰有一弹击中飞机},D={至少有一弹击中飞机},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3. 番禺图书馆新馆是一个集知识、信息、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阅读场所.有段时间内,若甲同学前往图书馆新馆的概率为0.5,乙前往图书馆新馆的概率0.8,且甲、乙两人各自行动,则在此段时间内,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前往番禺图书馆新馆的概率是( )
A. 0.9B. 0.8C. 0.5D. 0.4
4. 甲、乙两人轮流投篮,每人每次投一球,约定甲先投,先投中者获胜,一直到有人获胜或每人都已投球3次时投篮结束设甲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乙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且各次投篮互不影响,则甲获胜的概率为( )
A. B. C. D.
5. 两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分别是,已知,则
A. 7B. C. D.
6.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取最大值时的为( )
A B. C. D. 或
7. 在等比数列中,则为( )
A. B. C. D.
8.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则的值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若事件A,B满足,则A与B对立事件
B 若,,,则事件A与B相互独立
C. 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第一枚出现奇数点”与“第二枚出现偶数点”不是互斥事件
D. 一个袋子中有2个红球,3个绿球,采用不放回方式从中依次随机地取出两球,第二次取到红球的概率是
10.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公差,,是与的等比中项,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大值D. 当时,n的最大值为20
11. 已知数列满足,,,则( )
A. 是等比数列B.
C. 是递增数列D.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 设为三个随机事件,若与互斥,与对立,且,,则_____________.
13.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公比,若,,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
14. 等差数列前13项和为91,正项等比数列满足,则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已知数列{an}满足a1=2,an+1=.
(1)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说明理由.
(2)求an.
16. 他指出:“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心理医生的相关心理疏导起到了重要作用.某心理调查机构为了解市民在疫情期的心理健康状况,随机抽取位市民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按所得评分(满分分)从低到高将心理健康状况分为四个等级:
并绘制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调查评分在的市民为人.
(1)求的值及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值;
(2)在抽取的心理等级为“有隐患”的市民中,按照调查评分分层抽取人,进行心理疏导.据以往数据统计,经过心理疏导后,调查评分在的市民心理等级转为 “良好”的概率为,调查评分在的市民心理等级转为“良好”的概率为,若经过心理疏导后的恢复情况相互独立,试问在抽取的人中,经过心理疏导后,至少有一人心理等级转为“良好”的概率为多少?
17. 设A、B、C三个事件两两相互独立,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A、B、C同时发生的概率是,A、B、C都不发生的概率是.
(1)试分别求出事件B和事件C发生概率;
(2)试求A、B、C只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18.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数列为等差数列,,.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19. 已知数列满足:,.
()求,,的值.
()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令,如果对任意,都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兰州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学情
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抛掷2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记为,那么表示的随机试验结果是( )
A. 2枚都是4点
B. 1枚是1点,另1枚是3点
C. 2枚都是2点
D. 1枚是1点,另1枚是3点,或者2枚都是2点
【正确答案】D
【分析】由随机变量的意义可解.
【详解】A表示的是随机试验中的其中一个结果,
B,C中表示的是随机试验中的部分结果,
而D是代表随机试验中的所有试验结果.
故选:D.
2. 对空中飞行的飞机连续射击两次,每次发射一枚炮弹,设A={两次都击中飞机},B={两次都没击中飞机},C={恰有一弹击中飞机},D={至少有一弹击中飞机},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D
【分析】根据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分别判断选项即可.
【详解】用表示试验的射击情况,其中表示第1次射击的情况,表示第2次射击的情况,以1表示击中,0表示没中,
则样本空间.
由题意得,,,,
则,,且.即ABC都正确;
又,.
.故D不正确.
故选:D.
3. 番禺图书馆新馆是一个集知识、信息、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阅读场所.有段时间内,若甲同学前往图书馆新馆的概率为0.5,乙前往图书馆新馆的概率0.8,且甲、乙两人各自行动,则在此段时间内,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前往番禺图书馆新馆的概率是( )
A. 0.9B. 0.8C. 0.5D. 0.4
【正确答案】A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利用利用独立事件及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计算即得.
【详解】依题意,甲、乙两人都没前往番禺图书馆新馆的概率,
所以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前往番禺图书馆新馆的概率是.
故选:A
4. 甲、乙两人轮流投篮,每人每次投一球,约定甲先投,先投中者获胜,一直到有人获胜或每人都已投球3次时投篮结束设甲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乙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且各次投篮互不影响,则甲获胜的概率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C
【分析】分三种情况,甲第一次即投中,第二次投中,第三次投中,求出相应的概率相加后得到答案.
【详解】甲获胜分为三种情况,
甲第一次即投中,此时概率为,
甲第一次没有投中,第二次投中,乙没有投中,
此时概率为,
甲前两次没有投中,第三次投中,乙两次均未投中,
此时概率为,
故甲获胜的概率为.
故选:C
5. 两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分别是,已知,则
A. 7B. C. D.
【正确答案】D
【详解】.
故选:D.
等差数列的性质的灵活应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等差数列是比较重要的一类数列,也是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内容.
6.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取最大值时的为( )
A. B. C. D. 或
【正确答案】B
【分析】设等差数列公差为,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得的值,然后解不等式可得出结果.
【详解】设等差数列公差为,则,.
由于,所以,
令,解得,所以取最大值时的为.
故选:B.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7. 在等比数列中,则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B
【分析】先根据基本量运算求出等比数列中,从而判断是等比数列,最后应用求和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令的公比为,因为,所以,解得.
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数列是公比为首项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
故选:B.
8. 已知数列前n项和为,且,,则的值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D
【分析】利用,求出数列的递推关系,从而得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由求和公式计算.
【详解】,时,,相减得,
∴,又,,
所以从第二项项开始成等比数列,时,,
,
故选:D.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若事件A,B满足,则A与B是对立事件
B. 若,,,则事件A与B相互独立
C. 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第一枚出现奇数点”与“第二枚出现偶数点”不是互斥事件
D. 一个袋子中有2个红球,3个绿球,采用不放回方式从中依次随机地取出两球,第二次取到红球的概率是
【正确答案】BC
【分析】A选项,举出反例;B选项,利用判断出事件A与B相互独立;C选项,根据互斥事件的定义作出判断;D选项,分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详解】对于A,例如,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记事件A为“点数为1,2,3”,事件B为“点数为2,4,6”,则,但是A,B不是对立事件,故A不正确;
对于B,,,故B正确;
对于C,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第一枚出现奇数点”与“第二枚出现偶数点”能同时发生,所以不是互斥事件,故C正确;
对于D,若第一次摸到红球,则第二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若第一次摸到绿球,则第二次摸到红的概率为,所以第二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故D不正确.
故选:BC
10.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公差,,是与的等比中项,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大值D. 当时,n的最大值为20
【正确答案】BD
【分析】分别运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以及等比中项的性质,列方程可得首项和公差,可判断A,B;判断数列{an}中小于0的项以及大于0的项,可判断C;由解不等式可判断D.
【详解】因为,故,又,
整理得到:,故,,故A错,B正确.
可得,当时,;当时,;当时,,故当、时,取得最大值,故C错误.
又,令,则,即n的最大值为20,故D正确.
故选:BD.
11. 已知数列满足,,,则( )
A. 是等比数列B.
C. 是递增数列D.
【正确答案】ACD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探求数列的特性,再逐项分析计算判断作答.
【详解】数列满足,,,则,,
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A正确;
,则,B不正确;
,则,是递增数列,C正确;
,当时,,则,当时,,
当时,,
即,,D正确.
故选:ACD
易错点睛:等比数列公比q不确定,其前n项和直接用公式处理问题,漏掉对的讨论.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 设三个随机事件,若与互斥,与对立,且,,则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分析】由与对立可求出,再由与互斥,可得求解.
【详解】与对立,,
与互斥,.
故答案为.
13.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公比,若,,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
【正确答案】18
【分析】根据题意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求得,,进而求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在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到,再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为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公比,
由,
可得,为方程的两根,又由,所以,,
得,即,所以,
由,所以为等差数列,
所以,则,即数列也为等差数列,
所以,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可得当或9时,最大,最大值为18.
故18.
14. 等差数列前13项和为91,正项等比数列满足,则______.
【正确答案】13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下标和性质求解可得.
【详解】由题知,,解得,
所以,
所以.
故13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已知数列{an}满足a1=2,an+1=.
(1)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说明理由.
(2)求an.
【正确答案】(1)是等差数列,理由见解析;(2)an=.
【分析】(1)由已知得-=,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证;
(2)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1)数列是等差数列,理由如下:
∵a1=2,an+1=,∴==+,∴-=,
所以数列是以首项为=,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
(2)由(1)可知,=+(n-1)d=,∴an=.
16. 他指出:“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心理医生的相关心理疏导起到了重要作用.某心理调查机构为了解市民在疫情期的心理健康状况,随机抽取位市民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按所得评分(满分分)从低到高将心理健康状况分为四个等级:
并绘制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调查评分在的市民为人.
(1)求的值及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值;
(2)在抽取的心理等级为“有隐患”的市民中,按照调查评分分层抽取人,进行心理疏导.据以往数据统计,经过心理疏导后,调查评分在的市民心理等级转为 “良好”的概率为,调查评分在的市民心理等级转为“良好”的概率为,若经过心理疏导后的恢复情况相互独立,试问在抽取的人中,经过心理疏导后,至少有一人心理等级转为“良好”的概率为多少?
【正确答案】(1)2000,
(2)
【分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数据列式求解,
(2)由分层抽样与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解.
【小问1详解】
由已知条件可得,每组的纵坐标的和乘以组距为1,
所以,解得.
【小问2详解】
由(1)知,
所以调查评分在的人数占调查评分在人数的,
若按分层抽样抽取人,
则调查评分在有人,有人,
因为经过心理疏导后的恢复情况相互独立,
所以选出的人经过心理疏导后,
心理等级均达不到良好的概率为,
所以经过心理疏导后,至少有一人心理等级转为良好的概率为.
17. 设A、B、C三个事件两两相互独立,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A、B、C同时发生的概率是,A、B、C都不发生的概率是.
(1)试分别求出事件B和事件C发生的概率;
(2)试求A、B、C只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正确答案】(1)或
(2)
【分析】(1)根据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和对立事件概率公式列出方程组,求出事件B和事件C发生的概率;(2)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利用独立事件和对立事件概率公式进行求解.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得:,
,即,
解得:或
【小问2详解】
设A、B、C只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P,
当时,
则;
当时,同理可得:,
综上:A、B、C只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
18.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数列为等差数列,,.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正确答案】(1),;
(2).
【分析】(1)利用关系及等比数列定义求通项公式,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基本量,即得的通项公式;
(2)应用错位相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
【小问1详解】
当时,,解得.
当时,,,
两式相减得,即,
所以是首项、公比均为2的等比数列,故.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由,可得,又,
所以,解得,故.
【小问2详解】
令,由(1)知,则,①
,②
①—②,得,
所以.
19. 已知数列满足:,.
()求,,的值.
()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令,如果对任意,都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正确答案】(1),,;(2)见解析;(3)
【详解】试题分析:
(1)根据递推关系求值即可.
(2)由递推关系可得,与原式相减可得,即,于是可得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3)由()可得,故,作差判断可得数列前三项递增,从第四项开始递减,于是可得数列的最大项为.由题意可得恒成立,于是,解不等式可得所求范围.
试题解析:
()由题意,,,,
计算可得,,.
()由题意可得,,
,
两式相减得,
即,
∴,
又,
∴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由()可得,
∴,
∴,
由,得;
由可得,
∴,
∴数列有最大值,
∴对任意,有,
∵对任意的,有,即恒成立,
∴,整理得
解得或.
∴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
(1)已知Sn与an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由Sn求an的纽带:,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消掉Sn或an,通过构造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进行求解.
(2)本题(3)中,将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数列的最值问题求解.求数列项的最值时,可通过判断数列的单调性进行,解题时通过作差或作商的方法得到数列的单调性,然后再求出数列项的最值.
调查评分
心理等级
有隐患
一般
良好
优秀
调查评分
心理等级
有隐患
一般
良好
优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甘肃省兰州市高二上册10月月考数学学情检测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学情检测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