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 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说课稿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是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的内容。隋唐时期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其科技与文化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后世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这一时期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辉煌成就,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文化魅力,进而理解文化昌盛与社会繁荣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后续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天文学、医药学等科技成果;知道韩愈、柳宗元等思想家的主张;掌握唐诗、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特点;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能够通过分析史料,总结隋唐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特点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隋唐时期科技文化的辉煌灿烂,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激发学生为弘扬民族文化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如雕版印刷术、僧一行的天文学成就、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唐高宗时的《唐本草》;唐朝的思想文化,包括韩愈、柳宗元的思想主张;唐诗、书法、绘画的杰出代表及作品风格;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理解隋唐时期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以及这些成就对当时社会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体会不同艺术形式所反映的社会风貌和思想情感。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且经过之前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但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比较肤浅,缺乏系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对于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学生可能对唐诗、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科技成就背后的原理、思想文化的内涵以及它们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科技成就的内容、思想文化的主张等,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史料分析法:展示相关的历史史料,如古籍记载、文人作品等,让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隋唐时期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影响等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如角色扮演唐朝文人吟诗作画、工匠雕刻印刷等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隋唐时期的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隋唐时期繁华景象的视频,展示唐朝的城市风貌、宫廷生活、对外交往等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从视频中可以看出隋唐时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在这样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科技与文化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呢?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直观展示隋唐时期的繁荣,引发学生对当时科技文化的好奇,自然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30分钟)
1.雕版印刷术(5分钟)
通过PPT展示印章、墨拓石碑、雕版印刷工具等图片,讲解印刷技术从印章到墨拓石碑再到雕版印刷的发展过程。介绍唐朝时,我国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等,并且雕版印刷术传入新罗、日本和波斯,经波斯传到埃及与欧洲,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进步起到了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展示,使学生直观了解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天文学与医药学(8分钟)
讲述僧一行的故事,介绍他在唐玄宗时被征召入宫,专门从事天文历法研究,制定了《大衍历》,并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强调这一成就对天文学和世界数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接着介绍孙思邈的《千金方》,总结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收集众多药方和记载多种药物,孙思邈被尊为“药王”;以及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
设计意图:以故事形式讲述,增加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技知识,突出隋唐时期在天文学和医药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3.唐朝的思想家(5分钟)
介绍魏晋以来佛教广泛传播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及对儒学正统地位的挑战。讲述韩愈强烈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的背景和主张,如指责佛教耗费财富、加重百姓负担,反对唐宪宗迎佛骨等。再介绍柳宗元的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如认为宇宙由混沌运动的元气构成,人力可支配自然等观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唐朝思想文化的多元性以及思想家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唐诗、书法与绘画(8分钟)
利用PPT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代表作品,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卖炭翁》等,分析他们的作品风格特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诗人的诗风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接着展示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的书法作品,如《多宝塔碑》《玄秘塔碑》《九成宫醴泉铭》,介绍他们的书法风格。最后展示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讲解唐朝绘画题材广泛,人物画、宗教画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和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唐诗、书法、绘画的艺术魅力,理解艺术与时代的紧密联系。
5.敦煌莫高窟(4分钟)
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外景、内景、塑像、壁画等图片,介绍敦煌莫高窟从4世纪到13世纪历经900多年开凿,唐朝时开凿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现存壁画和彩塑生动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生活等,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领略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小组讨论(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主题为“隋唐时期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和“隋唐时期科技文化成就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质疑。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对外交往、民族关系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全面理解隋唐时期科技文化昌盛的深层原因和广泛影响。
(四)课堂小结(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雕版印刷术、天文学、医药学)、思想文化(韩愈、柳宗元的思想)、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以及敦煌莫高窟等,强调这些成就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总结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其辉煌成就对后世和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鼓励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对重点内容的记忆,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选择一位隋唐时期的文化名人,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人物传记,介绍其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
2.收集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的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资料收集整理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隋唐时期科技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五、说板书设计
采用提纲式板书设计,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为科技成就、思想文化、文学艺术、敦煌莫高窟四个板块,每个板块下再细分具体知识点,如科技成就下包括雕版印刷术、天文学、医药学等。这样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晰,能够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对于学生理解困难的知识点,要进行更详细的讲解和引导。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加强对小组讨论的组织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2024)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