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是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正球体
B.椭圆形
C.扁球体
D.不规则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
3.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站在海边看归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船帆,后见船身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
④地球公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图为地球仪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的地球仪( )
①有底座
②有经纬线
③标注了公转轨道
④地轴是倾斜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由图可知( )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度越高纬线越长
C.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圆圈
D.所有经线相互平行
6.与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与图中120°E共同组成经线圈的经线度数是( )
A.120°W
B.180°
C.60°E
D.60°W
金砖国家最初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个国家。2024年1月1日起,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成员国数量从5个增加到10个。随着这次扩员,金砖国家正在巩固其作为“全球南方”声音的地位。完成下面小题。
8.中国与金砖国家间的交流合作称为( )
A.南北磋商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南南会谈
9.习近平主席提出设立“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的举措。这说明( )
A.国际竞争会越来越弱
B.国际合作应逐渐加强
C.国家间经济独自发展
D.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和大洋是( )
A.南美洲 印度洋 非洲
B.南美洲 大西洋 非洲
C.北美洲 大西洋 非洲
D.非洲 大西洋 南美洲
11.下面关于丙大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丙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B.丙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C.丙大洲全部位于东半球
D.丙大洲地跨南北半球
12.漫画反映的是( )
A.盖天说
B.大陆漂移说
C.浑天说
D.日心说
繁忙的苏伊士运河航线2023年3月5日因巨型货轮搁浅导致断航,给世界航运造成很大影响,北极航线再度成为热议。读“亚欧海上贸易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北极航道航行时间约33天,比传统航道减少12至15天时间
13.苏伊士运河是( )
A.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B.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C.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D.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14.北极航道不能全年通航,首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科技水平
15.北极航道的开辟( )
A.可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B.可取代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作用
C.可促进东南亚国家间贸易往来
D.不会对全球贸易产生影响
一个地区干旱程度与降水和蒸发量密切相关,蒸发量与气温密切相关。读“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6.④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温暖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
D.冬季温和多雨
17.与成都市的气候特征最接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18岁时的作品,全卷画面峰峦叠嶂、逶迤连绵,图中繁复的林木村野、舟船桥梁、楼台殿阁、各种人物布局井然有序。读“《千里江山图》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描绘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盆地
19.图中描绘的“林木村野、舟船桥梁”可能是我国南方地区( )
A.盆地边缘的乡村聚落
B.山地内部的城市聚落
C.河流沿岸的乡村聚落
D.河流深处的城市聚落
20.《千里江山图》中描绘了远山近水、溪流飞泉、林木葱郁、楼台殿阁的美好生活。我们想要拥有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少使用一次性的木筷
B.购物时大量使用塑料袋
C.放学后教室随手关灯
D.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二、材料分析题
21.地理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地理实践是学习地理的最好方式。请和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完成地球仪模型的制作•并完成下列问题。
【实践主题】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如左图)。
【实践操作】
(1)材料选用:根据实践主题,可选用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2)操作步骤:在制作过程中,地轴倾斜与地面成________度。
【实践应用】
(3)读右图,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________;A点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B点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
(4)比较右图中阴影①和阴影②的地球表面积大小,并说明理由。
22.研究主题:我国的季风区。
资料一:中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特别是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是冷空气的源地,形成冷高压,冷空气从大陆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加热迅速,形成热低压,暖湿空气从四周海洋吹向低压中心。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的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这一变化形成了中国的季风气候。
资料二:如下图:我国某季节的季风示意图。
探究一:读图分析、归纳特点
(1)资料二中显示影响我国的季风为冬季风还是夏季风,分析该季风的冷热、干湿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仔细观察、准确判断
(2)根据资料二,观察①和②季风的风向,写出他们的名称和分别来自的海洋。
①_______(名称)、_______(海洋);②_______(名称)、_______(海洋)。
探究三:分析探究、得出结论
(3)资料二中的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什么灾害的发生?
探究四:认真比较,分析季风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4)受资料二中季风气流影响,比较我国东部季风区中,南方和北方进入雨季的时间早晚和河流汛期长短状况。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艾瑞克同许多欧洲西部的法国孩子一样,接受着高等教育,有着自己的房间,假期可随父母去各地旅游。
材料二:图左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分布图,图右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含预测)。
(1)请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说出材料一所描述国家的类型。
(2)据图,指出发达国家主要分布的大洲。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在劳动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各有各的优势,请列举出发展中国家具有的两种优势。
(4)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开始加速增长的时间是1950年,请分别说出1950年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
24.【研究性学习】
名称:海陆变迁
资料一:石林奇观大约在2.5亿年前,云南石林所在的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形成了深厚的石灰岩。后来,地壳抬升,岩层露出水面。在持续的抬升和过程中,石林地区逐渐形成了如今这种众峰峥嵘、千姿百态的石林奇观。
资料二:地震频发根据数据统计,20世纪以来,云南发生了大量的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达到了333次,包括7级以上的地震13次。此外,1900-2008年间,云南共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320次,平均每年发生2到3次5.0—5.9级地震,每3年发生2次6.0—6.9级地震,每8年发生1次7.0—7.9级地震。2024年至今,云南及周边地区共发生地震1280次,反映出云南地震活动的频繁程度。
资料三:阅读示意图云南石林景观图和六大板块分布图。
课题思考:
(1)写出云南石林的形成反映的地理现象,以及图中甲板块的名称。
(2)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的运动方向是相背的,预测位于这两大板块之间的大西洋未来范围的变化情况。
(3)云南省是我国地震多发区,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云南多地震的原因。
(4)假如发生地震时你正在教室,写出一条避震措施。
三、综合读图题
25.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中等温线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
(2)图中A地的气温在________℃以上,B点的气温在________℃以下。
(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
(4)图中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________,联系一下世界地形图,该地主要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__。
(5)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月,D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月。
(6)E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7)世界的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洲。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是①天圆地方→④浑天说→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路图→②地球的卫星照片,所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④→③→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与球形无关,①不能证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能证明地球是球形,②能证明;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③能证明;地球公转和地球形状无关,④不能证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答案: B
解析: 地球仪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是有底座的,①正确;地球仪上有经纬线,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②正确;地球仪上可以标注自转轨道,无法标注公转轨道,③错误;地球仪上地轴与球面交汇于南北极点,是倾斜的,④正确。故选B。
5.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纬线指示东西方向,A正确。纬度越高,纬线越短,B错误。经线是长度相等的半圆,C错误。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D错误。故选A。
6.答案: C
解析: 赤道长约4万千米,即8万里,故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丙所在的赤道地区。故选C。
7.答案: D
解析: 组成一组经线圈的两条经线之和为180°,东西经不同(0°和180°除外)。所以,与图中120°E共同组成经线圈的是60°W,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答案: C
解析: 金砖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都称为“南方国家”,它们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故选C。
9.答案: B
解析: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由题意可知,习近平主席提出设立“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的举措,这体现了国际合作应逐渐加强,故B正确。没有体现国际竞争,更不是经济独自发展,我国仍然还是发展中国家,排除ACD,故选B。
10.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甲是南美洲,丙是非洲,南美洲的东岸凸出的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呼应,两大洲之间的大洋乙是大西洋。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丙大洲是非洲,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A错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位于非洲,B正确;非洲全部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C正确;赤道从非洲大陆中部穿过,非洲地跨南北半球,D正确。依据题意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
12.答案: B
解析: 图中所示的是非洲与南美洲的轮廓,由于南美洲东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岸的凹入部分几乎是吻合的,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据此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所以该漫画反映的是大陆漂移说,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3.答案: B
解析: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B正确;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A错误;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C错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D错误;故选B。
14.答案: A
解析: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航道途径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不能全年通航,所以影响因素北极航道不能全年通航的首要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北极航道不能全年通航,与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科技水平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15.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北极航道的开辟缩短了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但不能取代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作用,可以促进东亚国家与欧洲西部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图中①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属于温带气候;②地终年高温,属于热带气候类型,③和④地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属于亚热带气候,④地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7.答案: C
解析: 成都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与③气候类型相符,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8.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可知,《千里江山图》画面峰峦叠嶂、逶迤连绵,结合图中地形起伏大可知,《千里江山图》所绘地形为山地,故选A。
19.答案: C
解析: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湖众多,人们沿河居住,交通工具主要以船为主,图中描绘的“林木村野、舟船桥梁”可能是我国南方地区河流沿岸的乡村聚落。故选C。
20.答案: B
解析: 少使用一次性木筷,保护了生态环境;购物时大量使用塑料袋,增加了资源消耗,破坏生态环境;放学后随手关灯,节约了能源;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绿色出行,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B。
21.答案: (1)乒乓球;铁丝
(2)66.5°
(3)(30°N,150°W);西;北;西南
(4)阴影①的面积大于阴影②的面积。理由:纬度越低,纬线越长;右图中阴影①的纬度较低,阴影②的纬度高,所以阴影①的面积大于阴影②的面积。
解析: (1)读图分析可知,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我们选用的材料可以有铁丝、乒乓球、笔、胶布、橡皮泥或其它材料。
(2)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铁丝的倾斜角度,倾斜的铁丝(即地轴)要与水平面呈66.5°角。对于地轴,事实上地球并不存在这根轴,它是人们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地球自转、公转运动时,地轴是倾斜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则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呈66.5°角。
(3)读右图分析可知,根据“横纬竖经”的判断原则,A点纬线位于赤道以北所以为30°N,图中经度位于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A点的经度为150°W,所以A点的经纬度坐标为(30°N,150°W)。西经20°W向西至160°E区间为西半球,其他为东半球,A点的经度为150°W所以位于西半球。B点在赤道以北所以位于北半球。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B点做方向标,可知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
(4)读右图并根据所学可知,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图中所示,①区域纬度位置低,实际范围大,②区域纬度位置更高,实际范围小,故①②两个阴影区域的实地面积比较①大于②。
22.答案: (1)夏季风;温暖湿润
(2)东南季风;太平洋;西南季风;印度洋
(3)旱涝灾害(旱灾或者涝灾)
(4)南方进入雨季早,汛期长;北方进入雨季晚,汛期段短
解析: (1)由图和所学知识知,图中显示的是从海洋吹来的夏季风。由于夏季海洋气压高于陆地,因此夏季风来自海洋,吹向陆地,因此它高温潮湿,能带来降雨天气,具有温暖湿润的特点。
(2)由资料二知,①是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②是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
(3)资料二中的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夏季风不稳定,具有年际变化,夏季风强年“北涝南旱”,弱年则“南涝北旱”,带来旱涝灾害。
(4)我国东部季风区受资料二中的夏季风(东南季风)影响很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季;南方进入雨季早,汛期长;北方进入雨季晚,汛期短。
23.答案: (1)发达国家
(2)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3)劳动力廉价、资源丰富
(4)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解析: (1)按经济发展水平可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材料中描述的国家是法国,经济发达,属于发达国家。
(2)读左图可知,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合作中各有优势,发达国家的优势为资金雄厚、技术发达、劳动力素质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为劳动力丰富廉价、资源丰富。
(4)由图可知,世界人口开始加速增长的时间是大概出现在1950年,195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快于发达国家。
24.答案: (1)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海陆变迁);南极洲板块。
(2)扩大
(3)云南省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4)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
解析: (1)云南石林的形成反映了海陆变迁的地理现象,在约2.5亿年前此地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地壳抬升,海底的石灰岩露出水面,经过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了如今的石林奇观。从六大板块分布图来看,甲板块是南极洲板块。
(2)由于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的运动方向相背,这两个板块之间的距离会逐渐增大,而大西洋正好位于这两大板块之间,所以大西洋未来的范围会不断扩大。
(3)云南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容易引发地壳的变形和断裂,从而导致地震的发生。
(4)如果发生地震时正在教室,应该迅速躲在课桌下,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等待震动稍停后,再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室外开阔的安全地带。
25.答案: (1)从低纬度向极地递减
(2)30;0
(3)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4)地势高;青藏高原
(5)7;1
(6)热带雨林气候
(7)非
解析: (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低纬度向极地递减。
(2)结合图示得知:A地的气温在30℃;B点的气温在0℃以下。
(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4)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是因为该地的地势高,该地的地形是青藏高原。
(5)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D地处于南半球上,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
(6)结合图示得知:E地被赤道穿过,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7)世界的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非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