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解析版)-A4
展开八年级(上)科学(Z)台州市黄岩区期末统考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2023年“中国水周”主题是“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 及时清理河道垃圾C.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 工业用水处理后再排放【答案】A【解析】【详解】A 、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符合题意; B 、及时清理河道垃圾有助于保持河道清洁,减少污染,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不符合题意;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其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不符合题意; D 选项工业用水处理后再排放 能避免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不符合题意。故选A。2. 进入青春期后第二性征的出现主要是下列哪种激素作用的结果( )A. 甲状腺激素 B. 生长激素C. 肾上腺素 D. 性激素【答案】D【解析】【分析】第二性征是指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各自所特有的征象;在男性表现为阴毛、腋毛、胡须的显著生长,肌肉的发达,骨骼的粗壮,喉头突出,声音变得低沉。在女性则表现为乳房隆起,生长出阴毛、腋毛,骨盆宽度增加,皮下出现丰腴的脂肪。第二性征在青春期产生。【详解】A. 甲状腺激素主要调节新陈代谢以及生长发育,但不是引起第二性征出现的主要激素,A不符合题意。 B.生长激素主要促进身体生长和细胞修复,在青春期体格成长中起重要作用,但不直接导致第二性征的发展,B不符合题意。 C.肾上腺素是一种应激激素,主要负责短期应急反应,与第二性征的发育无关,C不符合题意。 D.性激素包括雄激素和雌激素,是青春期中引起第二性征(例如乳房发育、声音变化、毛发分布和生殖器官发育等)出现的主要激素,D符合题意。 故选D。3. 下面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中表示降水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表示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故选C。4. 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 水果茶 B. 牛奶C. 汽水 D. 珍珠奶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A、水果茶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此项不符合题意;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乳浊液,此项不符合题意;C、汽水是由二氧化碳、添加剂等物质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此项符合题意;D、珍珠奶茶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此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5. 农民播种时总是将种子随手撒出去,并不考虑种子落地方向。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下生长,此现象反映了植物的( )A. 向光性 B. 向地性 C. 向水性 D. 感性运动【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向光性是指植物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向地性是指植物的根总是向地生长,茎总是背地生长;向水性是指当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趋向较湿的地方生长的特性;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详解】A.向光性是指植物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与题目中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下生长不符,A错误。B.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下生长,体现了植物的向地性,B正确。C.向水性是指当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趋向较湿的地方生长,题目中未提及水分因素,C错误。D.感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与根总是向下生长不符,D错误。故选B。6. 小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该实验研究的是( )A. 溶剂的质量 B. 溶剂的种类C. 溶剂的温度 D. 溶质的种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采用控制变量法,变量是溶剂的种类,故选B。7. 台州市神仙居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最高峰海拔1382.4米。夏季山顶气温比山脚气温要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季风【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最高峰海拔1382.4米”“夏季山顶温度比山脚温度要低很多”判断可知,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选C。8. 黄岩的“古法制糖”工艺源远流长,小黄将今年新制成的红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后等待品尝,下列能作为判断红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A. 红糖固体有剩余 B. 红糖溶解得很快C. 红糖水颜色很深 D. 红糖全部溶解了【答案】A【解析】【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详解】饱和溶液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质达到最大溶解度时形成的溶液。在此情况下,溶解不掉的溶质会沉淀。因此,判断红糖水是否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红糖固体有剩余。B、C、D选项都无法体现溶液达到饱和状态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 台风是影响我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常带来狂风暴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台风发生在大气层的( )A. 对流层 B. 中间层 C. 暖层 D. 外层【答案】A【解析】【详解】世界气象组织把大气按照垂直分层,分了五层。分别是对流程、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外层)。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多云雨雾雪等天气,天气现象复杂,故选A。10. 闭合开关,保持A不动,移动B夹,发现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发生变化。此现象反映了影响铅笔芯电阻大小的因素是( )A. 温度 B. 材料 C. 横截面积 D. 长度【答案】D【解析】【详解】保持A不动,移动B夹,铅笔芯温度、材料、横截面积均不变,长度改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1. 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A. 雏鸟索食 B. 蜘蛛织网C. 惊弓之鸟 D. 大雁迁徙【答案】C【解析】【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详解】ABD.雏鸟索食和蜘蛛织网都是由遗传决定的本能行为,大雁迁徙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本能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ABD不符合题意。C.惊弓之鸟是指鸟受到惊吓后对弓产生恐惧,这是通过后天经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后天学习行为,C符合题意。故选C。12. 滑动变阻器是中电学中常见的仪器。下列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增大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图中使用了上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导线,即滑片移动时不会改变电阻,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接法,滑片左边的电阻线接入了电路,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变长,电阻变大,故B符合题意;C.图中接法,滑片右边的电阻线接入了电路,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变短,电阻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将变阻器的下面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当滑片向右滑动时,不会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所以不会改变电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 在医学上可用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来消毒。下列模型图能正确表示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其含义是指100份质量的某溶液中含多少份质量的该溶质。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是指100份质量的酒精溶液中含有75份质量的酒精和25份质量的水。故选:B。14. 研究表明,人体的各类感受器均与神经元紧密相关,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元是多个细胞组成的B. 神经元具有接受和传导信息的功能C.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D. 神经元中信息的传递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具有联络和整合输入信息并传出信息的作用;突起有树突和轴突两种。【详解】A.神经元是单个细胞,而不是多个细胞组成的,A错误。B.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B正确。C.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C正确。D.信息在神经元中的传递方向是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D正确。故选A。15. 小黄在两只筷子中间放上两个乒乓球,用吸管向中间吹气,则两个兵乓球的运动状态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在两只筷子并排做成的水平轨道上放两个乒乓球,用一支吸管对着两个乒乓球中间吹气,会观察到两个乒乓球靠近,因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乒乓球中间的压强小于两侧的压强,在内外气压差的作用下靠近,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 小黄因感冒在家安静休息,他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其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小黄体内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的时间段是( )A. 7:00-9:00 B. 11:00-13:00 C. 13:00-15:00 D. 17:00-19:00【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人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绝对不变的;人体的产热与散热相对平衡时,体温才能保持平衡。【详解】在图中,体温曲线在11:00-13:00这一时间段内保持相对平稳,没有明显的升高或降低,说明此阶段小黄的体内产热与散热保持了相对平衡。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 小黄用丝绸摩擦塑料细丝带后,发现甲束塑料细丝带无法合拢,将其靠近乙束塑料细丝带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束中的各塑料细丝一定不带电 B. 乙束中的各塑料细丝一定不带电C. 甲、乙两束的细丝可能带同种电荷 D. 甲、乙两束的细丝可能带异种电荷【答案】D【解析】【详解】甲束塑料丝带无法合拢说明甲束塑料丝带中各塑料丝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甲、乙相互吸引,则乙可能带电,可能不带电,故选D。18.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 该实验说明水里有氢气和氧气C. 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了氧气D. 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2:1【答案】C【解析】【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B错误;C、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故C正确;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为4:32=1:8,故D错误;故选C。19. 指纹锁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智能锁具,通过“指纹”开关S1或者“密码”开关S2都能启动电动机运转,打开门锁。下列控制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图中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动机才能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闭合开关S1,电动机工作,只闭合开关S2,电路断路,电动机不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闭合开关S1,电源短路,电动机不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两个开关并联再与电动机串联在电源上,闭合开关S1,电动机工作,只闭合开关S2,电动机工作,故D符合题意。故选D20. 如图所示电路中,a、b、c三处都要接入一个电流表、两个灯泡。下列关于电流表接入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不可接在a处 B. 电流表不可接在b处C. 电流表不可接在c处 D. a、b,c处均可接【答案】A【解析】【详解】AD.电流表不能不经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造成电源短路,故电流表不可接在a处,故A正确,D错误;B.电流表接在b处,则ac接灯泡,电流表与c处灯泡串联,可测c处灯泡的电流,故电流表可接在b处,故B错误;C.电流表接在c处,则ab接灯泡,电流表与b处灯泡串联,可测b处灯泡的电流,故电流表可接在c处,故C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21. 12月15日,黄岩区气象台发布赛潮黄色预警,提醒各有关方面注意防范。(1)寒潮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和大风,气象学上寒潮属于___________天气系统。(2)受此次寒潮的影响,12月22日最低气温降至-4℃。一天之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___,当天天气晴朗,说明我区受___________气压控制。【答案】(1)冷锋 (2) ①. 日出前后 ②. 高【解析】【分析】本题以天气现象为材料,涉及寒潮、天气系统、气温的日变化、气压与天气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小问1详解】寒潮是指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侵袭的天气现象。寒潮的成因主要是冷锋的移动,冷锋随高度向冷空气一侧倾斜,在高空等压面上形成很强的锋区,导致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故气象学上寒潮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小问2详解】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当天天气晴朗,说明受高气压空气,这是因为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22. 如甲图所示为西汉时期的熊足青铜鼎,该鼎被誉为“古代高压锅”。当鼎内装部分水,盖上鼎盖、闭合锁扣,鼎下堆放干柴燃烧,在标准大气压下,鼎内的水可在120℃沸腾。该鼎是利用了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___________。小黄想验证该鼎原理,应选择的操作是___________(填“乙”或“丙”)。【答案】 ①. 升高 ②. 丙【解析】【详解】[1] 当鼎内装部分水,盖上鼎盖、闭合锁扣,鼎下堆放干柴燃烧,鼎内水汽化,鼎内气压增加,在标准大气压下,鼎内的水可在120℃沸腾,故该鼎是利用了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2] 图乙对沸腾的水充气加压,但继续加热,水持续吸热会继续沸腾,实验中不能证明沸点升高,故乙不能验证该鼎原理;图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能再次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降低,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即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故能验证该鼎原理。23. 12月3日,台州马拉松在黄岩鸣枪开跑。本次比赛设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甜蜜跑三个项目,赛事规模15000人。(1)赛前组委会发布公告“比赛当天多云为主,风力适宜,有利于赛事开展”上述信息描述的是黄岩当天的___________(填“天气”或“气候)状况(2)当选手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即起跑,此反射类型是___________反射。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中的___________状态。A. B. 【答案】(1)天气 (2) ①. 条件 ②. A【解析】【小问1详解】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故“比赛当天多云为主,风力适宜,有利于赛事开展”描述的是黄岩当天的天气状况。【小问2详解】[2] 当选手听到发令枪声后立即起跑,此反射类型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条件反射。[3] 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以及血管舒张使血流量增加,增加散热,故此时皮肤下的血管处于图中的A状态。24. 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2)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①→___________(填序号)。(3)如果在蒸发结晶时有部分固体溅出,则会造成最终制得的精盐产量____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不变”)【答案】(1)引流 (2)③→④→② (3)偏低【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操作④是过滤,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写:引流。【小问2详解】在粗盐提纯时,要先取一定量的粗盐,将粗盐固体溶解配成溶液,然后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再将滤液中的水分蒸发使晶体析出,所以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④②,故填写:③→④→②。【小问3详解】 在蒸发结晶过程中,如果部分固体溅出,这些溅出的固体中溶解有一定的食盐,导致最后得到的食盐质量减少,因此精盐的产率会降低,故填写:偏低。25. 近两年,电动汽车逐渐出现在黄岩的大街小巷。如图所示是停车点的充电桩正在给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相当于电路元件中的__________(填“用电器”“电源”或“滑动变阻器”,下同)。当汽车行驶时,使用“油门踏板”可以调节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车速。“油门踏板”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_。【答案】 ①. 用电器 ②. 滑动变阻器【解析】【详解】[1][2]在给汽车蓄电池充电过程中,汽车蓄电池消耗了电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由欧姆定律可知,在电压一定时,导体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驾驶员踩“油门”,其作用相当于改变了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流大小,所以“油门踏板”的作用相当于滑动变阻器。26. 利用大气压原理解释生活现象时,小黄经分析后构建出思维模型,如下图:(1)思维模型中的“?”处应填___________(填“开放”或“密闭”)。(2)课本中的“瓶中取袋”实验是通过上述思维模型中的___________方式减小塑料袋与瓶壁间的气压。【答案】(1)密闭 (2)增大体积【解析】【小问1详解】封闭气体的气压,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随质量的减小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处为密闭。【小问2详解】“瓶中取袋”通过增加瓶子内气体的体积来减小塑料袋与瓶壁间的气压,故通过上述思维模型中的增大体积。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4小题,30题(2)4分,其余每空2分,共24分]27. 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1)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_____。(2)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一处设计不合理,请指出:__________。(3)修正方案进行实验后,发现甲组老鼠血糖浓度低于乙组老鼠,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答案】(1)避免小鼠自身胰岛产生的胰岛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实验对象数量太少,会出现偶然性 (3)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小问1详解】 胰岛是产生胰岛素的组织,破坏胰岛排除内源性胰岛素影响,确保任何胰岛素效应都来源于实验操作。【小问2详解】 使用一只小鼠进行实验无法提供足够的统计数据,因而可能引起偶然结果,不易得出可靠结论。 【小问3详解】 结果显示注射胰岛素小鼠血糖降低,而口服者无效,表明口服胰岛素在消化道中可能被消化酶分解,未能有效进入血液循环发挥作用。 28. 如图是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自动浇花机模型。其原理是:太阳光照射时,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使水流出。温度下降时,容器内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从细管进人入容器内,使得下一次温度升高时可以浇水。为了得出其浇水快慢进行了如下实验:往容器中加入足量水后,旋紧瓶盖,用台灯照射,观察并记录随时间延长从细管流出的水滴总数。数据如下表所示:(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在0~1分钟,1一2分钟,……,8~9分钟的时间段中,水流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2)本实验是利用“转换法”来比较浇水快慢的。下列实验中也用到了该方法的是___________。(可多选)A. 用水压类比电压B. 用灯泡的亮度体现导电能力的强弱C. 用刻度尺下落的距离体现反应的快慢D. 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3)6分钟后容器内仍有水,但不再继续流出,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1)0~1分钟 (2)BC (3)容器内外气压达到平衡【解析】【小问1详解】实验一中数据,随着时间的延长,相同时间内从橡皮管流出的水滴数增多,由0~1分钟的时间段中流出的水滴数最多,可知水流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0~1分钟。【小问2详解】A. 用水压类比电压,用到了类比法,故A不符合题意;B. 用灯泡的亮度体现导电能力的强弱,用到了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C. 用刻度尺下落的距离体现反应的快慢,用到了转换法,故C符合题意;D. 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C。【小问3详解】由题意可知,容器内压强大于外界压强,所以水流出,当容器内外气压达到平衡时,水不再流出。29. 小黄同学在实验室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的阻值。请回答:(1)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A。(2)他接着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多组电压和电流的值,算出对应的电阻值及电阻的平均值。计算电阻的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3)测出电阻R的阻值后,小黄还对小灯泡的电电阻进行了测量,取值7.5Ω,小岩认为小灯泡的电阻不能取平均值,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答案】(1)0.3 (2)减小误差 (3)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解析】【小问1详解】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所以读数为0.3A。【小问2详解】为了减小误差,所以需要计算电阻的平均值。【小问3详解】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定值,求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没有意义。30. 小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发现物体在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待完全浸没后,物体浸入深度增大,浮力大小却不再变化。小黄想进一步探究物体在浸没前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他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绳,圆锥形物体(可以多种方式悬挂)、烧杯、水、记号笔等器材设计了部分实验方案。步骤1:将圆锥形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G;步骤2:将圆锥形物体部分浸入水中,用记号笔标记容器中的水面位置为0,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1;步骤3:……,再次改变圆锥形物体悬挂方式,重复上述实验。(1)步骤2中圆锥体受到浮力F=_________。(用字母表示)(2)请完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答案】(1)G- F1 (2)改变圆锥形物体悬挂方式,将圆锥形物体浸入水中至容器中的水面到达0位置,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2【解析】【小问1详解】当物体浸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和拉力,向下的重力,故浮力为【小问2详解】探究物体在浸没前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可以改变圆锥形物体悬挂方式,将圆锥形物体浸入水中至容器中的水面到达0位置,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2。若F1=F2,说明圆锥形物体浸入水中,水面到达0位置时的受到的浮力相等,即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因为圆锥形物体悬挂方式不同,故浸入的深度也不同,则能说明物体在浸没前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四、解答题(本大题有3小题,31、32题各8分,33题10分,共计26分)31. 洗鼻器是一种清洗鼻腔的工具。它将溶质质量分数近似为0.9%的盐水(生理盐水)送入人一侧鼻孔,盐水从另一侧鼻孔流出,从而达到清洗鼻腔的目的。(1)盐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的现象,这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____性。(2)配制盐水时,把一包2.7克的清洗盐全部倒入瓶内,需要加入多少毫升水才能配制成0.9%的盐水?【答案】(1)稳定 (2)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m,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则有:解得:m=297.3g。答:需要加入297.3毫升水才能配制成0.9%的盐水。【解析】【小问1详解】溶液在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出现分层、沉淀或析出溶质的现象,溶质和溶剂不会自动分离;盐水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的现象,这是因为溶液具有稳定性;【小问2详解】见答案。32. 五洞桥畔的水上舞台是使用如图所示的塑料浮筒搭建而成的,每组浮筒的规格如下表所示:(1)每组浮筒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每组浮筒的最大载重是多少千克?【答案】(1)250N (2)225kg【解析】【小问1详解】每组浮筒的质量为25kg,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小问2详解】每组浮筒的体积为0.25m3,浮筒的最大浮力为每组浮筒的最大承载的重力为每组浮筒的最大载重为答:(1)每组浮筒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是250N;(2)每组浮筒的最大载重是225千克。33. 某项目学习小组同学制作了简易拉力计,选用电压表来显示拉力的大小。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其中电源电压3V,定值电阻R1阻值为3Ω,电压表量程为0~3V,轻质细杆将弹簧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相连。(1)当拉力F=0N时,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____V。(2)为方便读数,小组同学想在电压表表盘上标注相应的拉力值。经测定,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与拉力F关系如图乙。求在电压表刻度为1.5V的位置上所标注的拉力大小。(写出计算过程)(3)电路中的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源电压会降低,该拉力计的测量值将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0 (2)200N (3)偏小【解析】【小问1详解】当拉力F=0N时,R2接入电阻为0Ω,电压表测导线电压,示数为0 V。【小问2详解】解:当电压表示数U2=1.5V时,R1两端的电压为 通过R1的电流为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查图乙可知,F=200N。答:在电压表刻度为1.5V的位置上所标注的拉力大小为3Ω。【小问3详解】步骤甲组乙组A将生存状态相似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B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C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血液,检测其血糖浓度,分析得出结论时间/分钟0123456789水滴/滴0335572828788888888次数123电压U/V0.51.52.5电流I/A0.100.200.25电阻R/Ω5.07.510.0平均电阻/Ω名称:矮连体浮筒材质:高分子聚乙烯每组浮筒的质量:25kg每组浮筒的体积:0.25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