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柄息 (qī) 雏形 (chú) 贮益 (zhù) 黄晕 (yūn)
8. 花苞 (bā )粗犷 (guǎng) 发髻 (jì) 应和 (huò)
C. 高邈 (miǎ)静谥 (mì) 酝酿 (liàng) 抖擞 (sǒu)
D. 吝啬 (sè)莅临(1i) 宛转 (wǎn) 沐浴 (m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襄笠 嫩绿抚摸酝酿繁花嫩叶
B. 静默 应和薄烟舒活抖擞精神
C. 卖弄 稀疏缭亮烘托呼朋引伴
D. 润湿 眨眼 黄晕 草垛 花枝招展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 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 参加舞蹈表滴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 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 经过努力,艾崇外同学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重外,心里异常兴奋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抓住富有特征的春天的景物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B.《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这哲理:旧事物孕育着新事物。
C.《 四季的雨》这篇写景散文,通过对雨的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D.《济南的冬天》老舍抓住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抒发了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南沙大桥主线贯通后,使东莞到番禺的距离缩短了30分钟,对于保障南沙自贸区对外快速的交通联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把“缩短”改为“减少”)
B.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立春”造型的烟花在高空绚丽绽放,瞬间渲染了整个开幕式现场。 (在“现场”后加“的氛围”)
C. 通过女足姑娘稳扎稳打、永不言弃的努力,使她们在上半场落后的情况下,追回并反超比分,战胜韩国队,赢得冠军。 (去掉“通过”)
B.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年轻人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密码支付时没感觉到是在花钱。 (删掉“的重要原因”)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 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C. 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7.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勤奋是烈火,烈火能点燃希望的灯塔:勤奋是灯塔,灯塔可以照亮前进的方向。 (比喻、 顶真)
B.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拟人)
C.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比喻)
D.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眷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8.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 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就是比拟的一种,我们称之为拟人。
②在一些作品中,小鸟会说话,鱼儿会跳舞,小溪也能唱起欢乐的歌……
③ 还有一种比拟,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我们称之为拟物。
④ 这曾经激起我们多少美妙的幻想。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春日踏青,背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浙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
10.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狗·猫·鼠》《藤野先生》《故乡》都是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朝花夕拾》十篇文章中,比较好读的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枯燥乏味的生活。
D.《阿长与》中写了鲁迅的儿时,家里有一位保姆———长妈妈,她的各种行为令鲁迅充满了厌恶之情。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50分)
(一)古诗文积累。
11.古诗文默写填空。 (30分,每空2分)
(1)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远》)
(2) ,风多响易沉。(骆宾王《在狱咏蝉》)
(3)高山安可仰, 。(李白《赠孟浩然》)
(4)吾爱孟夫子, 。(李白《赠孟浩然》)
(5) ,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6) ,林昏瘴不开。(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7)明朝望乡处, 。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8)《观沧海》 一诗中“ , 。”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两者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9)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 , 。”
(10)王湾《次北固山下》 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
(11) 《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颗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 。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20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2.解释下列词语。 (6分)
(1)儿女( ) (2)文义( )
(3)俄而( ) (4) 骤 ( )
(5)差 ( ) (6) 拟 ( )
1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2)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14.与“撒盐空中”相比,“柳絮因风起”描墓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更具美感。下面诗句也写出了雪花飘舞之美的一项是( ) ( 3 分 )
A.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B.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C. 梅须进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D.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15.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是( ) ( 3 分 )
A.《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该书是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 。
B. 文章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中雅趣的一面。
C. 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暗含了谢太傅对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的赞赏。
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16.阅读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谢安怜翁》中谢奕对幼弟的态度与《咏雪》中谢安对待子侄辈的态度有何共同点?(4分)
【链接材料】
谢安怜翁
谢卖①作刻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③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绮④,在兄膝边坐,谏曰: “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客曰:“阿 奴⑤欲放去邪?”连遣之。
【注释】①谢奕:字无奕,谢安的长兄,谢道韫之父。②剡 (shàn): 指刻县,在今天的浙江嵊州。③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④绮:裤子;纨绔:用细绢做的辨子。⑤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弟弟。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 (20分)
葡有黄花
丁立梅
(1)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2)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态开 着, 一大丛一大丛的。
(3)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 ( ) 代 陶 渊明随口吟出那句“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 菊。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 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
(4)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 野葡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天地洞开, 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 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 验张开,兴查量,欣喜量.
(5)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 酚。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篮天白云,天地绵豆。小孩子们却无法视
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他们与葡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6)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粪高耸,美边簪菊,衣袂上亦沾着菊, 极类。掐了一排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后来,我顶 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国观。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喷喷叹 着 。
(7)现在回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贵格。
(8)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葡。盛开时, 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端黄。老人们心细,摘了它们晒干,做葡花枕。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我在暗地里羡幕过,曾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然而来年葡花开时,却食玩,忘拌了这事。
(9)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
(10)周日逸衔,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格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是葡花,摆在那里卖。泥盆子粮着, 一只盆子里只开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 一制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姹紫嫣红,千娇百媚。我还是喜欢黄色的。《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葡有黄花”的记载,可见,菊花最地道的颜色还是黄色。
(11)我丢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焙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
17. 阅读全文,请用简要的词语概括野菊花的特点。 ( 4 分 )
18. 请简要概述作者围绕“菊”写了“我”的哪些活动?(4分)
19.文章第③段的括号里应填( )代的陶渊明,他是( )诗派的代表人物,“采菊
东篱下”后面应接的诗句是“ ”;文章第②段说“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态开着”,你还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 4 分 )
20. 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生动形象,请作简要赏析。(4分)
(1)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
(2)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喷喷叹。
21. 请你说说文章最后“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悟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这一句话的含义与作用。(4分)
重庆一外2023—24学年初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
【答案】D
【解析】黄晕(yùn)应和(hè) 酝酿 (niàng)
2.
【答案】C
【解析】嘹亮
3.
【答案】B
【解析】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漂亮,用在此处语义不当。
4.
【答案】D
【解析】《济南的冬天》老舍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不是“响晴”。
5.
【答案】A
【解析】A选项中的距离不能说减少了30分钟,应该是所用的时间缩短了30分钟。
6.
【答案】B
【解析】A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让”;C搭配不当,把“她那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改为“她那优美的舞姿还浮现在我眼前,那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7.
【答案】C
【解析】C有误,比喻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事情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本句没有打比方,而是想象。
8.
【答案】D
【解析】该语段介绍“比拟”修辞。先从实例写起(②句),“这……”承接上文 (④句)。然后引出“拟人’(①句),再补充介绍“拟物”(③句)。排列顺序为:②④①③.故选:D。
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解答此题,要在对文段意思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排序,首先确定首尾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
9.
【答案】A
【解析】结合“青”这一颜色理解③符合语境;结合“雨声沥沥”辨析①符合语境;结合语境中的“叶”理解④符合语境;结合“雪”理解②符合语境。故选:A。
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
10.
【答案】B
【解析】略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50分)
(一)古诗文积累。
11.【答案】
(1)天涯共此时
(2)露重飞难进
(3)徒此揖清芬
(4)风流天下闻
(5)云霞出海曙
(6)江静潮初落
(7)应见陇头梅
(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20分)
12.【答案】
(1)儿女( 子女 ) (2)文义( 文章的义理 )
(3)俄而( 不久,一会儿 ) (4) 骤 ( 急 )
(5)差 ( 大体 ) (6) 拟 ( 相比 )
13.【答案】
(1)太傅高兴的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14.
【答案】B
【解析】A项诗句营造出了孤寂的氛围,展现了一个清高孤傲的渔者形象;B项诗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摹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C项诗句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雪与梅花的不同点
15.
【答案】B
【解析】略
16.
【答案】
《咏雪》中“公大笑乐”表现了谢安对儿童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谢安怜翁》文中谢奕听了弟弟的话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听从弟弟的意见,改变脸色并放了老翁。这两人都表现了对儿童的尊重、爱护,关心儿童的感受。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 (20分)
17.
【答案】清秀、淡定、随性、随意、道遥、生机勃勃。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倚着篱笆,是篱色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对世界,有初相见的懵懂和憧憬”
18.
【答案】
“我”在姐姐帮助下,梳着仕女发型,顶着满头菊花跑出家,惹得村人国观。结合“我在暗地里羡慕过,曾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
“我”羡慕菊花枕,决心做一只却没做成。
“我”周日逛街买回一盆黄色的菊花。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归纳与概括。
结合“那时,家里士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国观”,概括为:“我”在姐姐帮助下,梳着仕女发型,顶着满头菊花跑出家,惹得村人国观。结合“我在暗地里羡慕过,曾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
结合“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了这事”,概括为:“我”羡慕菊花枕,决心做一只却没做成。
结合“周日逛街,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我买了一盆,黄的花辦,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概括为:“我”周日逛街买回一盆黄色的菊花。
19.
【答案】晋 田园 悠然见南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
20.
(1)
【答案】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野菊花马活了,赋予了野菊花以人的动作情态,使之人格化,生动形象
地描写出野菊花充满生机与活力,衬托出孩子们的好动活泼,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2)
【答案】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反复修辞,生动地写出乡亲们对“我”的头上插满菊花这种憨态的喜爱,也表现出乡人们的淳朴和农村生活的和谐。
21.
【答案】黄色是菊花本来的颜色,看着这黄色的菊花,会令作者回忆起与菊花相关的人与事。这些人与事,慰藉着作者的心灵,因此,有了黄色的菊花,这个秋天不再肃杀,表达了作者对那种淳朴、本真、和谐生活的想念与追求;总结全文,照应题目,含蓄点明文章
中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为下面的这则消息拟写标题, 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7分),默写填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4年八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