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九龙坡区2023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九龙坡区2023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各式,已知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等于,立方根是-3的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作△ABP,使之与△ABC全等,从P1,P2,P3,P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则点P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2.公式表示当重力为P时的物体作用在弹簧上时弹簧的长度.表示弹簧的初始长度,用厘米(cm)表示,K表示单位重力物体作用在弹簧上时弹簧的长度,用厘米(cm)表示.下面给出的四个公式中,表明这是一个短而硬的弹簧的是( )
A.L=10+0.5PB.L=10+5PC.L=80+0.5PD.L=80+5P
3.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720°,则该多边形为( )边形.
A.四B.五C.六D.七
4.某工厂的厂门形状如图(厂门上方为半圆形拱门),现有四辆装满货物的卡车,外形宽都是2.0米,高分别为2.8米,3.1米,3.4米,3.7米,则能通过该工厂厂门的车辆数是( )(参考数据:,,)
A.1B.2C.3D.4
5.下列各式:(1﹣x),,,,其中分式共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6.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2的解为非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1B.m≥1C.m>﹣1且m≠1D.m≥﹣1且m≠1
7.已知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等于( )
A.8B.±8C.16D.±16
8.立方根是-3的数是( ).
A.9B.-27C.-9D.27
9.如图,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若∠1=100°,∠2=80°,∠3=125°,则∠4的度数是( )
A.55°B.75°C.100°D.125°
10.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则m+n的值是( )
A.1B.0C.-2D.-1
11.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有四个格点A,B,C,D,以其中一个点为原点,网格线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余三个点中存在两个点关于一条坐标轴对称,则原点可能是( )
A.点AB.点BC.点CD.点D
12.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 )
A.-3B.-C.D.3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如图,是的中线,,,则和的周长之差是 .
1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BC边上任意一点,DE⊥AB于点E,DF⊥AC于点F,若BC=4,则BE+CF=__.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分,已知点坐标为, ,则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_.
16.华为的麒麟990芯片采用7nm(1nm=0.000000001m)工艺,用指甲盖的大小集成了多达103亿个晶体管. 其中7nm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米.
17.如图:在中,,平分,平分外角,则__________.
18.当x 时,分式有意义.
三、解答题(共78分)
19.(8分)是等边三角形,作直线,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连接,直线交直线于点,连接.
(1)如图①,求证:;(提示:在BE上截取,连接.)
(2)如图②、图③,请直接写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3)在(1)、(2)的条件下,若,则__________.
20.(8分)化简:.
21.(8分)如图,点在上,,且,.
求证:(1);
(2).
22.(10分)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
求证:AE=FB.
23.(10分) (1)已知a+b=7,ab=10,求a2+b2,(a-b)2的值;
(2)先化简(-)÷,并回答:原代数式的值可以等于-1吗?为什么?
24.(10分)如图1,直线y=﹣x+b分别与x轴,y轴交于A(6,0),B两点,过点B的另一直线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C,且OB:OC=3:1
(1)求直线BC的解析式;
(2)直线y=ax﹣a(a≠0)交AB于点E,交BC于点F,交x轴于点D,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EF,使S△BDE=S△BDF?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点P为A点右侧x轴上一动点,以P为直角顶点,BP为腰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PQ,连接QA并延长交y轴于点K.当P点运动时,K点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它的坐标;如果会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25.(12分)甲、乙两车从城出发匀速行驶至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离开城的距离(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乙车比甲车晚出发多少时间?
(2)乙车出发后多少时间追上甲车?
(3)求在乙车行驶过程中,当为何值时,两车相距20千米?
26.列方程解应用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某校购进《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若干套,其中每套《西游记》的价格比每套《三国演义》的价格多40元,用3200元购买《三国演义》的套数是用2400元购买《西游记》套数的2倍,求每套《三国演义》的价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C
【详解】要使△ABP与△ABC全等,必须使点P到AB的距离等于点C到AB的距离,即3个单位长度,所以点P的位置可以是P1,P2,P4三个,故选C.
2、A
【解析】试题分析:A和B中,L0=10,表示弹簧短;A和C中,K=0.5,表示弹簧硬;
故选A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3、C
【分析】设多边形为n边形,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多边形为n边形.
由题意得:(n-2) ·180°=720°,
解得:n=6.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为:(n-2) ·180°.
4、B
【分析】如图,在直角△CO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进而可得CB的长,然后与四辆车的车高进行比较即得答案.
【详解】解:∵车宽是2米,∴卡车能否通过,只要比较距厂门中线1米处高度与车高即可.
如图,在直角△COD中,∵OC=2,OD=1,∴米,∴CB=CD+BD=1.73+1.6=3.33米.
∵2.83.33,∴这四辆车中车高为2.8米和3.1米的能够通过,而车高为3.4米和3.7米的则不能通过.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实际中的应用,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勾股定理.
5、A
【解析】分式即形式,且分母中要有字母,且分母不能为0.
【详解】本题中只有第五个式子为分式,所以答案选择A项.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概念,熟悉理解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D
【解析】试题分析:去分母可得:m-1=2(x-1),解得:x=,根据解为非负数可得:且x≠1,即0且x≠1,解得:m≥-1且m≠1.
考点:解分式方程
7、D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出k的值.
【详解】解:∵是完全平方式,
∴
∴k= ±16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根据完全平方式,求一次项中的参数,掌握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8、B
【分析】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的概念,任何正数都有立方根,它们和被开方数的符号相同.由于立方根和立方为互逆运算,因此只需求-3的立方即可.
【详解】解:立方根是-3的数是=−1.
故选:B.
【点睛】
了解立方根和立方为互逆运算,是理解立方根的关键.
9、D
【解析】由题意得∠1=∠5=100°,然后得出∠5+∠2=180°,证出a∥b,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如图
∵∠1=∠5=100°,∠2=80°,
∴∠5+∠2=180°,
∴a∥b,
∴∠4=∠3=125°,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D
【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点,用第二个方程减去第一个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②-①得m+n=-1.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殊解法,关键是利用加减法对方程变形,得到m+n这个整体式子的值.
11、D
【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网格结合三个点中存在两个点关于一条坐标轴对称,可得出原点位置.
【详解】如图所示:
原点可能是D点.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建立坐标系是解题关键.
12、D
【分析】根据分式值为的条件进行列式,再解方程和不等式即可得解.
【详解】解:∵分式的值为
∴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值为的条件:分子等于零而分母不等于零,熟练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1
【分析】根据中线可得AD=CD,周长之差就是AB与BC的差,计算即可.
【详解】∵BD是△ABC的中线,
∴AD=CD,
∴△ABD和△CBD的周长之差就是AB与BC的差,即AB-BC=1cm,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中线相关的计算,关键在于熟悉中线的性质.
14、1.
【详解】试题分析:先设BD=x,则CD=4-x,根据△ABC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C=60°,所以∠BDE=∠CDF=30°,再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BE =BD=和CF=CD=,即可得出BE+CF=+=1.
考点:等边三角形
15、1
【分析】过点D作DE⊥AB于点E,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DE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过点D作DE⊥AB于点E,
∵ ,
∴OD=2,
∵AD是∠AOB的角平分线,OD⊥OA,DE⊥AB,
∴DE=OD=2,
∴ .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关系,熟知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7×10-9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7nm=0.000000007m=7×10-9m
故填:7×10-9.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17、
【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到,,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进而等量代换可推出,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进而等量代换即得.
【详解】∵平分
∴
∵平分外角
∴
∵的外角
∴
∵的外角
∴
∴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外角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之和转化角是解题关键.
18、x≠1
【解析】试题分析:分式有意义,则分母x-1≠0,由此易求x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当分母x-1≠0,即x≠1时,分式有意义.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三、解答题(共78分)
19、(1)见解析;(2)图②中,CE+BE=AE,图③中,AE+BE=CE;(3)1.1或4.1
【分析】(1)在BE上截取,连接,只要证明△AED≌△AFB,进而证出△AFE为等边三角形,得出CE+AE= BF+FE,即可解决问题;
(2)图②中,CE+BE=AE,延长EB到F,使BF=CE,连接,只要证明△ACE≌△AFB,进而证出△AFE为等边三角形,得出CE+BE= BF+BE,即可解决问题;图③中,AE+BE=CE,在EC上截取CF=BE,连接,只要证明△AEB≌△AFC,进而证出△AFE为等边三角形,得出AE+BE =CF+EF,即可解决问题;
(3)根据线段,,,BD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列式计算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证明:在BE上截取,连接,
在等边△ABC中,
AC=AB,∠BAC=60°
由对称可知:AP是CD的垂直平分线,AC=AD,∠EAC=∠EAD,
设∠EAC=∠DAE=x.
∵AD=AC=AB,
∴∠D=∠ABD=(180°-∠BAC-2x)=60°-x,
∴∠AEB=60-x+x=60°.
∵AC=AB,AC=AD,
∴AB=AD,
∴∠ABF=∠ADE,
∵,
∴△ABF≌△ADE,
∴AF=AE,BF=DE,
∴△AFE为等边三角形,
∴EF=AE,
∵AP是CD的垂直平分线,
∴CE=DE,
∴CE=DE=BF,
∴CE+AE= BF+FE =BE;
(2)图②中,CE+BE=AE,延长EB到F,使BF=CE,连接
在等边△ABC中,
AC=AB,∠BAC=60°
由对称可知:AP是CD的垂直平分线,AC=AD,∠EAC=∠EAD,
∴AB =AD,CE=DE,
∵AE =AE
∴△ACE≌△ADE,
∴∠ACE=∠ADE
∵AB =AD,
∴∠ABD=∠ADB
∴∠ABF=∠ADE=∠ACE
∵AB=AC,BF=CE,
∴△ACE≌△ABF,
∴AE=AF,∠BAF=∠CAE
∵∠BAC=∠BAE+∠CAE =60°
∴∠EAF=∠BAE+∠BAF =60°
∴△AFE为等边三角形,
∴EF=AE,
∴AE=BE+BF= BE+CE,即CE+BE=AE;
图③中,AE+BE=CE,在EC上截取CF=BE,连接,
在等边△ABC中,
AC=AB,∠BAC=60°
由对称可知:AP是CD的垂直平分线,AC=AD,∠EAC=∠EAD,
∴AB =AD,CE=DE,
∵AE =AE
∴△ACE≌△ADE,
∴∠ACE=∠ADE
∵AB =AD,
∴∠ABD=∠ADB
∴∠ABD=∠ADE=∠ACE
∵AB=AC,BE=CF,
∴△ACF≌△ABE,
∴AE=AF,∠BAE=∠CAF
∵∠BAC=∠BAF+∠CAF =60°
∴∠EAF=∠BAF+∠BAE =60°
∴△AFE为等边三角形,
∴EF=AE,
∴CE =EF+CF= AE + BE,即AE+BE=CE;
(3)在(1)的条件下,若,则AE=3,
∵CE+AE=BE,
∴BE-CE=3,
∵BD=BE+ED=BE+CE=6,
∴CE=1.1;
在(2)的条件下,若,则AE=3,因为图②中,CE+BE=AE,而BD=BE-DE=BE-CE,所以BD不可能等于2AE;
图③中,若,则AE=3,
∵AE+BE=CE,
∴CE-BE=3,
∵BD=BE+ED=BE+CE=6,
∴CE=4.1.
即CE=1.1或4.1.
【点睛】
本题考查几何变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20、
【分析】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详解】
=
=
=
=
=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其运算法则.
21、(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1)直接利用HL即可证明;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然后通过等量代换得出,即可证明结论.
【详解】(1),,
,
在和中,
,
.
(2)由(1)知.
,
,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见解析
【分析】根据CE∥DF,可得∠ACE=∠D,再利用SAS证明△ACE≌△FDB,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
【详解】∵CE∥DF,
∴∠ACE=∠D,
在△ACE和△FDB中,
,
∴△ACE≌△FDB(SAS),
∴AE=F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 (1)a2+b2=29, (a-b)2=9;(2)原代数式的值不能等于-1,理由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解答;
(2)原式括号中两项约分后,利用乘法分配律化简,约分后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令原式的值为-1,求出x的值,代入原式检验即可得到结果.
试题解析:(1)a2+b2=(a+b)2-2ab=72-2×10=49-20=29, (a-b)2=(a+b)2-4ab=72-4×10=49-40=9.
(2) 原式=
=
=,
原式的值为-1,即=-1,
去分母得:a+1=-a+1,
解得:a=0,
代入原式检验,分母为0,不合题意,
则原式的值不可能为-1.
24、(1)y=3x+6;(2)存在,a=;(3)K点的位置不发生变化,K(0,﹣6)
【分析】(1)首先确定B、C两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
(2)由S△BDF=S△BDE可知只需DF=DE,即D为EF中点,联立解析式求出E、F两点坐标,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过点Q作QC⊥x轴,证明△BOP≌△PCQ,求出AC=QC,即可推出∠QAC=∠OAK=45°,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1)∵直线y=﹣x+b与x轴交于A(6,0),
∴0=﹣6+b,解得:b=6,
∴直线AB的解析式是:y=﹣x+6,
∴B(0,6),
∴OB=6,
∵OB:OC=3:1,
∴OC=2,
∴C(﹣2,0)
设直线BC的解析式是y=kx+b,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是:y=3x+6;
(2)存在.
理由: ∵S△BDF=S△BDE,
∴只需DF=DE,即D为EF中点,
∵点E为直线AB与EF的交点,
联立,解得:,
∴点E(,),
∵点F为直线BC与EF的交点,
联立,解得:,
∴点F(,),
∵D为EF中点,
∴,
∴a=0(舍去),a=,
经检验,a=是原方程的解,
∴存在这样的直线EF,a的值为;
(3)K点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理由:如图2中,过点Q作QC⊥x轴,设PA=m,
∵∠POB=∠PCQ=∠BPQ=90°,
∴∠OPB+∠QPC=90°,∠QPC+∠PQC=90°,
∴∠OPB=∠PQC,
∵PB=PQ,
∴△BOP≌△PCQ(AAS),
∴BO=PC=6,OP=CQ=6+m,
∴AC=QC=6+m,
∴∠QAC=∠OAK=45°,
∴OA=OK=6,
∴K(0,﹣6).
【点睛】
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分式方程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学会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5、(1)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2)乙车出发1.5小时后追上甲车;(3)在乙车行驶过程中,当t为1或2时,两车相距20千米.
【分析】(1)从图像及题意可直接进行解答;
(2)设甲车离开城的距离(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乙车离开城的距离(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然后根据图像可求出函数解析式,进而联立两个函数关系求解;
(3)由(2)及题意可分类进行求解,即当乙车追上甲车前和当乙车追上甲车后.
【详解】解:(1)由图像可得:甲车的图像是从原点出发,而乙车的图像经过点,则:
所以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
答: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
(2)设甲车离开城的距离(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由图像得,把代入得:,
解得,
;
设乙车离开城的距离(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由图像得,把代入得:
,解得,
,
,
解得,
(小时).
答:乙车出发1.5小时后追上甲车.
(3)由(2)可得:甲车函数解析式为,乙车的函数解析式为,
当乙车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20千米时,
,解得;
当乙车追上甲车后两车相距20千米时,
,解得;
2-1=1(小时)或3-1=2(小时);
在乙车行驶过程中,当t为1或2时,两车相距20千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26、每套《三国演义》的价格为80元.
【分析】设每套《三国演义》的价格为元,则每套《西游记》的价格为元,根据等量关系“3200元购买《三国演义》的套数=用2400元购买《西游记》套数的2倍”,列方程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设每套《三国演义》的价格为元,则每套《西游记》的价格为元,
由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
答:每套《三国演义》的价格为8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式方程要进行检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2023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则的值为,下面命题的逆命题正确的是,如果在y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已知点A,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的个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2023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共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