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优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优质教案,共5页。
课题
解决问题(2)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习
目标
1.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学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
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难点
能够利用获取的信息,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2.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师:怎样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师:利用加法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猫,那么你能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其他的问题吗?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自观察图片,然后回答:要把还剩的和走的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所以算式是4+7=11(只)。
学生:能。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准备。
讲授新课
1.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原来有多少个?
师:观察图意,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反馈:老师领,领走了7个,还剩下5个。
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师: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遍吗?
反馈:老师领,领走了7个,还剩下5个,原来有多少个?
2.怎样解答?
师:要求原来有多少个,应该怎样解答呢?分组交流。
师:你们是怎样解答的?谁来说说。
反馈:用5个蓝色的圆片表示剩下的,用7个黄色的圆片表示领走的。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要求的问题是原来有多少个。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通过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同时为后面解决问题提供帮助。
师:你是怎么看出用加法计算的?
反馈:要求原来有多少个,实际就是把领走的与剩下的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真好!原来已知两部分的量,求总量,用加法计算。我们一起列出算式好吗?
3.解答正确吗?
师:解答正确吗?想想怎样验证呢?
反馈:我一个一个的数,一共有12个,解答正确。
剩下5个,从5往后数,6,7……11,12,解答正确。
……
师生一起写出答语。
学生:可以画图表示。
学生:哦!用加法计算。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列出算式,然后集体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然后集体交流。
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利用画图法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回顾反思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结合图意找出检验的方法,提高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1.原来有多少个鸡蛋?
2.同学们做灯笼,已做好8个,还需要做9个,同学们需要做多少个灯笼?
3.小猴吃香蕉,还剩8根,原来有多少根香蕉?
4.商店卖出7个蛋糕,还剩8个,商店一共有多少个蛋糕?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说一说,帮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板书
解决问题(2)
7+5=12(个)
口答:原来有12个。
板书的设计凸显了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探究新课,巩固练习,总结全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复习铺垫,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课堂练习,巩固提升,全课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