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与中国的能源安全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与中国的能源安全,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知识筛查,知识巩固,整合构建,真题剖析,训练突破,素养对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
知识点1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资源安全问题(1)概念。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2)实质。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最低数量和质量要求,且是稳定、及时和经济的;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
(3)产生原因与危害。资源安全问题源于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从发展的角度看,资源需求增长过快或资源供给能力降低过多,都可能导致资源安全问题。资源安全问题会影响生产、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引发灾难性的后果。(4)影响因素。资源禀赋、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资源消费需求。
2.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1)国家安全。①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一个主权国家领土、财产等不受侵犯,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称为常规国家安全。②国家总体安全:现代社会将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非常规国家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中,强调国家总体安全。③资源安全类型:按重要程度,分为战略资源安全和非战略资源安全。(2)资源安全问题危害。可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3.保障资源安全人类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调节资源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平衡,保障资源安全。
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部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据此完成第1~3题。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B.多年平均降水总量C.多年平均蒸发量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答案:A
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有( )①河流水 ②湖泊淡水 ③冰川 ④浅层地下淡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下列关于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各项措施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A.修筑水库,拦蓄洪水B.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C.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答案:2.D 3.D
解析:第1题,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第2题,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淡水。第3题,选项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A、B、C三项均属于开源措施。
知识点2 中国的能源安全
1.中国能源供需特点(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与世界上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有明显的差别。(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2.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能源安全战略: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2)石油供需变化。
(3)石油进口途径。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主要来自俄罗斯以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石油长距离运输,均可能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
3.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1)煤炭资源的特点: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主要消费区在东部地区,主产区分布于西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运输距离长、成本高,能源输送环节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2)能源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以及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对煤炭开发利用的限制。4.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1)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世界能源发展呈现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能源利用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能源需求总量增长变缓等趋势。
(2)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以及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
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读某年我国(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煤、石油、其他能源和天然气)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第1~3题。
1.在甲、乙、丙、丁四种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最易引发酸雨危害的是( )A.甲B.乙C.丙D.丁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乙、bB.丁、cC.乙、dD.丙、d3.为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今后在能源的开发上,应该( )①从国情出发,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水能 ②西部地区优先发展核电 ③北方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南方农村充分挖掘水能 ④限制生产规模以缓解能源短缺 ⑤合理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同时拓宽进口的途径A.②④B.①⑤C.②③D.③④答案:1.A 2.C 3.B
解析:第1题,图中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煤、石油、其他能源和天然气,燃煤产生的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其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易形成酸雨,所以甲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最易引发酸雨危害,A项正确。第2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是石油,对应乙;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对应d。C项正确。第3题,为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今后在能源的开发上,应该从国情出发,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水能,①正确;西部地区能源充足,科技水平低,不适宜发展核电,②错误;北方气温较低,不适合大力发展沼气,水能受水量、落差等条件限制,南方农村难以充分挖掘水能,③错误;限制生产规模会阻碍经济增长,④错误;合理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同时拓宽进口的途径,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⑤正确。故选B项。
能力形成点1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资源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2.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2023海南卷,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要将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战略增量纳入国家水网统一调配,适度超前布局,充分发挥海水淡化水作为沿海缺水地区市政补充水源、工业新增供水和重要应急备用水源的作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利用,完善多元供水体系,维护区域水平衡和水安全。”(摘自《全国政协“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调研综述》)结合我国水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特征,从资源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上述论断的合理之处。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水资源与国家安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水资源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由于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稀少,所以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水资源较多,冬季水资源较少;我国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故为保障水资源的供应,保障国家安全,需要加快推进淡化海水规模化利用,完善多元供水体系,维护区域水平衡和水安全。尝试解答: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水资源较多,冬季水资源较少,水资源供给的稳定性差;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我国水资源安全问题突出,淡化海水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和保障能力,有利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水资源紧缺隶属度(D)表示水资源安全度,根据大小划分为非常危险(D≥0.65)、不安全(0.50≤D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8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讲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能源安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资源短缺,物质基础,供给与需求,战略资源安全,消费需求,挖掘资源潜力,开发替代资源,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第1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自然资源,需求量,资源生产,供给能力,战略资源安全,社会发展全局,稀缺性,开发替代资源,经济成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7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西部山区,国际市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